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一日》教学设计——戴文杰公开课教案
(2017-06-19 20:48:28)
标签:
教育 |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戴文杰
一、
1.
2.
3.
二、
1.
三、
(一)
(二)
(浏览后简述):这一天,短暂又漫长。掩卷沉思,你对杨利伟的哪些经历印象深刻?
那么你知道全文按什么顺序展开叙述?
——事情发展顺序(火箭升空——太空飞行——返回地球)
(生阐述,引导学生关注小标题。)
(三)
我们发现这些标题都是一个小句子却没有标点符号。
你会给这些小标题加上什么标点符号呢?要从课文中寻找依据,说服大家。
预设:
(生自由阐述理由。我们来看看这部分中唯一的两个感叹句。这里为什么要用感叹号?)
学生简单讨论太空所见,然后出示PPT辨析两个句子中的词语:
(能否把两个词语换一下?为什么?)
(我想验证,“几次努力寻找”,又“叮嘱航天员们仔细看看”,还“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一个问题反复求证,绝不轻易下结论,可见航天员的严谨。)
第三小节:神秘的敲击声······(太空飞行)
(加省略号,因为声音至今无法再现,原因至今未明,等待破解。)
活动设计:细读思考讨论,文中两个段落行文是否啰嗦,不够简明?
我在太空还遇到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敲击声。
这个声音是突然出现的,并不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不管白天黑夜,毫无规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响几声。既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仿佛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很难准确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更像是用一把木头锤子敲铁桶,咚······咚咚······咚······
(句子本身不够简明,但是语言表达是为写作目的而服务的,因为这个声音实在无法辨认,更突出了作者的困惑。)
出示“惊心动魄”的词语意思,学生发现“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的情况,感受归途的惊险;相关描述语句引导学生朗读,以声音表现场景。
(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归途的惊心动魄?你读出了什么?请找出来读一读。)
(四)小结
品读完成,再回顾四个小标题,齐读之。
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数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的火焰,高温高速的气体,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汽。
火箭起飞了。
飞船停住了。此时是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
起飞,返航。足以永载史册的瞬间,宇航员的笔下依然是冷静克制的叙述,对此,你如何看?(科学的严谨)
回顾开篇新闻,再次朗读,读出新感受。
(五)作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