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13-06-25 16:02:34)
标签:
校园 |
分类: 6、形式多样 |
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考查范围为八年级语文上册1、2、5单元课文与综实践活动,试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语基知识、第二部分是阅读题、第三部分是作文的写作。分值分别是23分、44分、30分;再加上3分卷面分。从内容看,试题考查较为全面,既有基础知识的检测,又有能力的考查。作文是半命题作文的形式,写作范围较宽泛,有利于学生张扬个性。
这次考试侧重检查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特别是考查他们对第5单元文言文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一单元是期末考试的重点,也是我们授课的重点,因此文言文知识所占的分值也较大。为了督促学生更好的完成老师平时布置的作业,题型对平时作业中出现的类型有所侧重。
这一思路既考查了老师平时教学的情况,又检测了学生的掌握程度。
二、考情分析
(一)、得分情况分析:
1、学生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大大提到。这是学生努力的结果,更是“勤奋、务实”的八年级语文教师心血的结晶。
2、古诗文积累成绩显著。我校历来注重并鼓励学生积累知识,教师们教学中对这一块也倾注了不少心血,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激励学生积累的积极性。
3、阅读分析能力初步形成。阅读中有些题虽然得分情况还不尽人意,但较上学期有进步,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及感悟等能力明显提高,学生的阅读潜质已逐步体现出来。
4、本次作文题目为半命题作文为“以微笑
试卷总体不是很难,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就学生答题情况作一些分析。
(二)、失分情况分析:
1、积累与运用中,学生失分首先集中在第1题为根据拼音写汉字中的“冽、遨”两字,前者是由于学生平时运用较少;后者是因为字形较难,记忆不牢固。其次是第三题选出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句,由于学生对“莫衷一是”一词的不理解导致选择错误。第三是古诗默写,部分学生会背不会写,错别字多,可见对古诗词的订背还应加强。
2、阅读理解、古诗文方面,学生失分主要集中在7、8、11、20、21小题。7题失分的学生很多,全对的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学生理解不妥导致对象搞错,把儿子对父亲的心意理解成了父亲对儿子。第8题的丢分可看出学生对于对比的手法还不明确。11题主要在学生不认真审题,没有把握题干(标题的妙处)而变成了语言赏析题,甚至变成了环境描写的赏析。学生不认真审题的毛病还体现在10题、14题,很多学生做题时没有符合题目要求——结合文章内容谈自己的看法。20题是课外文言阅读中的字词解释,失分主要集中在“御”、“因”字,折射出学生积累不够,运用知识能力不足,以后应加强练习。21题是句子的翻译,学生丢分较多,反应出学生对文言文阅读能力还不够。
3、作文是半命题作文,写作范围较宽泛,有利于学生张扬个性。从阅卷情况看仍然有很多问题不容忽视:一是补题别扭,如:《以微笑的你》,《一微笑倾听待人》等。二是学生缺乏写作应扣题而写的意识,有的学生写的事件与中心毫无关系。如一生的文题为《一微笑倾听四季》,一个挺好的题目,文中也有对四季倾听的生动描写,但文章从头到尾都没有将四季与微笑联系起来,成了偏题之作。三是写作技术含量低,大多学生只会平铺直叙,甚至只会空洞讲述,缺乏着力的描写,结构随意失当,议论空乏无力。四是语言表达缺乏文采,究其原因还是语言积累不够,文化底蕴不足。另外书写潦草、错别字多、字数不够等基本功也是影响作文失分的重要原因。
三、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根据这次阅卷发现的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必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引起注意,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积累与运用”版块教学建议
(二)“现代文阅读”版块教学建议
2、教学生答题时注意摘取原文。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三)“文言文阅读”版块教学建议
1、文言文教学要实,不能因为中考可能考课外而忽视课内文言文阅读的基础,重要的实虚词、常见的句式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尤其是书下注释中的关键词句学生一定要把握。
2、还应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要让学生适当了解、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和语言规律以及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文言句式。
(四)作文教学建议
3、提醒学生立意是关键、其次精选话题、最后要画龙点睛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