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城西中学校本教研博客
城西中学校本教研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897
  • 关注人气: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年级上册科学集体备课记录(3)

(2014-12-06 20:01:37)
标签:

健康

分类: 3、规章制度

八年级上册科学集体备课记录

科 组

科学组

时间

2014-11-26

地点

党员办公室办公室

周次

12

主 持 人

张帮立

主备人

郑俊达

备课课题

3

5节体温控制

年级

8年级

教材版本

浙教版

参加人员

李伟文、李建东、张帮立、张志威、麻桉瑜、王峰、郑俊达

缺席人员

 

《体温的控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体温及体温恒定的意义。

2、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

3、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

4、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产热与散热的平衡调节。
   
难点:体温平衡调节的控制过程。
   
三、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作业,完成下表。

家庭成员一日内体温变化调查表(腋窝温度)

成员

上午6

上午10

中午12

下午2

傍晚6

晚上9

爸爸

 

 

 

 

 

 

妈妈

 

 

 

 

 

 

自己

 

 

 

 

 

 

 

1、导入
   
师:还记得“非典”流行时吗?我们每天必须要测量体温,如果体温超过了“ 38℃”可能就要被隔离,那么人的正常体温应是多少呢?

学生回答:37℃左右。

师:大家在冬天和夏天测得的体温也是37℃左右吗?(学生肯定)

师:鸟类、哺乳动物包括我们人都是恒温动物,能保持恒定的体温。

问: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体温恒定是正常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恒温动物能摆脱环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就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2、新课
   
【教师活动】
   
这是从一个孩子身上得到了三个不同的数值(几乎是在同一时刻测得的),到底哪个是这个孩子的体温呢?

腋窝温度

口腔温度

直肠温度

36.7 ℃

37.2 ℃

37.4 ℃

【学生活动】(读表、分析讨论,得出结果)
    学生明确:通常说的体温指的是人体内部的温度,体温实际上是一种简化了的说法。由于人体的内部温度不易测试,所以临床上常用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来代表体温。同一个人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有所不同。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上台展示汇报自己的预习作业,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可指导学生进行方法的训练:1.选择一个人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2
.选择一个家庭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3
.选择同一年龄不同性别学生的个人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得出:
    1
.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一度。
    2
.不同年龄的人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体温高于年老者。
    3
.性别不同体温也会有个体差异,一般女子的体温比男子略高。
    4
.体温会因活动量、精神状态、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等等。

展示图片和录象:世界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炎热和寒冷地区人们的生活情景。

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那么在不同的环境中,人是怎样来控制自己的体温的呢?

【教师活动】引导:这几天天气冷了很多,看到大家都添了衣服。前些天天气很热,经常出汗。  特别是上好体育课,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学生满脸通红,各各趴到电风扇底下,手里甚至还用书不停的扇着)

学生:热啊 !

师:我们热的时候为什么用电风扇呢?

生:可以加快蒸发散热。

师:现在大家想想我们人体是怎样来维持体温恒定的?

生:通过产热和散热的平衡。

师:(过渡)上完体育课为什么这么热呢?产生热量的器官主要是什么呢?

生:骨骼肌(体育课上进行了较多的运动,学生较易想到)

师:那我们安静时呢?

(引导学生读书本表、画图实践、然后比较思考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画统计图后,分析讨论,明确:
    总结:安静状态下以内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肌肉和皮肤产热为主,尤其是骨骼肌,能使热量成倍增加。

【教师活动】(设疑)在产热的同时,机体又怎样将热量散失出去?

1:出汗(联系刚才的例子,容易想到)

2:皮肤下血管扩张,皮肤流血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预习过)

总结:

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

散热的方式:(1)直接散热(皮肤) (2)蒸发散热(汗液分泌)
   
【教师活动】(设疑)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由于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了动态平衡的结果。请大家分析:在寒冷和炎热的环境中怎样才能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呢?
   
【学生活动】分寒冷组和炎热组讨论,得出结论:

寒冷环境中必须增加产热,如骨骼肌会不自主地颤抖,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如几乎不出汗,以减少蒸发散热;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从而减少散热;皮肤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缩小汗毛孔,也可减少热量散失。炎热环境中必须减少产热,如减少运动;增加散热,但炎热环境中可以减少产热,但不产热是不可能的,故炎热环境中以增加散热为主。
   
【教师活动】(设疑)机体的这种产热和散热过程有时受到谁的控制和调节呢?

   【学生活动】读图分析: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

【动画演示】当外界的气温低于人体正常体温(37℃)时,血液温度降至37℃以下,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主要通过战栗产热和使皮肤的血管收缩以减少失热,血温增高回到正常的温度。当外界的气温高于人体正常体温(37℃)时,血液温度升至37℃以上,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及使皮肤的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血温降低回到正常的温度。

【教师活动】拓展:进一步猜测当散热>产热、散热<</SPAN>产热时,人的体温将会怎样变化?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应明确:因为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当长时间置身于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会引起体温降低;而在高温环境中过久,会因体内热量散不出去,导致体温升高,如中暑、发热。     

延伸:上述体温调节是一种生理性调节,动物体还可以通过自觉行为来调节体温,大家还可以继续思考,还有哪些自觉行为可以调节体温呢?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

1)、   动物会寻求温度适中的环境,如在冷环境中趋向热源,热环境中迁到风口等。

2)、   动物还有姿势的变更,如暑热时伸展肢体,严寒时则个体蜷缩、拱肩缩背或拥挤成群、踏步或跑动等。

3)、   人更有为保温御寒、降温避暑更有添衣、脱衣,甚至安装空调等主动的影响环境的行为。

 3、小结

通过《体温的控制》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4、作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