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三)

(2012-12-20 15:15:43)
标签:

杂谈

分类: 各学科集体备课活动

数学组集体备课记录:
http://s12/mw690/958a3cb6gd1438bde712b&690

http://s1/mw690/958a3cb6gd1438e40b7b0&690


积极讨论中的老师们:
http://s1/mw690/958a3cb6g7b53976ebaf0&690



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李成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对学生进行辩诈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什么是面积?

  2、请同学翻书到80页,请观察这两个花坛,哪一个大呢?假如这块长方形花坛的长是3米,宽是2米,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得出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6平方米,平行四边形面积我们还没有学过,所以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二、民主导学

 (一)、数方格法

 用展示台出示方格图

 1、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每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8平方厘米)

 2、这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每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自己数一数是多少平方厘米?

 请同学认真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出现了不满一格的,怎么数呢?可以都按半格计算。然后指名说出数得的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2、请同学看方格图填80页最下方的表,填完后请学生回答发现了什么?

 小结: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则它们的面积相等。

(二)引入割补法

 以后我们遇到平行四边形的地、平行四边形的零件等等平行四边形的东西,都像这样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方不方便?那么我们就要找到一种方便、又有规律的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

(三)割补法

 1、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沿着所作的高剪下来,自己拼一下,看可以拼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

 2、然后指名到前边演示。

 3、教师示范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刚才发现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就把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长方形。在变换图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做呢?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演示。

 ①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

 ③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

 请同学们把自己剪下来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处,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向右慢慢移动,直到两个斜边重合。(教师巡视指导。)

  4、观察(黑板上在剪拼成的长方形左面放一个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便于比较。)

 ①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②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③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归纳整理: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

 5、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长方形右面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平行四边形右面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6、教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板书:S=a×h

  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写成a·h,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或者S=ah。

 (6)完成第81页中间的“填空”。

 7、验证公式

 学生利用所学的公式计算出“方格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积相比较“相等” ,加以验证。

 条件强化: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底和高)

三、检测导结

1、学生自学例1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讲解。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2)平行四边形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3、做书上82页2题。

4、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5、作业

练习十五第1题。

 

附: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S=a·h或S=ah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葛丽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你们知道老师的年龄吗?我的年龄是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2,你猜我可能二十几?

二、探究新知(成为侦探)

老师想组建一个侦探社,需要一批得力的小侦探,孩子们,你们有兴趣来帮我吗?不过,首先老师要测试一下你们的目光是否敏锐,你们的头脑是否灵活。有信心接受我的测试吗?

1、有请数字朋友1、2,你能用1、2最多能组成几个两位数,是哪几个?你是怎样组成的?

用数字5、8最多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哪几个?

2、数字朋友3来了,请你从这三个数字中选择其中的两个数字,最多能组成几个两位数,是哪几个?

(1)先猜测一下。

(2)小组合作验证自己的想法。先听合作要求,再进行合作。

(3)小组汇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摆的?

3、用这种方法快速说出用数字5、7、9最多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哪几个?是不是所有3个数字任选两个都可以组成6个两位数呢?

4、把这道题稍稍变一变,瞧,将3变成0,0、1、2最多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是哪几个呢?先动脑筋想一想,再动笔写一写。

同样是3个数字,为什么1、2、3可以组成6个两位数,而0、1、2却只能组成4个两位数呢?

三、运用新知(抓捕罪犯)

1、找嫌犯

2005年11月的一天,在某商场发生盗窃案,经调查,有三个人很可疑。我们怀疑是其中两个人合伙作案,请大家帮忙分析一下,可能是哪两个人,有几种可能?和同桌交流一下。

为什么我们用3个数字最多组成了6个两位数,而现在只有3种可能呢?

2、握手

我们刚刚查到这里,便有2名嫌疑人主动前来接受调查,我十分热情地与他们握了手。如果我们三个人每两个人握一次手,我们一共握了几次手呢?请先猜一猜,再小组内试一试。

3、搭配衣服

对这两个人进行盘查后,我们认为罪犯只有一个,我们将目标锁定在3号嫌疑人身上,遗憾的是,他逃走了。据其家人交代,他临走时带走了两件衣服和两条裤子。我想,他一定想不断伪装自己,伺机逃走。我们能让他逃走吗?无论他怎样伪装,我们都会用敏锐的目光将他找出来,对吗?那我们推想一下,他可能怎样穿,有几种穿法呢?画一画,告诉我。

4、路线图

我们开始追踪他的下落,将他家到火车站的路线画成一幅图,他会选择哪条路呢?他有几种选择方法呢?

5、付钱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很快抓住了罪犯。为了庆祝这次成功破案,我准备请你们吃汉堡,汉堡5元,我有一张5元、两张2元、五张1元,我可以怎样付钱呢?

6、食物搭配

快餐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向我们提供了四种糕点,四种饮料,有多少种搭配方式呢?

四、设疑总结

看样子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这种方法,如果是四种糕点五种饮料呢?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陈久阔

教学目标: 

1借助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理解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2、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

理解每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生日蛋糕教具2个。

学具准备:

生日蛋糕学具、同样大的正方形纸4张、一支彩笔,圆形、长方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明明来给好朋友军军过生日,你能帮他们分一分食物吗?(课件依次出示4个苹果,2杯果汁)

同学们都很公平,每个人分得的食物都同样多,这在数学里叫做怎样分?(平均分)

二、认识1/2。

(一)动手操作,感知二分之一。

还有1个蛋糕,你想想应该怎么分?(课件出示蛋糕)

同学们拿出手里的小蛋糕(学具),按照刚才的想法分一分。

老师这里有一个大一点的蛋糕(教具),哪位同学到前面演示一下?(学生如果能够对折,教师引导:这位同学分得多好啊,你看他在分之前先对折了,追问你为什么要对折呀?引出平均分;如果学生没有对折,则引导:你怎么说服大家这两块蛋糕同样多呢?)(板书:平均分)

(二)结合实物,感知二分之一的含义。

1、(课件演示,把蛋糕分给明明和军军)同学们,食物分完了,每个人都得到2个苹果、1杯果汁和一半蛋糕。(在食物旁出现数字)前面两个都是数字,这个一半能不能也用数字来表示一下?

生:1/2或0.5等。(教师积极评价)

2、课件演示,介绍分数的起源。(如果学生说不出来1/2,就从分数的起源入手进行衔接,最后由教师揭示二分之一)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

4、这块蛋糕的1/2是怎么得来的,你能边操作边试着说说吗?(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蛋糕的1/2。)

(1)自己说;(2)指名说;(3)同桌说

5、这一份是这块蛋糕的二分之一,另一份呢?另一份也是这块蛋糕的二分之一。

6、拿出没有平均分的蛋糕问:再看这块蛋糕,我也把它分成了两份,每份是这块蛋糕的二分之一吗?为什么? 

(三)读写二分之一,认识生活中的二分之一。

1、指导书写:

(1)怎样正确地书写二分之一呢?看老师写。(教师板演)先用尺子画一条短横线,表示平均分,再写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平均分的份数),最后写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

(2)你学会了吗?伸出右手一起写一遍。

(3)再在练习纸上写一遍。(用尺)

2、在生活中,还可以怎样得到1/2?

 三、认识1/4。

(一)利用情境认识1/4。

1、这时,又来了2个小朋友,他们4个人一起分这块蛋糕,每人分到多少呢?

闭上眼睛,一边想象分蛋糕的过程,一边说一说。

2、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二)、动手操作 ,深入理解。

1、下面的活动需要同学们先思考再动手。(课件出示活动要求:1、先想想有几种折法;2、再动手折一折,并把正方形的1/4用彩笔涂上阴影;3、完成后,小组交流你是怎样得到这个正方形的1/4的。)

2、学生活动,教师参与指导。

3、反馈展示,(选择不同折法),你是怎么得到1/4的?

4、看看这些不同的折法,你有什么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生交流:先让学生解答学生的疑问,学生解答不了的老师解答。

5、小结:涂色部分虽然形状不同,但它们都是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后的其中一份,也就是说大小相同。

三、巩固练习,合作提高。

1、93页“做一做”第1题。

下图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2、96页“练习二十二”第2题。

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 

引导学生说理由:为什么对,为什么不对?

3、创作自己喜欢的分数。

(1)、同学们,其实分数有很多,你们想不想动手创作自己喜欢的分数?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分数。(折、画、写、说等)2、完成后,小组交流你是怎样得到这个分数的。)

(2)、学生活动,教师参与指导。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的分数是怎么得来的?

(3)、反馈展示,找2-3组台前汇报。

(4)、由于时间关系,同学们无法到台前来一一展示你的作品了,一会儿下课走出教室的时候,把你的作品拿给老师欣赏好吗?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分数,你有没有领悟到“分数”的“分”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平均分)。就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在今后的数学课上,我们还会了解到更多的关于分数的知识。

 

 

 

 

五年级(上)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周理飞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深刻体验和感悟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 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发现梯形与已知图形的联系,自主探究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体验和感悟学习数学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难点: 发现梯形与已知图形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体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师:计算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时要注意什么?

生1:找到对应的底和高

生2: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要记得除以2。

师:为什么要除以2?

生1:不除以2就变成了求平行四边形面积了。

生2:三角形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师:大家还记得我们用什么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呢?

生1:运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再拼成长方形。

生2: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对了,我们是把没有学过的图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然后通过观察找到图形间的关系,从而得到新的计算方法。(板书:转化)

二、探究新知

(一)转化     出示29页例题

师:这个堤坝的横截面是什么图形?你能说出它的各部分名称吗?它的面积是多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

师:大家有什么想法?

生:我们把梯形也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师:你的想法真好,那么怎样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梯形学具,4人小组讨论,你能把梯形转化成哪些学过的图形?

学生讨论后,汇报,可能有下面的做法:

第一种: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第二种:把一个梯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

第三种:把一个梯形上下对折,沿折痕把梯形割成两个梯形,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第四种:把一个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师肯定学生方法:大家想到的方法真多,那么,你知道转化后的图形和原来的梯形有什么关系吗?请大家来当一名小侦探,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转化方法,根据以下线索来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

线索一:转化后的图形的各部分与原来的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之间分别有怎样的关系?

线索二:转化后的图形面积与原来的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线索三:怎样计算转化后的图形面积?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

小组讨论,指名上台汇报(重点讲清方法一),老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板书:

第一种: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出示图形)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

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每个梯形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2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即:(上底+下底) ×高,

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 ×高÷2

第二种方法:把一个梯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出示图形)

梯形的上底是三角形①的底,梯形的下底是三角形②的底,

个三角形的高都和梯形的高相等;

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就是梯形的面积,

即:梯形面积=三角形①面积+三角形②面积

=上底×高÷2+下底×高÷2

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 ×高÷2

第三种:把一个梯形上下对折,沿折痕把梯形割成两个梯形,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出示图形)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的一半;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的面积;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也就是(上底+下底) ×(高÷2);

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 ×高÷2

师:真厉害,你们能用不同的方法找到计算梯形的面积的方法,大家会用字母表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s=(a+b)h÷2

三、运用巩固

 

1、师:计算梯形的面积关键是要知道哪些条件?现在你能计算堤坝横截面的面积吗?试试看。

计算梯形面积要注意什么?

2、完成30页试一试,计算下面梯形的面积。(学生汇报,示范,大家讲评)

3、判断题

(1)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2)梯形的面积是 S=(a+b)h

(3)两个梯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4)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扩展题:已知梯形的面积是46.5平方厘米,上底4.2厘米,下底10.8厘米,求梯形的高。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计算梯形面积要知道哪些条件?要注意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