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小千的公开课6.5《频数分布直方图》

(2015-06-26 08:02:46)
标签:

股票

分类: A3-(B5-B7)活动材料形式多样、

6.5频数分布直方图

 

相关以往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内容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性化教学思路及改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概念,

2、会读频数分布直方图。

3、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4、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频数分布直方图。

【教学难点】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过程比较复杂,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

【教学设想】

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可将数据所占的多少形象地反映出来,而且与七年级时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具有许多类似之处,教学中先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经历数据初步处理的过程,得出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概念、图形、特点和画法,采用类比与条形统计图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而对于合作学习与设计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并从类比的学习中掌握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引例:你能根据如图统计图说出有关被抽查的40张碟片播放时间的三条信息吗?

(本题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不大,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只能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得到一些结论,而对于分组、组距、可能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平均播放时间等情况,不一定能准确地得到,在教学中应加以注意。)

3分钟左右,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给出结论。

在得到了数据的频数分布表的基础上,和一定的数据的基础上,一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会读频数分布直方图,另一方面,与条形统计(右)图进行对比,得到他们的区别。

他们的相同点归纳:

1)都由直条组成,且直条的宽度必须相同;

2)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3)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区别:

1)频(数)率分布直方图:能显示各组频数分布的情况,易于显示各组之间的频数的差别;

2)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的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的线段或颜色区别开来,并在图上注明图例。

3)频数分布直方图是经过把数据分组,列频数分布表得到的,数据分组必须连续,因些各个长方形的竖边依次相邻。这是一般条形统计图不要求的。

如果我们需要看到几个事物的数量和大小,就要选择条形统计图;如果我们需要看到各组频数分布的情况,就使用频数(率)分布直方图。

我们还常常需要用统计图把它直观地表示出来。用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基本统计图叫做频数分布直方图。由此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概念归纳:

由引例归纳出频数分布直方图概念:一般地,用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基本统计图叫做频数分布直方图。

2、例题讲解

1抽查20名学生每分脉搏跳动次数,获得如下数据(单位:次)8173777980788580689080898281847283777975

请制作表示上述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分析: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完成

1、确定组距、组数、组界。2、组中值的意义和作用。

解:(1)列出频数分布表,为方便起见,我们也给出组中值的数据

20名学生每分脉搏跳动次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表

组别(秒)

组中值

频数

67.572.5

70

2

72.577.5

75

4

77.582.5

80

9

82.587.5

85

3

87.592.5

90

2

2)分别以横轴上每组别两边界点为端点的线段为底边,作高为相应频数的矩形,就得到所求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注:为了使图形清晰美观,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横轴上可只标出组中值,不标出组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组成。

3、小结:直方图由横轴、纵轴、条形图三部分组成。其中横轴:表示数据的分组情况。纵轴:表示频数。条形图:直方图的主体部分,是由每一条立于横轴之上的小矩形组成。小矩形底边之长为组距,矩形的高对应于这组的频数。

注意:(1)横轴与纵轴的单位长度并不要求相等。

2)矩形高度或面积变化情况直观地反映了频数在各组中分布的情况。

4、作直方图的步骤:

1)作两根互相垂直的轴,横轴和纵轴。(2)在横轴上划分一些互相衔接的线段,每条线段表示一组在线段的左端点标明这组的下限,线段的右端点标明其上限。(3)在纵轴上划分刻度,并用自然数标记。(4)以横轴上的每条线段为底各作一矩形立于横轴之上,使各矩形的高等于相应的频数。

5、随堂练习:P57课内练习

一次统计八年级若干名学生每分钟跳绳次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请根据这个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参加测试的总人数是多少?⑵自左至右最后一组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⑶数据分组时,组距时多少?

三、合作学习(课本P56

请观察右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被检查的矿泉水总数有多少种?

⑵被检查的矿泉水的最低pH为多少?

⑶组界为6.7——9.3这一组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每一组包括前一个边界值,不包括后一个边界值)

⑷根据我过2014年公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饮用水的pH应在6.5~8.5的范围内,被检测的矿泉水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有多少种?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注意:在讲解时,要让学生分析各组中的组界值是多少?怎么样求?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谈谈与体会

五、布置作业

 

瞬间灵感或困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