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B5-7巽宅镇中心小学5月21日数学组教研活动

(2020-07-01 12:49:53)
分类: A3项目实施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永嘉县巽宅镇中心小学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应建文

活动时间

5月21日

活动地点

小会议室

活动主题

怎样共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主 讲 人

 

参加对象

数学老师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一、寻找无效教学症结——数学学习的七种失衡

  1.效率层面

2.理念方面

3.管理方面

4.观念层面

5.思维层面

6.策略层面

7.方法层面

二、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1.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突出重要的、主要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想方设法突破学生最难理解的知识点,这是衡量数学教学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点中梳理出重点。理解知识点,首先是要理解这部分内容整体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再把相应的教学内容放到知识的结构链中去理解。其次是理解整个单元的知识点,特别是要详细地知道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做到不遗漏、不添加。如果知识点是某单元的核心,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那么它就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一般由教材决定,对每个学生是一致的。一节课的知识点可能有多个,但重点一般只有一两个。要想教会学生,就要在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备好教法及目标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弄清弄会所要学习的知识。 

2.使知识有意义。

使知识有意义就是要让我们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生活了,联系社会实际。数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有极为密切和广泛的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接触到数学问题,而且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如果在相关数学知识的教学中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开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疑问。那么,随着学生疑团的解开,不但使学生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同时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有用,体会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激发其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搞好数学教学,一定要坚持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的原则。 

3.练习与反馈 

练习,一方面,有利于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通过实战演练,可以起到理论对实验的指导作用和练习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从教学反馈中获取大量信息,来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记录各种反馈信息是反思,是总结,是心得,是教训,是提高垒筑教学理论高塔的一块块基石。 

4.交流与沟通 

教师与学生沟通,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在交往和互动中传递知识的过程。这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辅助,两者必须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形成一种沟通和交流。教师不能单调地,一成不变地,照本宣科地灌输,那样教学效果很差!教师必须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才能调动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使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合作互动的沟通过程。这种沟通既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又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功能的交流。 所以每天与学生相处几小时的教师,特别是相处时间更久的班主任,要正确认识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性,并要懂得一定的沟通技巧,这样既能增强教学效果,又能避免师生隔阂和冲突,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学业的提高,差生的转化以及师生的身心健康都有极大的裨益,在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建立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1.尊重学生经验,灵活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蓝本。在新教材中,编者煞费苦心在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小学数学的精彩镜头,并从中选取具有特定数学信息的现实背景,再根据班级、教学目的为儿童学习数学创设有趣、有用、可操作、可探索的数学情境。

2.调整教师角色,促进学生发展 

以前,老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非常有权威的。学生是聆听者,是教师的配合者,是教师教学思路的体现和实践者。教师怎样讲学生就怎样听。而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3.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改变原有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大胆采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性的学习数学。

四、有效课堂教学评价

1.评价准确得体,帮助学生催生学习活力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满足需要程度所做出的判断。在数学课堂上的直接表现就是教师用常用语言等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结果等进行判断,再行褒奖、指导。首先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准确。准确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就没有了生命力。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存在的缺点,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评价,也不能一味的批评,要让学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对的,哪是错的,错在何处。准确的课堂教学评价还需我们关注课堂中生成的细节,及时提醒学生,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教师的评价之下源源不断的催生学习的活力。

2.多角度评价,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激励,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对激励的渴望更甚。在实施激励性口头评价时,要用发展的观点,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进步,无论其现状何等不理想,离教育目标有多远,都应该通过评价加以肯定,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另外对学生的评价不是教师的绝对权利,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的及所获得的都可能超过教师本人。为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自省作用,应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除老师评价外,学生个人与小组、学生与教师等可进行自评、互评双向沟通。平时我还常组织学生开展自评、小组评。例如:平时在探究、验证过程中,常以二人小组或四人小组,小组成员之间了解情况,互评相对比较客观,除自己评外,还进行小组互评,并说明为什么这样评,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成效,解答问题的正确与否,找出自己的优点、缺点等等。目的是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对待自我,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又可以培养探索问题、发散思维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赏识亮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我们教师是从事这种神圣事业的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那些稚嫩的生命和纯洁的心灵,我们就要学会赏识那些值得我们赏识的东西。如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给以鼓励。成功,哪怕只是一点点,对一个学生树立自信意识也是极为有益的。学生在赏识教育下,体验到了被教师尊重的那份尊严感,被教师欣赏的那份幸福感,被教师赞成的那份成就感,他们就会极大地增强自信,积极性就会得到充分地调动,潜能就会得以激发,从而走出一片成功的、快乐的天地。

4.尊重差异,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学生的发展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评价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B5-7巽宅镇中心小学5月21日数学组教研活动

 

活动反思

与建议

 

过程确认

 

                                     负责人签字: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

后。

B5-7巽宅镇中心小学5月21日数学组教研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