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瓯北第五小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2018-07-20 14:47:13)分类: A4(B10)撰写总结 |
一、全面部署,制定方案,健全组织机构
二、认真执行各项研训项目内容,规范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学年严格按照学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校本研训方案,以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以实施核心素养教学为研训目的,通过学习、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讲座等形式,切实改变教师教学观念,促进课堂教学核心思想的引导,使核心素养贯穿课堂教学,以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2017年9学召开了全校教师的校本研训项目实施动员大会,潘伯旺老师介绍了校本研训计划,布置了相关任务,其后各教研组召开本组会议,学习了相关的文件,并根据文件制定出本组计划,让校本研训内容更加具体与细化;2017学年各备课组进行了集体备课,讨论如何实施课堂教学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的中心,了解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与实现的策略;2017学年各教研组、备课组共开设了75节大大小小的公开课与观点报告;2017年6月各备课组进行了二次备课与集体研讨活动,形成二次教案,并在此过程中交流彼此的经验;2018年2月各教师在前期教育教学专著的阅读引导下,撰写读书心得,共上交了21篇心得体会,每位老师针对各自不同的理解,表达了自己对于教学的观点;2017年3月邀请了温州市名师杨显攀来我校开展名师工作室活动,并做有关核心素养的校本教研的专题讲座,
此外,学校还非常重视对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将校本研训与教师专业培训联系起来。2017学年教务处重新制定了平台选课的标准,保证每位老师能在自己的业务领域内学有所得,学有所专,学有所进。
三、积极组织教师参赛,成绩斐然
本学年学校积极组织老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评比,如:永嘉县教师基本功比赛、永嘉县中小学教师班会课优质课评比、永嘉县论文案例评比、温州市新常规新设计、永嘉县新常规新作业等等,在以“核心素养”的项目校本制研训指导下,我校的教研活动翻开全新的篇章,教研氛围浓厚,教研成果硕果累累,在各类比赛中我校教师均有获奖,并且成绩优秀。2017年度教师参加县三坛评比我校1人获得温州市教坛新秀三坛,1人获得永嘉县教坛新秀。我校优秀教师发挥带头辐射作用,其中新晋温州市教坛新秀谷滔滔老师在儿童哲学启蒙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第六次研讨活动上展示课《幸福》,新晋永嘉县教坛新秀钱双双老师在名师办送教下乡活动上展示课《七色花》以及我校骨干教师陈冬勤老师在永嘉县蹲点校三校联谊活动中上展示课《七色花》;在教育教学成果评比方面,我校优秀教师积极参加永嘉县举办的各类教育教学成果评比,荣获永嘉县一等奖的有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篇,除此之外,在永嘉县课件评比中荣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另外国家级论文发表2篇,省级论文发表6篇。在教师荣誉方面,我校教师积极参加永嘉县教育局组织的教育教学评比,我校优秀教师朱海跃和潘伯旺两位老师荣获永嘉县语文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四、规范校本博客管理,完整呈现过程
以校本博客为网络基地,各教研组、备课组在活动后,整理各类资料上传,保存活动记录,包括活动记录、考勤、照片等内容,尽量呈现过程的完整性。
以上是对学校校本研训项目工作的总结,在此过程中,我认为存在以下几个特色特点:
一、
学校制定了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学科教学研究,在这一中心主题下,各教研组、备课组可以以不同学科为特点,研究属于自己学科的课堂教学核心素养达成策略,从不同维度进行深入的探究。在多维度的研究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例如语文组探究写作课堂中教学核心素养的策略与方法;数学组探究影响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的因素;英语组研究课堂教学提问对教学核心素养的影响;科学组探究实验性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的策略等等。不同学科从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围绕“核心素养”这一主题,在多维度的探究下,让研究内容更加的深化,进而达到校本研训的目标,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
在以往的校本教研培训中,很多时候是各备课组自己操作自己组织的,一盘散沙,而在本次校本研训活动中,制定了一个大任务,通过对基于“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学科教学研究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在这一大任务中,分层次多方面落实,建立校本研训工作团队,由教研室牵头,在行政小组的监督下,各个教研组按照方案,制定本组计划,各备课组具体实施,并上报进度给教研组长,教研组长上报给教研处,教研处统筹规划。层层落实,步步把关,让校本教研活动融合在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让教师在过程中寻找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的策略与方法。
三、
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这一内容,项目制方案中涉及到了多种形式的研训内容,例如有理论学习,包含了自主研修、专著阅读、专家讲座等内容,意在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拓展教师的教学思维;实践演练,包含了集体备课、二次磨课、公开课、经验交流等等,意在实践中切实加深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深化课堂,以课堂为基础,通过不断的实践演练,达到研训的目的;反思提升,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演练的基础上,撰写读书心得、教学反思、评课稿等内容,以反思促改变,以改变促进步。在多种形式内容的研训中,达到最终目的。
四、
以上为学校本学年校本研训项目制工作经验与特色总结,在过程中,我们改进了一定的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不少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例如各备课组在教改、科研的力度还需加强,如个别备课组集体研讨活动不能真正落到实处,走过场,形式化,教研活动未能有效地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或教学研讨。二是尚需增加教研投入,多聘请有关专家对学校科研、教学进行指导,同时,在技术、设备上提供更多保障。当然,校本研训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在接下来的校本研训活动中,我们要吸取经验,整理思路,在原来的基础上,设计更好的方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