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60年浔洄小学面临撤并 48名坚守师生喜忧参半

标签:
转载 |
我市启动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一批“麻雀学校”将逐渐消失—— |
60年浔洄小学面临撤并 48名坚守师生喜忧参半 |
村民外迁中心城区居住谋生,学校生源锐减;如并校后师生将面临交通、生活费用增加等现实困难 |
核心提示: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坐落于汕头市区的南部——浔洄老村,作为该村唯一的学校,它成为村里学童泛舟学海、告别蒙昧的知识启蒙地。在其最兴盛的时期,曾经有500多名学生,随着一届届学童的毕业离校,如今它只剩下37名学生和11位老师。在市、区两级正在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中,这个办学历史已逾60多年的学校即将被撤并,学生将挥别浔洄老村,到位于市区的其他学校就读。即将离开这所工作了多年的学校,老师们既依依不舍,又为孩子们更广阔的前程感到欣慰。
(一)
1948年创办学校 最兴盛时500多学生
新村建立老村人口渐少 如今只剩37名学生
驱车经过弯曲的山路和农田,记者来到位于浔洄山下的浔洄小学。这是一所五层楼的建筑,不大的操场,校门前即是广袤的农田,左右绿树修竹掩映,鸟声啁啾。走进教学楼,一年级的9个孩子正在老师的带领下朗读课文,孩子们稚嫩的童声在显得空阔的教室里回荡。
村老人理事会会长林锡川向记者简单介绍了村史,浔洄北与牛田洋隔海相望,西与河溪相邻,南邻湖东,东临潮阳港,面积5.82平方公里。由于浔洄位于榕江与练江两江汇集处,两江之水在此流转漩洄,顾名思义取名为浔洄。解放前浔洄一直由澄海管辖,此后历尽变更。1966年,浔洄村的村民响应政府的号召,参加了虎须塭(现东方塭,即金平区东方街道所在地)的围海造田,分得了土地590亩,到1981年,村民在东方塭建立起浔洄新村。浔洄便有了老村和新村之分。浔洄小学位于老村。2003年,浔洄划归金平区东方街道管辖。
浔洄小学的林文钊校长说,浔洄村的村民虽世代以讨海、种植为生,却很重视后代的教育,很早以前,村里各姓氏便以祠堂为基地,成立私塾,到了1949年8月,村里整合了私塾,统一开办了浔洄小学。在学生众多,办学兴盛的时候,学校还办了附属的初中。此后,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到外面谋生,并搬到中心城区的新村居住,老村里的孩子也跟着离开,加上计划生育政策落到实处,浔洄老村的小学生源越来越少,附属初中更是办不下去了,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中便撤销了。近年来,浔洄小学几乎很少新入学的学生,到这个学期,学校仅剩下37个学生,除了一年级的9个孩子外,二年级只有2个学生,三年级5个学生,四五年级各6个学生,六年级9个学生,到今年秋季,六年级的学生毕业,学校就总共将剩下28个学生。
原汕头市委书记许德立曾为浔洄小学校友捐资兴学牵线
每天早上,浔洄小学校长林文钊早早起床,打开校门和教学楼层共三个门,在操场上锻炼一下,等着他的学生 和其他老师到校,这已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虽然在浔洄新村有自己的房子,孩子们也在外面工作,但林文钊和担任后勤工作的妻子却还是扎根在浔洄小学,吃住都在学校,周末才偶尔回到新村的家。夫妻俩成了学校最忠实的守护者。
林文钊是浔洄村林氏人,到他们这一辈,林氏已是第12代了。林文钊同样是浔洄小学走出的毕业生,1975年,他从汕头金中毕业后,听说村里的学校需要高中毕业生,便回到了家乡任教,这一干便是35年过去。
在林文钊的记忆中,浔洄小学也有过很繁盛的时候,他说,学生众多时,学校经常组织学生们活动,开展像“六一”文艺汇演的课外活动,请家长门都到学校来观摩,村民老少同乐,但随着孩子们越来越少,要组织一场像样的集体活动都难了。自从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以来,学校运转更是举步维艰。由于学生人数少,上级按比例下拨的经费便很少,可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办公费、水电费、通讯费等却一样都少不了,加上浔洄小学地处偏僻,老师们中午都在学校里吃饭,伙食费的大部分都要由学校来负担。有时候,老师到区里开会或参加教研活动,来回的交通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尽管学校的规模不大,但村里对学校办学还是很支持,林文钊说,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2005年,村里每年都给老师们发120元的补贴。近年来老村经济逐渐走下坡路,补贴没有了,但即使在村干部工资难以发放的情况下,每年春节、教师节村里还有慰问教师,这也让扎根在此的老师感到了安慰。
林文钊还跟记者讲起了浔洄小学历史中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1996年,校友林意来捐资30万给母校,连同村里投资共268.88万元,对浔洄小学破旧的平房进行了改造,建成了现在的五层楼校舍,全校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米。林意来之所以为母校捐资,还是原广东省副省长、时任汕头市委书记许德立牵的线。林意来离开浔洄村后,到广州闯世界,开办了自己的酒楼,当时许德立曾到过这家酒楼吃饭,在获悉林意来是汕头浔洄人后,便鼓励他:年轻人在外面赚了钱,应该回家乡办点好事。就这样林意来找到了老校长,表达了自己捐资兴学的愿望。他在捐资建校舍之外,还捐资10万元,设立奖学金,从1998年到2007年用于每学期奖励各年级前3名的优秀学生。
(三)
乡村生活日出而做日落而息
孩子们知识面亟待拓展
在浔洄小学采访的时候,记者也走进了各年级的班级里,一个班就是一个级,在二年级,一个老师正带着两个学生在读书,师生们抑扬顿挫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在三年级,老师正辅导着孩子们写字,学生们埋头一笔一划写得很端正,记者给她们拍照,也没有引起他们过多的好奇和喧哗,几个孩子还是安安静静埋头写她们的字。走到六年级的教室,孩子们正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声地回答问题,一双双眼睛聚精会神地盯着老师,班级秩序井然。
林校长说,比起城区的孩子,浔洄小学的学生非常纯朴,又都是邻居,大家团结友爱,几乎没有发生过打架纠纷的事情,老师管理非常省心。
记者了解到,由于学生人数锐减,浔洄小学教师的编制一直没有增加。仅在2007年,全市实行新课程改革,经学校向金平区教育局申请,定向招考了一名英语教师到该校任教。除此之外近年来学校再没有新进过教师。目前全校共有10名公办教师和1名代课教师,平均年龄在40多岁上下。
2007年,带着对浔洄小学的初步了解,邱老师通过定向招考进入该校,担任三年级到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在她刚进学校的时候,浔洄小学的学生还有100多名,以后便逐年锐减了。邱老师说,比起城区的孩子,浔洄小学的孩子们很淳朴天真,她们对读英语很感兴趣,对知识的渴望也很强烈。由于地处偏僻的乡村,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仍过着“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能接触新知识的渠道很窄,在其他地方已很普遍的网络,孩子们几乎很少接触到。由于平时也就和几个同学来往,孩子们在如何待人接物的知识上同样是空白。邱老师认为,如果学校撤并,孩子们能到中心城区读书,无疑对他们的成长更为有益,毕竟他们正处在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
(四)
记者手记
浔洄小学撤并或将面临现实困难
须人性化化解矛盾
在记者采访当中,正值五年级的1个男生和5个女生在上体育课,操场上没有任何的活动器械,6个孩子拉开一条橡皮筋,跳得很开心。记者想起在中心城区里看到孩子们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心里不禁有些酸,走近问这些孩子:“体育课你们经常玩什么?”女孩子们静静地略带羞涩地说:“有时候跳橡皮筋,有时候打羽毛球,有时候打扑克。问起他们愿不愿意到别的学校去读书,孩子们抿嘴笑而不答。
在学校采访的短短几个小时里,耳边总听到悦耳的鸟鸣声,站在教学楼和校门口一望,满眼都是春天的绿色。乡村的生活是宁静安逸的,但对于这些成长中的孩子,这样的环境是否适合他们?
当前我市正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去年底,金平区出台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舍建设五年规划》,将启动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集中力量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对于生源不足、规模小的农村片小学,第一步将采取先设立分教点(或分校区),后合并的做法;第二步将各主校区与分教点(或分校区)合并为一所小学。浔洄小学在此轮布局调整中就拟改为飞厦小学分教点。
浔洄小学即将撤并,不论是对在此教学生活多年的校长和老师,还是看着学校从无到有的村民来说,在情感上都是难以割舍的,但想到孩子们的前途,他们仍然表示了理解。但不容忽视的是,浔洄小学的撤并,必将面临着现实中的困难。学校中现有11名老师,其中有4个居住在潮阳棉城、1个居住在礐石街道,其他的也都居住在学校周边,届时他们是否要每日奔波在远离家门的学校和家庭之间?对于村里的困难户,孩子们到远离老村的学校读书,家长也必须跟着到中心城区租房子,生活费用必将水涨船高。这些矛盾也许会成为撤并浔洄小学的阻力,如果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够人性化地处理这些矛盾,浔洄小学的撤并将能更快更顺利地解决。
新闻链接
推进汕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要任务合理调整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金平区将对生源不足、规模小的农村片小学,采取先设立分教点(或分校区)后合并的做法
去年10月,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汕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到2013年全面实现我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机会均等,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相对均衡,区县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实施意见》亮出的主要任务首条就是合理调整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将按照就近入学、相对集中、优化资源配置原则,启动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各区县政府必须对本地办学条件达不到规范化学校标准的薄弱学校,制定限期改造计划,尽快使辖区内薄弱学校逐年减少。在新建、扩建和改建学校时,要结合布局调整和规范化学校建设等要求,适时调整和撤销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的薄弱学校。
去年底,金平区出台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舍建设五年规划》,将启动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集中力量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对于生源不足、规模小的农村片小学,第一步将采取先设立分教点(或分校区),后合并的做法;第二步将各主校区与分教点(或分校区)合并为一所小学。浔洄小学在此轮布局调整中就拟改为飞厦小学分教点。其他的拟作如下调整:以岐山中学学校为主校区,西陇小学、马西小学、大路小学、陇头小学设立分教点(或分校区);以月浦小学为主校区,沟南小学、湖头小学、赤窖小学设立分教点(或分校区);以鮀浦中心学校为主校区,山兜小学、举登小学、金陇小学、港美小学设立分教点(或分校区)。以鮀东小学为主校区,沙浦小学设立分教点(或分校区)。
图为:班级里只剩下几名学生,教室显得有些空;
图为:五年级的6个学生正在跳橡皮筋,这是他们体育课的内容。
图为:学校繁盛时期,操场上坐满了正在开会的学生。
本报记者曾漫路摄影报道
http://s10/middle/566912c6g832df877fb69&69048名坚守师生喜忧参半" TITLE="[转载]60年浔洄小学面临撤并
http://s6/middle/566912c6g832dfd724335&69048名坚守师生喜忧参半" TITLE="[转载]60年浔洄小学面临撤并
http://s12/middle/566912c6g832e01150e6b&69048名坚守师生喜忧参半" TITLE="[转载]60年浔洄小学面临撤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