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志浩-《制作数据图表》评课稿
(2015-12-28 14:40:01)分类: B14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10节 |
《制作数据图表》评课稿
综合组集体活动听了同组2位老师老师上的课,两位教师上得各有特色,其中对自己信息技术组的老师谈下自己观点,陈老师的课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觉去学习,去探索所要学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去观察、发现、分析、思考完成学习任务。
本节课思路清晰,学生参与度高,主体性体现好,课堂教学效果显著,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电子表格的学习枯燥乏味,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本课关键,陈老师用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点。陈老师一开始就以手绘表格为切入点,以闯关的形式设计了“牛刀小试”、“大小通吃”、“火眼金睛”、“争分夺秒”四个任务,很好的解决了课的重难点,最后颁发给一些高手奖状结束,整节课融会贯通。陈老师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始终有兴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重视合作交流
陈老师通过分组、小组监督合作交流,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从而使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很好的帮助其它学生。并且周老师的这一举措使本来会显的比较凌乱的学生操作恰当好处的起到监督作用,这不仅体现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有相互检查、监督之作用。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学改革追求的一个具体目标,而课堂合作交流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它可以使学生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用教材教
陈老师对教材进行了精心的处理,体现了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来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教学立足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活动,教师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探究活动的机会,从情境创设,到整个展开过程,到难点的突破,以及所学知识的应用都从学生实际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真正突破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了成功,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