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雅婷——《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
(2013-05-04 09:28:18)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 |
《比较幸福学》
“比较幸福”会贯穿人的一生,别人都有了,那我也得有!否则我就不变成俗话中那个没脚的苦逼了吗!姑娘们到了结婚的年纪,有男友的看见人家领证的也会焦虑:我也得赶紧抓紧尘埃落定啊,要不太惨了!然后就一路这样追赶下去:人家都买房了,我借钱也得买;人家有车了,我也不能总地铁啊;虽然我不喜欢孩子,但大家都生了,我也来一个吧!最后,大家在差不多的层面相视而笑:我们是多么幸福而圆满啊!(虽然家里也许还有不靠谱的老公或不讲理的婆婆,但她们不会告诉你那些烦恼的!)但我真不明白,这种焦虑狂燥的比较和追赶的心情,真的能带来幸福和满足感吗?然后对着那些单身无房无车的姑娘,真的会有优越感吗?否则怎么总见她们语重心长地劝人结婚呢?这根本就是炫耀好吧。
《人生饼图》
成熟的人生态度就是学会画一张好看的人生饼图,学会控制每件事情在你生命中的比重:无论感情、工作、孩子、还是猫狗和娱乐,让它们归于你制定的适当比例之中。超出份额的话,很可能就不自知地沉沦下去,被其控制。你,就不再是真正的你。
《DO MY BEST》
其实在我看来,人过了二十岁,之后就展开了充斥整个人生的漫长的学习过程,活到多老,就要一路学习、改变到那一刻。变化的不仅仅是相貌、性格、世界观、价值观,这是一个庞大的综合工程。刚开始的时候,你会有些迷茫无助,因为你知道以前课本上学习到的和从阅历同样可怜的同龄人身上学习到的经验不足以支撑未来的日子,父辈的某些经验也随着时代变化不具备普适性。但也就是这个时候——你将不再是原生态的你,你将成为你自己亲手塑造出来的带着各种期许的你。
所以嘛,继续老生常谈,正能量是很重要的,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迷茫反复或者倒退,但起码积极正面的心态会让你的大势依然朝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用各种负面或错误的信息暗示自己。这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所以我一直不能理解自称“屌丝”的那种人的心路历程,就算是反讽或自嘲,也来得太心酸了点吧,那只能暗示着你朝沟渠里去,根本不相信自己也可获得幸福生活。于是在很多姑娘身上我也看见了这种找借口放弃的例子:“唉,我们这种平凡女子,既不年轻也不漂亮,就别做白日梦了。”可是亲啊,你干吗要跟美女比相貌?干吗要跟少女比年纪呢?你能不能翻出自己以前的照片看看,看看现在的自己是不是比以前变得美好了呢?岁月除了增加皱纹之外,还会带来其他好东西呢!
再说,假如觉得自己身材不好,那么就去锻炼健身;觉得自己长得不漂亮,可以做保养甚至去微整形。这都是最切实有效的解决之道:虽然不可能比其他姑娘好看,但你可以变得比以前的自己更好看啊!人生就是一场牌局,虽然我们有时会抓一手烂牌,可打得好也会有精彩的过程和翻转的结局。你要做的是——DO MY BEST,就像那本很俗的书名一样,《做最好的自己》。
《你浪费了这些眼泪这些年》
突然有一天我觉得,我们的人生开始得都太晚了,如果这辈子你演一场戏的话,那就是说你在台下排练的时间太长了,结果想上台风光,发现其实自己就是个匆匆亮相的龙套。我们浪费了太多的眼泪和太多年。
你和你的朋友私下里一定也念叨过无数次“等咱们上了大学之后就好了”或“等上班赚钱了就自由了”这种话。从来都是现实无奈所以才寄希望于未来某个全新开始。
就拿结婚这件事来说吧,很多姑娘会觉得,等到自己找到一个特顺眼特靠谱的男人之后才是幸福生活的开始,而之前无论自己多么美丽独立有热情,总觉得凄惶,而大家也会觉得她们可怜。但,你那单身的美好岁月就不是自己的人生吗?那么多眼泪那么多岁月都是挥霍掉的吗?难道不能从现在开始过得快乐起来吗?而她们在做什么?在焦虑地想着摆脱单身身份,在婚恋网站上瞎逛,在为了没人陪去超市而郁闷——我们经常不自知地处在候场阶段。而你浪费的是你自己的人生啊。
凡是等待着心的、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人生开始的人,是要经历过多么苦闷而又无法自拔的岁月啊。人生干吗要登台,何处不是戏呢。
《让我们闭嘴,然后飞出去》
随着年纪增长,我越来越觉得人生苦短,所以对低效率事件越发没有耐性。总是坐在那儿谈,谈,谈,能谈出什么来嘛!大业务从来不是谈出来的,是忽悠住对方然后就飞快冲出去搞定推进的;恋爱这种事情也不是跟闺蜜谈出来的,咖啡厅里很少会天降男人来搭讪你,也是需要你冲出去找机会社交、约会的。但这是个鄙视没头脑的年代,所有人都以深思熟虑的成熟思维为自豪,喜欢讨论、分析、头脑风暴。
所以,如今有人冲过来讲一个完美创业计划或苦恼迷茫爱情故事的时候,我就真心不耐烦。你们这些鸡贼的城市人啊,哪有不付出就光占便宜不吃亏的事儿啊,哪有计划得无比完美就能让现实顺服地照此进展的事儿啊!你们这些文明人,瞻前顾后是没法成就大事和找到男人的。哪怕是用很迷信的观点来看,总是挂在嘴边过早说破的事,其实都是很难实现的。
《不认真你才输了呢》
总有人高深莫测状对你说:认真你就输了!
在我看来,说这句话的人其实才是真正的输家。因为你的人生中没有什么值得认真的事吗?你是要如何糊弄着过完这一生?你马马虎虎地上班,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写不靠谱的文案或程序,糊弄着做生意,对付着搞活动,一切都是凑合。你觉得差不多就得了,只要还有钱赚,才不管什么成就感荣誉感呢!所以,其他人也用不认真的东西来对付你。所以我们的生活充斥了摇晃的家具、开线的衣服、添加了化学品的食物、失灵的电器和不靠谱的汽车飞机火车。你那不合时宜的荣辱观会在感情中发作,所以你也不会很认真地恋爱——被抛弃是多么丢人的事啊。就算不觉得丢人,对他/她那么好简直就是纵容,这么算起来就亏大了。退一步说,认真的人才是会感到痛苦的那个哟,你看游戏花丛的浪子从来不会被伤害。所以,连爱情都不用认真的,中间只不过充斥了暗战和计算,这就是盈亏和荣辱的计较。生发联想开来,一个不认真的人,必然遭到不认真的世界的反噬。从这样一个小小的调侃句子开始,你对自己都不当一回事,那么还有谁会真正尊重你爱护你?
《爱江山不如爱姑娘》
我觉得,人到中年,培养点心的爱好是非常可行的事儿,无论是手工、厨艺、花鸟虫鱼或旅行,都是过了拼搏阶段的舒缓岁月,可以用来寻找生活的真味。没事你说你练出一张出租司机的嘴,有什么用啊?!
《你也许觉得这是荒芜》
反正人生这条路,终究要靠自己来走,能有价值观相同的伙伴一起走,那不要太幸福,就别一边走一边吐苦水鞋子有多磨脚包袱有多重了。能一起看风景已经最好不过。
《对着墙角只能画圈圈》
我们的错误在于经常把自己或世界想象成一个静止不动的靶子,理所当然地认为“我应该怎么做”、“我不能怎么做”、“我要做一个如何如何的人”.......这简直就是把自己堵在一个墙角里展望世界,看出去的无非是三条直线组成的死角,痛苦不已。
人总是会变的,谁年轻时都有幼稚的时期,那时候要的东西和现在体会到的未必还完全不一样。就是算一年时间,也有四季更替,你夏天的时候要画扇和空调,冬日要红泥火炉和轻暖皮裘,那你怎么就那么肯定你一生要走上一条什么样的路呢?难道不随时进行修正吗?难道你是学会计的就不能玩摄影吗?难道你已经失身那个男人就要一辈子嫁鸡随鸡吗?我们都在人生这条河里,你只能顺流而下,看不同风景。假如你一直念叨轻舟已过万重山,就很容易错过浩浩汤汤纳千派。此外,二十岁的世界观怎么能指导三十岁、四十岁呢?你现在烦恼的事情,往往很难由没有经历的同龄人和经验爆棚的过来人指导呢。只能以开放心态迎接一切未知。
不拒绝,不判断,不自封,不画地为牢。这其实最难做到。这也需要阅历。这是世界和连锁的关系,也是墙角和天空的关系。所以,我们总说百无禁忌,这不是叫你胡来,说的正是这样一种心路历程。想做什么就去做,失败了也并不意味着什么。什么时候你拥有随时变卦翻脸的权利,也能支付得起那种成本和代价的时候,就活得舒服多了。
《一眼望得到尽头的人生》
低级职位总是这样,让人看不到上升的空间。而如果连这样的职位都做不好,你想要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恐怕来得更加困难。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只要你够上进,即使是玻璃天花板也可以打破。以今天的阅历回头再想象,如果那时候不离开事业单位,现在过得没准也很丰富多彩;但如果那时候不离开,也不会有今日今时我的存在。
所以,你其实永远想象不到未来的生活会怎么样的。
最简单的职业原则其实是这样的:无论这份工作是不是你想要的,无论你是否看得到那人生的尽头,当你走的时候,有人无比惋惜地挽留你,那么,你的未来总会如愿的。
《用来幻灭的后半生》
好吧,我们多数人都是在二十四岁到三十岁之间经历了一次全面推倒的人生观幻灭过程,只不过每个人的勾兑比例略有不同:有的人保留的单纯和美好多一些,有的人则欢快地迎向最世俗庸常的新天地;有的人还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的人倒觉得无所不用其极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都是那种亲手杀死林黛玉,恨不得变身薛宝钗的,但据说最受男人欢迎的其实是袭人。同理,金庸小说里最受欢迎的不是黄蓉也不是周芷若,男人们最爱的是双儿。那么你到底想变成谁?
你的现在是由你的经历决定的。
《人生感悟和人情世故》
对于有悟性的人,我有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他们柔软灵活,对生活充满兴趣和好奇,非常善于举一反三,你和他们在一起不会觉得无聊。并且真正的悟性可以让任何事变得事半功倍,并不会像想象的那样耽误正事儿。说到这里,我再次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取向,是以“有趣”为第一标准的,这种标准虽然不太能登大雅之堂,但若真可以作为标准,那么无疑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玩些。而那种干巴巴的不好玩的世界,总是充斥着拔高过的哲学命题和理论,言必谈责任感和“这个世界会好吗”那样的巨大发问。
你连基本的人情世故都还没搞明白,何必奢谈人生感悟呢!
现代人的寂寞也是自找,因为实在是懒到毫无诚意。
《动物本能》
所以,身上还保留了动物本能的人类实在是很强大。他们绝不会掩盖和压抑自己的欲望,反而是尽力去实现它。一切矫饰都不能忽悠真实诉求,一切主义都要倒在自我意识之下。这种人其实蛮可怕的,因为他们除了本能之外什么都不信;但这种人现在也越来越珍贵了,那是因为能保持独立见解、不被左右的人生态度在当下也实在稀缺。
《万物皆有裂痕》
Leonard cohen在Anthem里面唱了一句歌词:“there's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翻译过来就是——“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的地方。”我觉得这是形容世间所有男女之事的最好注脚。没有哪段感情是完美的,总有这样那样的缺陷,甚至不堪。但这些支离破碎的裂痕之处,可以透过人性中最基本的光芒。不要急着修补,好的关系和感情并不是一个严丝合缝的涂抹矫饰过的物体,而是让更多的光透进来,照耀彼此。
《带一束花回家》
“你让我一个月薪3500块的人保养皮肤你知道不知道一瓶面霜多少钱?”、“连房子都买不起还研究家具呢”、“高富帅都爱白富美,我们哪有什么机会啊”、“真爱是一定存在的,但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不可能存在啊”.........
但我总是想,如果你想变美,想找到真爱,哪怕是想发财,你想成为你也许不可能成为的人,你想看看自己的人生到底有多精彩,这些想法都会狙击你的梦。虽然谁也不能保证你努力过就能得到这些,但总比自贬来的好太多了吧。
现实虽然沉重,但诗意永远会让它变得不一样,这是身为女人不能缺少的元素之一。每当我听到那些故事心情就会好很多:一战时期,物质紧缺,女人们会把小腿涂上颜色,假装自己是穿着长筒丝袜;二战时期,经济低迷,巴黎女人会仔细盘算,从买面包的钱里抠出一个硬币带一束花回家。看《飘》的时候,看见郝思嘉摘下窗帘做了一身礼服,我也会会心微笑。——现实和梦想,和你想要的人生,从来都不会冲突好吗?
生活有一万种变好的可能,但如果你坚持苦逼思维方式,那么就一辈子都好不了。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拒绝美好的可能。
《绷紧的美和放纵的爱》
绷紧的美是一种高强度的自律,确实辛苦。但恰好证明了一点:一定是爱自己在最先,胜过爱任何人。对爱的尊重、对爱人的尊重恰好折射出对自己的尊重。她们会觉得,为什么出门要把自己收拾得很美丽给外人看,而爱人只能看到自己不修边幅披头散发的样子?为什么你可以重视不相干的人对你的观感,却因为那人爱你,便可以在他面前放纵而不讲究?
《别等没人爱你时才变好》
所以女友们,对其他痛苦的女友表示适当的照顾和安慰就足够了。如果纵容她这么下去,就是把她给惯坏了。她会以一种永远走不出悲苦的状态存在你的生活里。我的那个失恋的女友,到后来大家都怕了她。因为每一个电话没有一个小时就挂不断,每一次聚会肯定以反复重播的悲剧故事作为开始和结束。这时代谁还没有自己的困顿,但不负责任地放出去要求大家都围观并且施以援手,那就太赖皮了。
后来一个直性子的女友说:“你差不多就行了吧,大家越劝你,你越难受。非要等所有人都烦了,没人理你了,你自己才臊眉耷眼独自好起来,那有意思吗?”
《大俗蛋中女价值观》
人生是有辛苦,但那辛苦是需迎头克服的,绝对不是自讨苦吃的,尤其是感情上,已经学会了不死磕一段无望的爱情,而是将关系保持在某种正常和舒服的状态里。因为已经有经济基础,更愿意享受生活,从买漂亮的外套和皮包变成了买舒服的内衣和昂贵的床单被罩。穿着打扮也好,为人处世也好,不再追求一鸣惊人或品味独到,要的不过是大方得体。至于要求男人如何对自己好,去琢磨怎么才可留住他的心,不如对自己提更多要求,努力、上进、持续学习这种词更多的出现在嘴边。
《心有猛犬,请拴链》
到我这种年纪,就觉得自律和克制应该是人类最大美德之一。那会让很多事有趣起来,并且和“百无禁忌”并无冲突。因为只有你经历了,就知道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去做的,但也会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自己不再需要什么;应该用怎么样缓慢并且美好的方式去呈现,而不是透支人生中的欢趣。
所以,你要肆意放纵人生,就要先学会收敛、自律和克制。从控制熬夜争取早起、到控制食欲减轻体重,到控制各种不甘心、嫉妒心、得失心等莫名其妙的妄念,都是一种尊重事实、遵循理智的成熟态度。就好比我们心中有猛犬,放出来可能伤人伤己,必要的时候,拴一条锁链,这就是一种态度,直到我们真正可以和内心和解、和平相处。
《上天梯,或滚下楼梯》
失恋这种事情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也没准就阴差阳错地分开了。所以,无论是你失去了锁链赢得了全世界,还是你失去了温暖爱护和买单王觉得地狱降临,那也都是正常事件,也是你成长的一个契机。是愿意登上天梯,还是滚下台阶,都由你自己决定。但那种闹自杀、玩绝食、整天哭哭啼啼诉衷肠、各种抱腿求挽回的局面也太不堪了。从来没有哪种折腾自己来赢回他人的招数是有效的。给自己留点体面,这比什么都重要。
你要承认,每个人的价值观确实不一样,但只要你选对了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路,走下去就是了,人生某个时刻还是需要有些偏执的,因为,现实和梦想,中间有时会有一面墙,绝大多数人很难做到推到它,或开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