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开课:五下《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设计

(2016-08-04 10:14:23)
标签:

公开课

分类: A3项目实施——B5开公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五下《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设计

 

城西小学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监生、诸亲六眷、越发、登时、相干、再不回头、一声不倒一声”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拓展阅读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描写葛朗台临死前的精彩片段,激发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借助注释预习课文。

2、教学课件;描写葛朗台临死前的精彩片段。

四、教学流程:

(一)了解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体会严监生的有钱。

1、出示:《儒林外史》。同学们,我们班有人读过这本书吗?这是我国作家吴敬梓的古典讽刺小说。

这本小说中有个典型人物——严监生,(出示:严监生,正音(监是第四声),理解:监生。(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号)他姓严,所以叫他“严监生。”

2、他是个很有钱的人,那么他究竟多有钱呢?让我们来读读《儒林外史》中的这段话:他家有十多万两银子,钱过百斗,米烂成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日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

3、按我们现在来讲,他就是一个亿万富翁,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土豪,他临死前的表现是怎样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我们走进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过渡:这是一篇半文言半白话文,有许多生僻的字词和多音字,要注意读准字音,才能更好地读懂文章。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可以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

1、学生自由读。(读得很努力,看看屏幕上的这些字词和多音字,你刚才读正确了吗?开火车检查字词朗读)

2、理解字词。(出示课件,逐个理解)

半文言文一些字词的意思和我们现代文会有一些不同,我们来看文中称中医的医生为——郎中,又叫医家;……

我们的作业本第56页就有这样一个小练习,写出下面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完成第一小题。

校对,订正。全对的在题号前打个勾。

3、词语意思的正确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回到文中,再去细读,这个大土豪在临死前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守财奴、吝啬(鬼),也许会有学生回答“节约、节省、小气”,(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过分节约)严监生的行为到底是吝啬,还是节约?

(三)细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

1、让我们到字里行间去体会,严监生的哪些行为举动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吝啬(或节约)呢?把描写严监生的句子划出来。

  2、反馈——指名读正确。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刚才没划完整的同学再把这些句子划出来。你发现了吗?这些句子都是描写严监生的什么?(动作、神态)让我们随着严监生的动作、神态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3、猜测“两个指头”。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①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第一句,你都读懂了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他病得严重?严监生病得上气不接下气,非常严重!除了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严监生病得严重以外,文中还有哪些语句也告诉我们他的病情?(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

是啊此时严监生病重得都不能说话了,连医生也放弃治疗,下了死亡判决书。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严监生的病情,你能想到什么词?除了你们所说的词外,我也想到了一些词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我们一起来积累一下。

出示:奄奄一息病入膏肓、行将就木、无药可救、气若游丝

③谁再来读这句话,读出严监生临死前的奄奄一息(指读,齐读)

④同学们,这么个气若游丝濒临死亡的人,却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板书:两个指头)

大家是怎样猜测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的含义的?严监生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出示表格。

大侄子猜两个亲人,严监生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猜两笔银子,严监生是什么反应?找到文中的那句话,如何概括得简洁一点呢?抓住主要动作:眼睁圆,狠摇头,指得紧。

我们来完成作业本56页第二、三小题。

照刚才的样子抓住主要动作,用简短的词语来概括。

反馈引导:(抓住动词点拨)

奶妈猜两位舅爷,严监生闭眼摇头,手指着不动。

赵氏猜两茎灯草,严监生点头,把手垂下,没了气。

4、揣摩心理,体会动词的准确运用。

让我们再回到课文品读严监生的语句,来揣测人物的内心世界。

边引读边说严监生的内心想法。如果此时他会说话,他想对大侄子说什么呢?

当大侄子、二侄子、奶妈陆续猜错的时候,严监生的动作是怎样逐步变化的呢? 从 摇了两三摇(失望)——狠摇头、指得紧(真着急啊)——闭眼摇头、手指着不动(多生气啊),他急什么、气什么呢?

学生回答两茎灯草。(板书:) 公开课:五下《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设计 

一个这样的大土豪,临死前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就因为这两茎灯草而不得断气,死不瞑目,这是多么——可笑。

   这不该省的也省,不能省也省,这种行为是吝啬还是节约呢?(随机擦掉板书“节约”)

小结:吴敬梓通过抓住两个指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我们的很多文学作品中也有这个一个个典型的吝啬鬼。

如契诃夫《醋栗》中的一段描写:从前我们城里有个垂危的商人。他临死时叫人给端来一碟蜜。

垂危的人给他端来一碟蜜究竟是要干什么呢?你猜契诃夫给他加了个什么举动让他成为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呢?

小组相互讨论。指名说,揭晓答案。

(四)总结写法,拓展阅读。

1总结:文学名著中像这样的精彩描写比比皆是。只要用心去阅读,你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作业超市。

课外阅读写人的文章或书籍,摘抄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完成作业本第57页的第6题。

推荐书目:

欧洲四大吝啬鬼:

1、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2、莫里哀的《悭吝人》中的阿巴贡。 

3、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中的葛朗台。  

4、果戈里的《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板书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

                吝啬        动作

              两个指头      神态

              两茎灯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