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yjjx027下塘小学《走向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校本研训项目方案

(2015-10-04 23:07:09)
标签:

教育

分类: B6有校本培训计划和总结

No. yjjx027

 

 

永嘉县中小学(幼儿园)校本研训

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下塘小学《走向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校本研训项目                  

项目负责人:                             雪                   

 

项目团队:       陈丽芬        周琼娟     郑淑宁         

 

学校负责人:                            节                 

 

申报学校(盖章):     永嘉 县 上 塘 下 塘 小 学     

 

申报时间:           2 0 1 5       9   25日           

 

 

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制

 

 

校本研训项目实施学校(单位)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

永嘉县上塘下塘小学

负责人

胡忍节

学校地址

上塘镇下塘桥头村

联系手机

13968995108

学校荣誉

 

温州市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一类达标学校

2012学年永嘉县校本培训博客考核优秀单位

2013年绿色学校

校本研训项目方案研制

项目名称

走向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 

开始日期

2015.9

结束日期

2016.6

培训学时

24

参训对象

全体教师

项目负责人

胡海雪

行政职务

教导主任

办公电话

057757676217

手机号码

13968978455

教育网号

678455

电子邮箱

307132064@qq.com

团队成员及分工

组长胡忍节:指导兼顾问

副组长胡海雪:负责调研与理论研究及方案的整体规划

组员陈丽芬、郑淑宁、周琼娟三位教研组长:负责小项目的具体实施

组员其余教师:实施与资料收集

研训项目方案(可加页或另附)

:项目背景

政策分析

温州市教育局在2013年下发了《关于开展“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的实施意见》,20151月又出台了《温州市中小学“以学为中心”课堂评价标准(讨论稿)》。根据教师校本培训形势的发展与县教师发展中心的对教师校本培训项目制的要求,在强调以学论教的时代背景之下,课堂观察应该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更深入地去理解学生的学习。因此,我们倡导建立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

学校现状

我校目前有70名教职工,名师数量不多,但我们有一群踏实肯干的教师队伍。一直以来,教师工作比较忙,对校本培训积极性大多数教师不够高;教师们追求职称,职称评到手,教研不搞了;教师个人竞争性强,合作积极性不浓;平时教研形式太多,实效不够;教师们课改意识不强。

教师需求

在坚持探索和推行新课标中,很多教师急需更换教学理念,更改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切实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但苦于缺少一个课改领航人,缺少一个课改研究团队,缺少一种理论的指导。研究学生是教师教学基本功之基本。过去,人们往往从教出发来理解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认为教学基本功的内容指的是语言流畅、吐字清晰、板书美观、内容科学等。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我们自觉地从学生发展的立场出发,重新建构“教学基本功”,而深入研究学生也就必然成为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基础。要促进学生发展,就要到学生中对学生发展的真实需要和实际状况进行比较科学的调查研究,这正是一线老师所缺少的技能,亟需培养。基于此,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和指导,是课堂变革的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

研训主题

以课堂观察为抓手,走向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

研训目标

通过培训更新教师理念,形成以“学习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建构课堂观察模式。

研训模块或内容

一、 专业引领

1.  邀请专家指导、评价、讲座

2.  校内优秀教师的经验分享

3.  校际间教学联谊,名师指导

二、 同伴互助

1.       小组集体备课

2.       小组公开课

3.       小组经验交流

4.       小组评价交流

5.       小组读书会

三、 自主研修

1.       教学反思、观课议课稿撰写

2.       论文、案例、课件制作等

3.       关于课堂教学读书体会的撰写

校本研训项目具体实施过程安排

序号

研训模块

研训具体内容(含主讲人)

研训方式

研训时间

目标达成检测说明

参训对象

认定学分

1

专业引领

胡忍节《以人为本 和谐自主》讲座

讲座

2015.921

目标提升教师理念,检测讲座幻灯片、活动照片、签到册

70

2

2

同伴互助

各教研组长分头学习和落实温州市各学科新常规,学习讨论温州市学为中心课堂评价表

集体研讨

2015.925

目标提升教师理念,检测活动照片签到册

70

2

3

同伴互助

各备课组开展“以学习为中心”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

2015.928

目标提升教师理念,检测交流稿、活动照片、签到册

70

2

4

公开课、讲座

陈光超书法课堂、郑淑宁和缪秀素英语课堂引领以学习为中心模式构建的思考

上课评课

2015.10.4

目标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展示引领,检测教研活动签到册和活动照片

70

2

5

公开课、讲座

上塘学区引领名师来我校对9位新教师进行调研,各教研组参与进行课堂观察

新教师调研,观课议课

2015.10.7

目标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名师团队引领,检测教研活动签到册和活动照片

50

4

6

集体备课

各备课组以备学习为中心的学案和课件,进行课例打磨,检测数据变化

集体研讨

2015.10.13

目标为课堂观察的展示开展相关工作。检测备课活动签到册和活动照片

70

4

7

公开课

城东与下塘小学开展以学习为中心的语文课堂观察教学联谊

观课议课

2015.11

目标开展课堂观察模式活动,检测教研活动签到册和活动照片

50

4

8

公开课

各教研组每位老师开出基于一课研究的试水课

观课议课

2015.11

目标开展课堂观察模式活动,检测教研活动签到册和活动照片

70

2

9

自主研修

各备课组开展课堂观察读书交流活动

小组讨论分享

2015.12

目标提升教师理念,检测教研活动签到册和活动照片

70

2

10

专家引领

邀请金林朝、南欲晓等老师做关于课堂观察的专题报告

 

讲座

2015.12

目标提升教师理念,检测教研活动签到册和活动照片

70

4

11

公开课

邀请数学高端班成员展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

上课评课

2015.12

目标提升课堂观察模式的有效性,检测教研活动签到册和活动照片

50

4

12

同伴互助

课堂观察模式的初步构建总结性研究

集体座谈

2015.3

检测教研活动签到册和活动照片

70

2

13

自主研修

案例、论文、课题的撰写

写作

2015.5

检测教研活动签到册和活动照片

70

2

合计

 

 

 

 

 

 

36

评价考核

对参训教师的评价

自主选择,但必须满24学时。主动积极参与培训讨论,认真完成作业。根据培训出勤情况、任务完成质量等因素评出校级优秀校本培训个人,并给予5分的绩效奖励加分。

对主讲教师的评价

培训活动内容具有引领作用,有理念和实践相结合,可操作性。每次活动由参训教师进行评价,每学年评出优秀主讲教师,并给予5分的绩效奖励加分。

对项目组织的评价

要有签名、拍照、上传博客,填写参与人员对活动的评价表;完成方案中预设的各模块内容

项目实施具体策略

本项目实施的具体策略为:由教导处制定活动方案,各教研组、备课组组长督促并完成具体实施,完成个人研修、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校本研修,让教师通过阅读、实践、反思快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     学校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

2.     每一次活动安排主持人或主讲人

3.     先发布培训活动时间、地址、参与人员、内容等

4.     参与培训人员与主讲人要互动交流

5.     学科组建校本培训学科指导小组,具体管理本组事务

研训师资队伍简介

金林朝:上塘中学课改名师

南欲晓:县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永嘉县名师

张玲飞、李微琴:温州市骨干班主任

周琼娟:县教坛新秀

胡笑苗:县教坛中坚

研训经费来源及使用说明

 

研修经费来源于学校公用经费,主要用于老师外出学习研修和资料印刷等。

 

 

其他补充说明

 

 

 

 

学校承诺

 

承诺:本人谨代表我校同意并全力支持该校本研训项目方案申报与实施。 如同意申报与实施本项目方案,请将划线句子抄录空白处:

 

 

 

 

 

 

 

 

 

 

 

 

 

 

校长签章:

单位盖章:

20       

 

http://s14/mw690/002JKiRSgy6VWORhcvP6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