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集体备课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013-04-09 16:15:12)
标签:
集体备课 |
分类: A3项目实施——B5教研活动丰富 |
集体备课
活动时间:2013年 4 月 8 日
活动地点:四年级教师办公室
活动主题: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主 讲人:王云莲
参与人员:徐海云、金玉燕、朱晓茅
解读教材:
四年级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所以我觉得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显得尤为重要。这节课的目标的确定就更加重要。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我是这样确定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2、探究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3、通过分析、对比、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对应思想和分类思想。
4、学会与他人合作,能比较清楚地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通过学习三维目标,让我对目标的确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把制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放在首位,在教学的环节中将三维目标整合,落实每节课的三维目标。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教学小数的产生(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1)、学生以四人小组实际操作,并汇报测量的结果。
①各小组测量课桌。
②让两名学生上讲台测量黑板并汇报。
③问:在刚才测量时,你们发现了什么?(往往不能得到整数)如果要求还是用米来作单位,怎么办呢?
(2)、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3.教学小数的意义
(1) 出示米尺教具
①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
③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0.1米?
④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
(2)出示米尺教具
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
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
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后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图 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并说明理由。
启发学生明确:1毫米 提问: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三位小数)
①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
②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
③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
④师生共同概括: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三、巩固发展
3、我当小法官。
(1)、0.05里面有5个0.01 。 ( )
(2)、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 )
(3)、 9.04是三位小数。 ()
(4)、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