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书伍——《将才》

(2012-06-12 11:47:13)
分类: 读书笔记
  • 维持一个“成长而不紊乱”的成长步调。
  • 让钱主动来追人的方法,便是努力不懈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 我一直认为自己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花同样的时间积累比别人更多的工作经验,而经验要积累得快,除了比别人更努力工作之外,似乎找不到其他的方法。
  • 两个原本条件相当的年轻人,十年后的能力、经验以及相对应而来的工作成就,却可以大相径庭。
  • 由于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而时间流动的速度又无法加快,因此大部分人都将经验的问题丢给时间去解决,认为随着时间流动,经验自然会跟着增加。但如果一个年轻人懂得善用自己年轻的本钱,投入更多的心力在工作上,便能突破时间的限制,更快速地积累经验,在同事的竞争当中,脱颖而出的机会也大为增加。相对的,许多年轻人因为拥有年轻而意气风发,这样的朝气蓬勃固然不是坏事,但是许多人却因此认为来日方长而可以恣意挥霍,每天悠哉度日,不知不觉地已经在同事之中逐渐落后,等到察觉出来而有心追赶时,却已经落后一大截了。一个人之所以会落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下场,大多肇因如此!
  • 所有的机会都是给有实力的人,也只有实力强的人,才有机会成为最后的赢家。因此建立实力、培养实力,就成为所有事情的核心,也是任何人都应该要积极修习的课程。
  • 不能因为还没有看到机会,就磨蹭度日,应该要全速努力,才会搭上最早的机会之车,比别人早一步成功;也不要奢望没有实力,还可以取巧地莽撞上车,因为没有实力,机会就是别人的赛局,即使勉强上车,到底还是会半路出局,而且遍体鳞伤。
  • 愈专业化的东西、愈有价值的能力,学成的困难度愈高,必须投入的时间也愈长。当你需要比别人高一等的实力,就必须比别人更有耐心去历练。有的人耐心只能持续三个月,他就只有三个月能历练成的能力;有的人可以耐心熬上五年,就有五年才能历练成的能力。
  • 其实,生活当中的许多事物,我们追求的往往不是复杂,而是简单。
  • 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而产生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可以说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
  • 自卑心的存在可能是件好事,也可能是件坏事,就看个人如何去驾驭自卑与超越。每个人都应该以坦然的态度面对自我内心中的自卑情结。
  • 职涯成长的特性,在于职位的提升或能力的增长并非与时间成直线型关系,而是呈现S型曲线关系。
  • 一般而言,职涯的第一个十年通常是接受各种历练的阶段,第二个十年则是借由先前打下的基础加以应用发挥,同时独立性逐渐提高。约莫二十年之后,一个人才能积累足够的能量、能力与经验,得以独当一面。纵使一个人的资质极佳,学习速度较快,这段时间也无法压缩得太短,因为人的成长并非仅是知识的获取,还包括了心智的成熟与人生经验的积累,而这些都需要足够的时间。
  • 优势不是能力。优势只是“单点突破”,顶多是起步时的有力筹码。但是能够持续维持领先,必须具备能力,而且是多方面的能力,才会扎实而长期有效。更何况,能力和优势的最大差别,在于能力是要经过努力、相当时间的磨练,才能打造出来。它通常是因为遭遇了某个困难,才会激发人去思考解决方法,并经由尝试的过程,从中摸索、体会出一套真正能解决问题、困难的方法或技能。
  • 事实上,在某一项专业里,几乎有80%都属于常识。该领域里的每个人会,只有最后的20%,才是真正的知识。而一个刚入行的新人,很可能头两年所学到的都只是该行业的常识。但是有的人在学到了业内的常识之后,却误把常识当知识,觉得自己已经懂很多了,已经是专家了,不知不觉中开始自满,停止了持续钻研成长的脚步,能力因此不再提升。这是许多人学习上常有的迷茫。
  • 光靠常识的人,犹如只有一招半式,应付一般性的运作尚可,有时也可以运作得很熟练。但是,针对每一次应用时可能会遇到的细微不同,却不见得能精准地拿捏每个环节该使几分力,该如何变通,执行起来也就容易有隔靴搔痒之憾。好像做了,却又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如果不能破除这个学习上的迷茫,一个人将永远无法掌握专业上的精髓,即使经过很长的时间,能力依旧停留在初学者的层级,此时再来一位新人,只要稍加训练,就可以很轻易地把他取代掉。
  • 能力的内涵其实包含的三个部分:专业知识固然是其中之一,但除此之外,还包括执行、处理事物的方法与经验(即“执行能力”);以及学习、反省检讨的能力(即“学习能力”)。
  • 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对于一件事物从“不会”到“会”,再到“熟”,进而提升到“精”、“通”,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即使已经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也还有更大、更多的领域等着去学习,没有尽头。而每一次登记的提升,都有更多不同的条件必须具备,而非随着时间的进展就能自然地升级;而且, 愈往高的等级,其升级所需的学习过程也愈为漫长。因此,一个人的能力可以提升到哪一个等级,是否会在中途便停止了,取决于此人是否清楚认知到这一能力提升的过程与所需条件,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动力与耐心去学习。
  • “学习”要能够扩大效果,必须要习惯不只是看东西的表象,而是看东西的本质。
  • 建议大家干脆锁定与职场相关为唯一的连结标的,因为职场占据大家最多的时间,也是获得经济报偿的主要来源;当你将所有的阅读的讯息都连结到与职场相关,一则增加知识被利用的机会,二则加速你对职场工作的透彻了解,因而也让自己愈快获得丰厚的经济报偿。
  • 只能回答说“公司规定”者,假若不是官僚心态,明知而不答,肯定是自己根本不了解,只能用“公司规定”来搪塞。这一现象,反映了这类人“不求甚解”的处事态度:凡是不去推敲背后的缘由,只会“背制度”,而不是“理解制度”。
  • 时间也是一种成本。
  • 看待无法理解事物的正确观念,应是先接受,通过“做中学”,一边做一边理解。当别人要求你做某件事或该去注意某件事时,应尽力去理解其说明;假使未能通透理解,也应该先“照着去做”,一面做一面去体悟其道理,一面体悟再一面对比、提问。只要用心,必能在做的过程中,悟透大部分的道理。否则,因为大部分的事物都未经历过,岂不是好多事情都不能做、不必做;如此一来,个人将无法扩增历练范畴,组织的政策也就无法推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