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彼得•巴菲特——《做你自己》

(2012-05-24 12:36:27)
分类: 读书笔记

    沃伦•巴菲特鼓励彼得:“如果你想人生多彩多姿,就试着学所有感兴趣的事。”他激励彼得多审视自己的内心,寻找自己的热情所在。同时他也理解找出热情所在是一个辛苦又玄奥的过程,需要很大的自由空间,父母若施加压力只会适得其反。

                                                                                ——李开复

    生活中我们总是把事情搞砸,但如果因为怕失败就选择最安全的道路,那么人生的乐趣就会大打折扣。

                                                                                 ——杨澜

 

  • 人生由你打造,如果我们希望自己尽可能生活得充实、多姿多彩、有价值,那么我们就应该尝试什么都去学学,不只包括必要的谋生技能,还包括专业以外的无数知识。
  • “普通”就是一个人有绝佳的机会来充分展示自己的人生。
  • 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就是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 有些人认为,良好的工作态度就是每天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即使他对这份工作毫无激情,甚至心生厌恶。按照上述思路,单纯的努力、压制自己的喜好和时间上的付出,都算得上是基本的美德。但是对不起,这不是美德,这根本是在自虐。换句话说,这反而是惰性和缺乏想象力的表现。如果你是这样一个工作狂,为什么不腾出一些时间和精力,干一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呢?在我父亲看来,良好的工作态度,首先在于勇于发掘自我。当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时,即使异常艰辛、劳苦,你仍然可以在工作中享受乐趣,甚至是产生一种神圣感。
  • 极度的体力消耗可以促进内啡肽的分泌。
  • 我父母的目标非常明确,他们希望我们兄弟姐妹都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并用尽所有心思和力量去追求,这样我们才可以拥有自己的生活,在所做的每件事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迹。
  • 母亲总是让我多看看这个世界,靠自己归纳出心得,而非采取长篇大论的说教。
  • 我们只能尽力帮助别人,但无法确知到底能帮多少,如果坚持索要结果或为了得到他人的感谢,那么这就不是善行,而是自私。
  • 自我认同——使人在人任何情况下都无所畏惧。
  • 如果只是对不如你的人表示同情,那么这不是真正的同情。同情应该针对你能够给予帮助和理解的每一个人,即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 你生活的起点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最后你抵达了哪里。
  • 我的父母从来不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相反,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的不断教导是,我们可以成为心中想要成为的人,我们应该追寻心中想要追寻的梦想。
  • 做家长难,做孩子也难,他们都无法扮演一个完美的角色。关爱孩子的父母总是希望插手孩子的成长,有时候难免会干涉过多。孩子们经常会对大人们的干预感到恼怒,即使他们自己的决定是错误的,这就是人生啊!
  • 要相信自己无需被生活挤压,可以通过更开阔的视野来支配人生,而不是自我蜷缩到一个预先设定的缝隙里。
  • 人生的志向往往神秘莫测,极少有人能够沿着直线靠近它们,也不会有人在找寻它们的过程中一帆风顺。
  • 技艺的练就没有捷径。
  • 有多少东西需要学习,就需要多少老师,老师是数不胜数的。
  • 只有把基本功练扎实后,你的想象力才可能有质的飞跃。
  • 通过明确什么是我们不想做的,来简化选择。
  • 不管我们的喜好、才能和性情有多错综复杂,各种因素总会有一个交汇点。只要我们有耐心、眼界开阔,或许还需要点运气,那么我们一定会找到那个交汇点。我们真正的志向,会在那个交汇点上静候我们的光临。
  • 没有人希望当列车渐去渐远,自己还在站台上游荡;也没有人希望在供给短缺时,自己会落得两手空空。
  • 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一切事物都在加速前进,我们似乎把自我反省,看成了一种已无力消受的悠闲和奢侈。我们被一种害怕落后的恐惧所驱赶,不敢给自己时间放慢脚步进行思考。
  • 好的决策是需要花时间的,他们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不是一时冲动。我们要有足够的自我认知,去审视自己的内心,甚至是花上一点时间去静坐。在一个忙碌的年轻人看来,这种静坐似乎是在浪费时间。但我想说的是,中途停下来自省永远不会是浪费时间,这是一种对时间的投资。我认为这是一个人所能实现的最有价值的投资。
  • 我从父亲那里得到的财产并非巨额,但远远高于大部分开始新生活的年轻人。拥有这样一笔财富是一种特殊待遇,也是一份不劳而获的礼物。对此我心存感激,如果我一开始就面对必须自己谋生的压力,可能就无法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可能会坚持做音乐,但我会先在录音室找一份差事。然后谁知道呢?我可能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在音乐业务方面更加精明,起步更早。也可能会建立了广泛的人脉,从而对我的职业生涯起到助推作用。很多事情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如果当初选择了另一条路,会有怎样的结果。
  • 你不能复制一个人或一段经历,你不能让夕阳或爽朗的笑声精确重现。你甚至不能重新找回悄悄溜走的一个生活瞬间,浪费的时间也会一去不复返。因此,时间比金钱宝贵得多。然而,从人们的生活方式来看,似乎是金钱比时间更加宝贵。好像对于自我的认知和完善即使推到明天或明年都不算晚,但钱必须今天去赚。仿佛梦想可以等待,但薪水不能等待。
  • 其实很多人没有把自己需要什么和自己想要什么区别开来。我们想象自己需要的东西越多,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反之,我们的需求越少,也就能越多地享受自由,控制自己的时间。
  • 遗憾的是,很多人不善于过简朴的生活。或者说,如果必须节衣缩食,他们会认为这是一种侮辱,一种强加于人的惩罚。但我觉得,对于青年人来说,简朴的生活可以考验我们的智慧和心境,并恰当地将我们的视线从“物质”转向人和领悟中上。它不是灾难!
  • 获得回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我们生活中的悬念和乐趣,我们感觉自己在进步,在获得能力和知识,我们在金钱、职业发展或各式成就感正因自己的付出而得到回报。不管我们对成功的定义是什么,它都是一点一点显现的。
  • 要相信美好的东西会以其自然的节奏出现在眼前。如果认为自己可以迫使节奏加速,那是一种傲慢愚蠢的行为,我所能做的只有做好准备。
  • 世界向我们发出的每一项挑战,都是磨练自己技能的一个机会。
  • 如果人生由我们打造,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人生生动而真切,那么我们必须接受的事实是: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还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既然我们不能消灭错误,那么我们不妨拥抱它,原谅自己犯的错误,最重要的是从中汲取教训。
  • 每一天我们都会对世界多一份了解,也会对我们自己的心灵与精神多一些感受。
  • 为什么要接受一份不是你真正喜欢的工作?为什么要让自己不快乐呢?
  • 也许更快乐的人,是最能与生活步调合拍的人——能够承认、尊重并尽情地享受已经实现的愿望。
  • 他在过他想要的生活,这中生活是他自己的选择。创造并安于这种生活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不得不面对自己的矛盾心理和不安全感。他不得不正视来自他人的期望,并不得不为此付出物质和情感的代价。
  • 重要的是我们拥有相同的心路历程,重要的是我们都在追寻各自的激情。我们都在全力追寻自己选择的人生。
  • 我们认为成功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 正确的衡量标准不取决于我做了些什么,而取决于我如何做。
  • 如果父母热爱他们的工作并且乐在其中,那么孩子就会看到工作本身的价值,而且更易于寻求和发现自己的激情所在。如果父母不热爱或不尊重他们的工作,而只是将其看作是通往财富和地位道路上所必须经历的磨难,那么孩子也会吸收这种思想,这往往会给他们今后的生活,带来很多烦恼和挫折。
  • 怀疑自己道路的正确性,不等同于有意愿和勇气离它而去并重新开始。需要不断的自我反省。但人生是由我们自己打造,这是重大的挑战,却蕴含着无限的机遇。
  • 于是,我在迈入50岁大关时,发现自己的生命中萦绕着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跟每个人的人生一样,我的人生既有改变也有坚持。无论是10岁时的我还是30岁的我,他们都是同一个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关注范围已经逐渐向外扩展。在经历了更多岁月以后,我对自己的需求思考得越来越少,因为年轻时那些困难和决定性的工作已经大致完成,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志向并已全情投入,我已经证明了自己需要证明的东西。我现在关注的是不断继续扩展音乐和慈善的边界,从而使我能有更多的东西馈赠他人。
  • 我们比想象中的强大。
  • 我们在需要勇敢之前并不知道自己有多勇敢。
  • 我们可以战胜一切困难,甚至那些自己尚未遇见的困难。
  • 是什么让我们能够利用这些勇气和力量,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是全情投入、勇敢和塑造自我生活的决心。
  • 随时随地保有一份感激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