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桥头二小校本培训
桥头二小校本培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354
  • 关注人气: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高段语文试卷命题点滴收获

(2012-07-23 11:09:40)
标签:

杂谈

分类: A6项目激励(C19五小校区活动

小学高段语文试卷命题点滴收获

          陈丹

   

每位老师都应该是一首柔软的乐曲。

林格先生在书中写道,要孩子的心灵乐于依靠,教育者应有一个美德,那就是——让自己的心变得柔软起来。因为,只有自己的内心变得柔弱了,才能缩小孩子的心灵与你的心灵之间的距离,才能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曾见过,教师训斥犯错孩子的声色俱厉;曾见过,教师讥讽咬笔孩子的怒目圆睁;曾见过,教师厌恶调皮孩子的冰冷面孔……他们的言语、声形中流露的是霸气、煞气和怒气,哪里看得见一点柔软的影子。于是乎,孩子的创新意识、童真童趣消逝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怯懦、自卑与盲从。惊呼,教育的希望何在?

首先,说一说:

一、试题的功能

n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新课程评价理念的指导下,系统、科学地收集、处理教学信息,对语文教学活动以及成果给予价值判断并以求改进的过程。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n

试卷研制是考试评价中关键一环,其质量当是关键的关键。

n
如何提高命题的质量,是我们教研工作的重点。

n
一份好的试卷,首先要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一个阶段学生该学科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一个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成绩,知道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其次,要能够体现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对教师的教学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接着说一说:

二、命题的原则

一、依标据本

试卷命题首先要依据课标,立足课本,注意“五性”。

科学性

基础性

人文性

综合性

探究性

重点说一说命题的科学性:

1.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要求,紧扣学生的实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最佳水平,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如,汉字识写原则识写分开”“多认少写,命题时凡是只识不写的汉字只考认读不考书写。

2. 凭借教材


考察语言积累的试题,尽量以教材中的词语、成语、古诗词文言文和名言警句为材料。我们的考试命题题型应该以教材中每个单元安排的练习形式以及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形式和练习册为基本依据。

n
3. 体现年段目标

试题应从基础积累到表达运用,从课文学习到生活实践,全面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情感世界,有效地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对学生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全面考察。


(二)、贴近生活

注重体验

注重积累

注重开放

注重运用
(三)、着眼发展

命题要从学生长久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出发,遵循命题原则,合理布局试卷结构。

1.遵循原则

(1)依标据本原则。“标”即新课程标准,“本”即教材。命题的目标、范围应在其中。

(2)稳中求变原则。试卷的风格平稳明晰,形式多样,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由易到难,严肃而不失活泼。

(3)整合创新原则。加强各知识点的有机整合,题型灵活,便于学生的发挥。

2.结构合理

(1)试卷一般分“基础知识”“积累运用”“理解感悟”“习作表达”四大主要模块。识记内容量不宜过多,积累运用、理解表达所占比例增大。有一定的开放题加分。

(2)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约为15%、85%。

(3)难度分布,容易题、稍难题、难题的比例为70%、20%、10%为宜。

、在命题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一些技巧与思路。

1、首先,对于第一板块“基础知识”的考查,应努力体现“立足积累重运用”之宗旨。

命题应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检测为主。考试要求的基础化,会引导教师按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使大部分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有利于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使师生从沉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

(二)、命题应注重积累与实践

命题应注重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架设起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桥梁,突出语文学科实践性的特点。可考查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知道语言是神奇的,学语文是有用的,知道能用自己所积累的语言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多么的美妙。

(三)、命题应体现功能整合

n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就是注重命题的整合。我们应拓宽命题思维,拓展命题空间,打破学科界限,贯通学科与生活的联系,赋予试卷丰富、多样的功能,尽可能使有限的试卷成为融合听说读写、整合三维目标、汇合课内外知识的载体,从而全面综合地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我们依据《课标》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些具体教学建议,命题注重内容的开放

四、探索与命题新思路相适应的复习新策略

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我们大胆创新,探索出了以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为导向,以实践性、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为主要原则的命题新思路。考试评价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势必统帅和指导着其它教学活动的实施。命题改革势在必行,复习课当然不能走老路。我们要改变“多练以求掌握”这种单一的复习观念,树立“夯实基础,注重语文实践;加强自主,培养语文能力;养成习惯,积淀语文素养”的复习目标,以探索与课程改革评价新要求、命题新思路相适应的复习新策略。

(一)把握学段要求,凸现复习重点

(二)优化复习方式,强化积累和运用

(三)加强整合训练,积淀语文素养

 

谢谢大家。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经常交流教学中的点点滴滴。

 

http://s2/middle/958a01ccg7a23dcd91021&690

 

 

新课程背景下命题创新趋势例谈

                        徐海素

http://s3/middle/958a01ccgc5735cd63002&690

一、关注情感,体现人文关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数学是一种文化,在平时的教学和考查试卷中就应该力求充分地体现现代文明。然而,我们常见的数学试卷缺少人文性,谈不上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数学学科特点,我们在数学试题的表述及试卷的编制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试题表述多用鼓励性语言,如;“下面都是你学过的基本计算题,只要你细心,一定能做得既对又快!”、“下面这些图形你一定很熟悉吧.那就请你动起手来,成功是属于你的”、“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和数学有关,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相信你一定能行!”等等。对试卷的内容编制我们也作了调整,将其分成三大部分,即:“加深理解、打好基础;动手操作、探索创新;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并且使用了卷首语、卷尾语。例如在卷首写道:“同学们,一学期过得真快,你一定堂握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本领,这儿为你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你可要加油啊!”卷尾写道;“同学们,题目都做好了吗?是不是再检查一遍呢?相信你一定能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样,拉近了学生与试卷的距离,有助于消除学生对考试的紧张与恐惧心理,使学生感到考试并不是严肃的被查过关,而是愉快的自我检测和练习,勃发起答题的热情和勇气,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体现了考试的人文性和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二、关注差异,满足不同追求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和到不同的发展,是数学教学改革新的理念。数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满足差异发展,从而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层面的学生数学能力都得到展示。过去的做法是在试卷上设置难题或附加题,以增加区分度,这样便导致了数学教学中题海战术的泛滥。为了消除这样的弊病,本次试卷做了尝试性的探索,即设有加分但不设附加题,而以同一道试题来满足不同学生的追求。如第二部分操作题第一题有多种答案,评分时学生如能正确设计出三种便得满分,多一种即加分。同样,还有第三部分的最后一题,要求正确设计出两种答案便得满分,多一种即加分。此类试题在评分上做到有底而不封顶,学生设计一、两种同样方案并不难(可以照顾大多数学生得到基本分,而不致损伤积极性),设计三、四种则稍有难度,在此基础上,还可再设计出创新性合理方案,即不仅要有一定的数学思维体,还要有一定的社会实践体现(这是用加分鼓励的办法,使中上等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展示),从而使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与之相应的成功体验。

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关注并尊重学生的差异,选择和编制适合不同层面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方式和兴趣的试题,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三、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

传统的试题,比较偏重考察记忆知识的再现,思维含量少,忽视了对教学两个方面方法、过程的检测,运用这样的试题考察的频率越高,学生的能力越低。而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如判断题第5题:“面积相等的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选择题第4题:在左图中可画(  )个与原来三角形形状不同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填空题第2题:a÷b=40……4,若b= 10时,a=(  ),若b 最小时,a=(  );第6题: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6米,高是12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   )平方米;操作题第1题,画一画,用阴影部分表示1/4;第3题拼一拼:把一个长6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剪拼成长7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要求学生在画一画、拼一拼、算一算中去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猜想、验证,从而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方法和规律,促使现行教学改变那种重结论、轻过程的功利主义行为。使学生的学习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类试题新意浓、思路广、自由度大,探究性强,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也能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促进教师地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四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

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过去的数学教学强调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而对数学应用于实际的能力重视不够。因此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必须突出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次试卷的命题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首先用“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取代了“应用题”这一习惯的说法,强调了应用题对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重要性,提请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其次在试题的取材上充分注意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以“学生的获奖情况、爷爷的用药量、奶奶围菜地、我设计施工方案”等作为创设应用情境的素材。再次注意试题呈现形式的多样化,在传统的文字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了表格,既考察了学生统计图表的知识,又检测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求平均数的知识,同时还渗透了思想教育,增强了竞争意识,这样的试题有利于鼓励学生自觉拓宽数学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把学生的学习引向生活、引向社会,能大大增加学生数学实践的时间和机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们在命题时总是考虑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断获得成功乐趣的同时,唤起对学习的兴趣和人生的自信,最终立足社会。

 http://s8/middle/958a01ccgc576a5a3f92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