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第七单元集体备课(七)

分类: A3项目实施——B5教研活动丰富 |
项目名称 |
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
||
活动时间 |
2016.5.24 |
活动地址 |
三年级办公室 |
参与人员 |
叶晓珠、孙芬芳、郑建聪、金晓嫦、朱建丹 |
||
主 要 内 容 |
一、研读教材: 本单元围绕“国际理解和友好”组织教材内容,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精读课文《太阳是大家的》是儿童诗,借世界各地儿童共有一个太阳来表达对和平的热爱;《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是叙事性文章,反映了外国朋友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尊重;略读课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新闻报道,内容是中国人民帮助阿尔及利亚地震受灾群众的事情。 “国际理解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一个主题,就是希望通过教育的作用,增进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之间人们的沟通、理解、宽容与尊重,实现全人类相互交流、合作,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 “国际理解和友好”是本单元的单元主题,但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个专题作为本组所有课文的中心思想,我们要做的是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每一篇课文具体丰富的思想内涵。把握了主题也就把握了文章的整体。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大难点。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积累并理解重点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诗文,练习复述课文大意,摘抄、积累好词佳句。 4.体会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的写作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问,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写一篇自由作文:写景、记事、写物、写人、展开想象编故事都可以。 6.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宽阔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与各国人民之间的深情厚意。 7.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独立识字的能力;培养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读课外书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含义。 2.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学习用外在动作表现内心情感的写法。 3.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4.展开想象把最想的内容写具体;对所写的内容要突出特点;挖掘每一篇课文具体丰富的思想内涵 四、教学建议 1.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而“国际理解教育”是一个很大的教育概念,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本组教学的重点应落到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上。 2.4篇课文与语文园地的知识要互相渗透,在教学中要加强整合意识,注意发挥教材的整体优势。 3.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将本单元的专题作为本组所有课文的中心思想,而要注意挖掘每一篇课文具体丰富的内涵。 4.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多参考一些关于“国际理解教育”方面的书籍和文章,想想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专题思想。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需要说明的是,“国际理解教育”是一个很大的教育概念,本组教学的重点应该落到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上。 5.本组的导语、课文、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等各个部分都与“友谊和理解”的主题思想相关,老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整合意识,注意发挥教材的整体优势。在导语中,教材明确提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搜集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的要求,这是为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做准备,老师要做相应的布置。同时,教师不宜将单元的专题作为本组所有课文的中心思想,而要注意挖掘每一篇课文具体丰富的内涵。 |
||
存
问 |
|||
解
意 |
本组课文语文语言特殊柔美,要让学生多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和感悟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
||
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