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的小组学习氛围
(2016-07-29 16:26:18)| 分类: 课题研究 |
榆次区太行小学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学习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他有以下几方面的要素:积极的互助支持配合:分工合作中承担个人的责任:组员间的互相尊重、沟通与评价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性质,灵活的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1、精心分组,合理分工
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组。分组时,教师要从各组成员成绩水准,能力水平性别兴趣性格家庭背景守纪律状况等各方面考虑,是之成为一个异质且又相互依赖的功能团队,组内有层次、组间均衡。在各组内,根据不同学生的特长优势分配工作,利用好学生带动差学生,做到互助互补。
2、制定班规,保证小组活动的顺利进行。
分组后,教师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班规中增加相应的条款,明确小组职能,以确保学生的小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条款具体内容教师应根据自己所在的班的实际情况灵活把握
3、宁少勿滥,抓住契机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为了课堂学习形式的热闹。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精心安排,不必要的和不适合的内容尽量不安排。因为并非所有的学习活动都适合于合作情景,而要把学习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学习不可能是万能的,一般来说,教简单的学习任务,只需要个人独立自学或开展全班教学即可;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任务,可是采用不同的合作学习方式
4、教给知识,培养素质。
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否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5、及时指导,评价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指导和评论是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保证。教师的指导必须讲究时效,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一手包办:既不能过早介入也不宜干预过晚。教师应以一个平等的合作者身份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点燃他们具有求异特质的思维火花,指导他们掌握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帮助他们学会倾听和尊重不同意见。
6、创建良好的心理氛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