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欣频——《秘密副作用》

(2012-11-13 12:44:42)
分类: 读书笔记

第一篇   正面思考不等于正面感觉

《10堂量子创意课》亦进一步指出:如果你正在你的梦想之途,现在就会有征兆告诉你——梦想不是未来的某个定点,而是现在就有沿途闪灯的征兆,如果你所设的梦想,在今天现状里没有任何对应的征兆,表示这条路的灯都还没打开,要不就是你又岔错路了,将来也不会发生。

所以当你把自己置放在你想要的状态中,你会发现不适合你新状态的朋友会自动离开,符合你新版本生命的新朋友、新机会开始一一出现。

我在《10堂量子创意课》提到这个例子:当你准备要去英国留学,而且你现在就已经活在那状态里了,你会自然而然开始留心所有关于英国的事,包括天气、新闻、旅游介绍等等。

 

没有所谓“正面”的人事物,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中性的、未被标签化的,你心情不同解读也会不同,而且在不同人的眼中也会有不同的定义。当有人认为正面,一定也有别人认为是负面,所以与“吸引力法则”无关,只说明你用什么心态、眼光看待世界。

 

第二篇  人们不知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于是“心想事成”就成了灾难

《内在的探索》提到:“当你感受不到自我价值时,你的内心会有一种空空洞洞的感觉,你会感到匮乏、自卑,只想拿外在的价值来填满这个洞,你会利用别人对你的肯定和赞赏来达到这个目的,你会以虚假的价值来填补这个洞。

我们带着一身的洞四处奔忙,却往往无法察觉到它们。我们通常只能意识到自己的欲望:我想要赞美,我想要成功,我想要这个人的爱,我想要这种或那种经验。欲望与需求一出现,便暗示着洞已经冒出来了......当你和某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时,你就会用那个人来填补你的洞,一旦那个人死亡或是关系结束了,你不会感觉失去了那个人,你感受到的是填补洞的东西不见了,感觉丧失了自己的一部分,因为以前被他填满的洞现在又暴露出来了,这就是你会那么痛苦的原因。

建议在设下梦想之前,先检视一下自己是否还有“因空虚而产生的欲望之洞”,请先让自己充实填满,把自己拉到生命的主轴,找到自己生命的本体,如此未来才不至于因无止尽地追逐欲望而失速偏向。

 

在爱的关系中修行,许多人总是期盼一次就来一个“对”的真命天子或真命天女,两人可以一起到老,但我们都知道,要等“直达车”通常要等比较久,但区间车很多,所以可以借着多搭几趟区间车,借着每一段关系,一段一段地往自己要去的彼岸跨进,每一个来到你面前的人,都是要带你往前再穿越一个障碍。

所以我建议别坐在车站里,等着不知何时到站的直达车,勇敢面对每一段感情,不要用“完美高速直达”的标准等待一个“完美的Mr.right或Miss right”,事实上也没有所谓的“完美爱人”,每一个来到你面前的人身上,一定都有你会喜欢的特质,去接受并享受这些特质,因为每一段关系都是非常宝贵、独一无二的旅程。

 

你究竟是为了健康而减重?还是为了别人的眼光,为了抓住伴侣的心而减重?

如果你是为了他人的目光标准而减,那么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会有个比你更轻盈的人,刺激你再继续减个几斤,或是会有个更清瘦的情敌出现,让你永远对自己都不满意,越减重,心情精神与健康状态就越不佳。

当你用别人的标准套在自己身上,就像削足适履,怎么走都怪。要知道你拥有独一无二之美,就像我们无法把百合花与玫瑰拿来一起选美,究竟是要比三围还是比胖瘦?大自然里没有所谓的“名模鸟”或者“名模花”,当你把自己跟名模的身材比,你永远都挫败,因为你把鲜活的身体当成工厂模块,随时都会有比你更符合标准的人出来替代你,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发挥你独有之美,只要身心健康,自信自爱,你就是最有魅力的人。

我很喜欢网络上看到的一句话:你只能做你自己,因为其他角色都有人了。

 

第三篇 你想要的 你现在身上就有

“现在的你”,早已藏好“未来的你”所需要的一切。你想要的生活质量与状态,你现在一定已经具足独立圆梦的条件,不需外求,你只需重新发现过去自己看不到的潜力点,消除通往未来的盲点,看到自己身上已经有的,完全不必外求。

要从“未来的自己”往“现在的自己”聚焦,往回看你的现有状况与机会,就能看到自己原有的条件中的新价值。

 

如果少了既高又广的视野,有些事努力是没有用的,如果在不对的地方努力,还是一样没有收获。

 

我们想要成为的状态,其实现在就已经是了,但我们自己看不到,只是忙着跟大家一起许愿,努力追逐。

 

只要你站得够高够远,就能看到眼前的“意外”其实藏有非常棒的礼物,一定有你目前看不到的正面意义。

 

生命绕了一大圈,才知道自己不必外求,只需待在原地就可享受自己想要的状态;换个视点自己就是伯乐,何必老在“吸引力法则”里像鬼打墙似的转个不停?

 

第四篇  你想要的,如果你现在身上没有,就算“假装”也吸引不过来

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你不喜欢自己现在的命运处境,就立即改变性格与个性,你必须知道,你是自己生命中唯一且最有力的决定者。

 

如果你现在没办法把生活过成你最想要的样子,你以后也不可能有机会去过你想要的生活。因为“现在的你”,是由“过去的你”的所思所行创造出来的,如果你不改变目前的思维与做法,你的昨天也不过就是昨天的重复。

 

印度心灵老师说:当你想要事情发生,你必须马上动起来。

 

我现在对于自己的梦想都不再是“思考”,而是当下决定,立即行动。

 

当你龙困浅滩,先不要老想着要逃到新的点、新的关系、新的工作.....如果你能在眼前这个极局限的环境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做出极好的成果,那么你到任何地方都可以发挥,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工作、主管、老板、父母、老师....绑住你的创意,一味消极地换环境。

 

先接受状况,把现况过成你最好的版本,最好的生活状态,好到你都不想离开这里。

我们要把今天过成是有生月以来最好、最精彩、最自由创意的版本。

 

我很喜欢一句电影对白:“我们往往高估十年后能做的事,却低估了一年内能做的事。”我们想要的生活,现在就把它实践出来,而不是贴在愿景板上成为退休后的遥远大梦。

 

如果你想吸引一个爱情伴侣,能给你金钱上、生活上、情感上足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你就必须现在就活出那样的状态,等到你真的能给足自己安全与幸福时,你就会明了:你渴求的状态,自己就可以完成;你想要的安定与幸福,与是否有爱人根本无关,因为你自己就给得起,而且多到可以分享给别人,爱人只是来分享你的幸福,而不是施舍给你幸福。

当你了悟只有自己才能原创出你内心需要的东西时,你的独立且丰盛的风采,才能吸引相同频率的人事物来与你共振,而不是一起索求、一起匮乏。

 

当你想要梦想成真,其实可以不必通过“吸引金钱”,而是以你现在已有的最高价值(如某项才艺)被看到,吸引别人来等值交换你梦想的事物。

 

第五篇  你的许愿,会受限于你的想象力不足

顶尖创造者与普通追随者的差别只在于想象力与执行力,我们只能想“能想得到的”或是“敢想”的,我们无法想象那些“自己想都没想过的”或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人事物,想象力往往受限于我们过往的生活与学习经验,你有限制的脑袋只能吸引或是创造出有限制的人事物。

 

第六篇  丰足吸引法则:当你不再需要吸引任何东西的时候,你原来需要的人事物,反而倒过来需要你。

直到我不再为钱焦虑,不仅知足当下,还舍得把钱无担忧、无顾忌地花出去,当我不再“需要”钱的时候,钱反而开始大量流向我;当我已全然独立、自给自足所需的一切——爱、自信、幸福、丰盛....我有足够的安全感所以不再“需要”谁的时候,那个以前自己害怕失去的人,反而打死都赶不走;当我具备智慧之眼,能从日常平凡无奇的生活点滴中随时领悟,就在我不再需要书给我任何启示、任何解答的这个时候,反而很多出版社把书寄来邀我推荐。

 

我这几年深深领悟到,唯有不害怕失去爱情,你才能对爱人说真话,拥有真实的爱情;唯有不害怕失去友情,你才会对好友说真话,拥有真挚的友情。同理可证:唯有不害怕失去金钱,你对钱有真实不虚的认知,你才能拥有不匮乏的丰盛生活。

 

因为我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让自己处在非常好的振动频率状态,这状态会让身边的人感到舒服,大家就会想围过来亲近,而我只需把我好的振动频率感染给其他人,把不好的情绪自己利用独处静心时化解掉。我身边的人不会找我诉苦,因为他们可以跟我一起,瞬间以高视野看透问题症结,不需要我倾听对方两三个小时的抱怨与情绪垃圾,我也不需要一一为他们解决琐碎的问题,对方云开见日,我也保住所有的时间与好的生活质量,这样对双方都好,而不是泥菩萨过江,两个人都一起被坏情绪拖下去。

 

当你真的充足,不再需要吸引任何人事物的时候,你以前需要的反而倒过来帮助你,流向你!

 

这几年我从自己以及身边友人的实例中体悟到:当你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等到你已经可以退休时但却不想退休;若你在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你很想早点儿退休却没办法退休!一步之差,天地之别,所以请尽早点儿调回到自己的生命源头吧!

 

第七篇   越努力只选择“正面”,对等的“负面”就直接进家门,躲都躲不掉

有负面情绪是非常非常正常的,只有认出勾住你负面情绪的心灵宿疾,并彻底经历负面情绪才能释放它,拔除它,这样的蜕变就会为你带来全新的质变,这个比你硬去转成正面情绪更有力量。

 

一位印度心灵大师说过:当你感到不幸,那只是因为事情没有适合你的欲求,事情从来不会适合你的欲求,它们不可能如此,事情只会按照它们的本性走。当你了解生命的相反两极交互作用的韵律,你就会停止要求、停止选择。

 

第八篇  不判断、不选择、不惯性反应、正负全然接受;在两极之上才是创造的源头

如果其他的某人能够使你快乐和使你不快乐,你就只是个被别人掌握悲喜的奴隶。

 

《名望,财富与野心》说得很清楚:痛苦源自我们的选择,喜乐来自我们的不选择,当你赞成某些东西或是反对某些东西时,你已经把存在一分为二,你已经做出了选择,选择就是地狱,不选择才能从地狱里解脱出来。不管发生什么事,就让它发生,不要做出你的选择,无论迎面而来的是什么,欢迎它,有时候来的是白天,有时候来的是黑夜,有时候来的是幸福,有时候来的是不快乐,当你保持在“不选择”的觉知里,单纯地接受所有一切的发生,你的生命将会开始出现超越正负、比这两者更高的东西,这就是“实存”。

 

第十篇   生命蓝图高于创造法则之上

这些生命中的挑战,特别是非常重大的挑战与考验,与你是正面或是负面无关,与你是否有能力创造新版人生无关,关键在于你学会了该学的人生功课了吗?

 

例如:是否能从生病中学会爱自己,从身体残障中学到凭脑就可以天马行空般地自由驰骋;从财富大起大落中辨认出何谓真实;从死亡与分离中学会爱与珍惜。

 

每一个体验都弥足珍贵,得到与失去,成功与失败,健康与疾病,富裕与贫穷,自由与囚禁,奋斗与享乐....两极你都体验到,这才是人生的圆满。

 

我很喜欢《香草天空》(Vanilla Sky)中的一段对白:“每一分钟,都可以是改变一生的关键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