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公开课(三)钉钉回看活动听课记录

分类: A3(B5—B9)项目实施 |
听课稿三:岩坦镇中心小学 |
时间 |
2020年6月23日 |
星期二 |
培训 形式 |
网络回看 |
|||||||||||||||
内容 |
五下语文 |
课题 |
《跳水》 |
执教者 |
吴慧娟 |
||||||||||||||
听课记录 |
岩坦镇中心小学 |
||||||||||||||||||
第一板块:回顾旧知
1.
2.请学生借助帆船图讲一讲这个故事。 板块二、结合思维导图,分析可行的方法 1..故事从一开始的轻松到紧张,最后以跳水脱险完美落幕。我们一起走进《跳水》最扣人心悬的时刻。 (1)学生读。 (2)跳水的是儿子,但更关键的人物是船长。文中对船长描写非常简洁,我们合作读一读。师生合作读(学生部分显红) 师读黑色部分,生读红色部分(船长)
2.当船长走出船舱,看到儿子命悬一线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救儿子。读了课文我们知道,船长救儿子的办法是让儿子——跳入水中。 3.如果是我们在现场,你觉得想要救下儿子,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4.这么多的办法,船长为什么偏偏选择让儿子跳入水中呢?带着这个问题走进第一个学习任务。 (1)每一小组选择一个,默读全文,圈画关键信息,也可以联系生活来分析这个方法的利弊。
生1:联系课文+课文插图+结合生活经验 生3:提取课文信息+联系课外知识 生4:相对安全的办法 板块三、走进船长
1.
2. 出示学生作品并交流 3.刚才我们分析了这么多,发现跳入水中确实是唯一相对安全的办法。但是船长做出这个正确决定却是短短一瞬间,如果让你用一个词形容他,会是什么?(机智、沉着冷静......) 4.再次感受船长的魅力,再读第5-6段
5学到这儿,我想问你们,.如果当时爬上船杆的不是自己的儿子,船长也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决定吗?为什么?——因为他是了不起的船长。
四、总结
1.阅读这些片段,你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想问的? 2.面对儿子命悬一线,父亲是怎么做的?他又是使用了什么办法让儿子脱险的呢? 3.课后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