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轮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分类: A2项目保障(B4工作措施) |
为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根据《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细则》,特制订桥头镇第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计划。
一、培训对象
学校全体在职专任教师和校长。
二、培训目标
通过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旨在提高参训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教育科研水平。根据我校教师年度个人计划及平时的工作表现,我们将我校教师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并初步确定培训对策。
(一)、50岁左右的教师。勤跟紧管,对学生的管理“严”字当头,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以机械训练为主要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得少,缺乏进取心,按照计划日复一日,跟着感觉走,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对课标的理解不深,在教育教学方式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进展不大。
对策:1、
2、开展同龄人教学比武活动。
3、打破以分数定优秀的评价方式。
(二)、30到40岁左右的教师。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有自己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有继承、有改革、有创新、并能时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但勤于动脑,懒于动手,不能把自己已有的经验、成果拓展开去。
对策:
(三)、五年教龄以下教师。他们积极进取,热情高,但缺少经
验。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形式,对学生的评价以即时性和人性化为主,轻视量化分析和评价,管理学生的耐心不够。
对策:
1、引导多读书,积累文化内涵。
2、以师带徒形式为主,跟踪培训。
3、提供成长舞台,提供学习的机会、提供展示机会。
三、培训职责
1.学校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是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培训工作;教务处、教科室具体安排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
2.教师有权利和义务参加培训,应根据学校培训要求,制订个人专业发展5年规划和年度专业发展培训计划。
3.永嘉县统筹安排,学校统一管理,教师自主选择,县教师进修学校提供培训项目。
四、培训形式
1.组织参加弦教师进修学校编制的专业发展培训项目。
2.培训模式
一是自主选择性培训,在浙江省教师培训网络管理平台上由教师自主选择,校长审核参加,自动产生学时。
二是指令性培训,老师选择由县教师进修学校决定制订的培训项目。
3.教师应结合自身教学与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登陆浙江省教师培训网络管理平台,根据机构提供的培训课程、形式和时间,选择培训项目,并在学校新学期教学安排前,向学校提出专业发展培训的申请,经校长审核同意后参加培训。
4.新教师岗位培训以通识培训、学科培训、校本培训和实践基地培训等形式相结合。
五、培训学时
培训每5年为一个周期,在职教师在周期内培训时间应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其中校本培训时间为120学时,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间一般不低于24学时;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的集中培训,分理论和实践两个时间段,理论培训基本安排在暑假,实践培训在学期中进行。
五、培训实施办法
(一)90学时集中培训项目
1.培训安排:学校每年安排20%左右的比例统筹安排不同层次、不同学科教师分批参加90学时集中全员培训。
2.管理:每年平台将开通申报两次,可申报县内,也可申报县外。
3.培训形式:集中培训,采用理论学习、案例教学、专题讲座和课堂实践相结合的形式。
(二)短期的专题培训项目
1.培训学时:
培训内容包括区级以上教研活动、专题培训、论坛活动等;区内的共同体活动、、学校公开日等;区级以上课题、论文、公开课。
2.培训内容及形式
教育理论培训、新课程培训、班主任培训、学科专业素养培训、教学疑难问题培训、校本研修方法指导培训等、学科技能培训、各项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等。
3.管理办法及学时确认
网上平台管理:学校教务处根据本校教师人数分期分批组织不同学科教师申报培训方案,确保每位教师参加一期;登记考核:学校做好登记,每学期进行汇总,做好归档工作。
(三)校本培训项目
(一) (请向本项目参训对象分3段阐述如下要点:第一,教师在某个研训领域应该达到的要求,或教育教学改革所提出的新的专业发展需求;第二,教师在这个领域或面对这个新的专业发展需求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本项目试图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 |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人才的培养要以能力为重,以培养学习能力为先。在当前的教育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教育要更有效地应对挑战,新课标中强调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以生为本”课堂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实行“作业分层设计”势在必行。 2、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两年的校本研训下,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以“师“为中心的教学现象依然存在,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方式单一。在教学改革大环境下,希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意识到学生的发展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努力在备课中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作业,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每天学习内容在变,学生对新知掌握程度的具体情况在变,学生完成作业的目的就需要变,作业形式和内容也要变,变得更有针对性。每天针对不同学生为达成不同的目的设计形式各异的作业。具体地说就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作业数量、作业内容、作业完成的要求和标准上要“分层设计”、“量体裁衣”。拓宽孩子们的关注点,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协同发展,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力。 |
(二)具体目标(请按照具体明确、清晰可测、结果导向的要求逐条列出) |
1. 在教学环节中贯彻新课改“以生为本”的理念,课堂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原则。在老师的引导要求下,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作业,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老师提前设计好不同层次的作业,同时给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体验我的作业我做主 2.组织作业分层设计开发团队,根据学校方案明确设计方向。 3.开发出符合学校及当地基本情况和特色的设计实施方案。 4.形成“作业分层设计”评价体系。 |
(三)设计思路 (请向本项目参训对象分3段阐述如下要点:第一,本项目如何根据研训目标设计研训模块;第二,对各个模块的主要内容以及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第三,围绕本项目的目标、内容、形式,用框架结构图对整个设计思路进行图示化表达) |
1、本项目根据研训目标设计了理论培训、同伴互助、自主研修、成果展示等四个研训模块。 2、组织各系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分析开设“作业分层设计”的基本条件、制定开发计划。再分组同伴互助,在组内组织实施并依据开发要求设计练习。 3、组内分配任务并在完成各自研训任务后再交流开发出各组的“作业分层”设计。 4、每组展示“作业分层”设计。
5、
|
3.组织与管理
(1)学校制订校本培训计划、实施工作。
(2)学时分配:每位教师每学期需完成24学时的校本培训。
(3)学时认定:学校做好培训登记,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确认学分,永嘉教师进修学校进行指导、考核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