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组林春微老师公开课《中考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课》

(2013-05-26 22:14:30)
分类: 15年前B13教师年公开课1次及以

语文组林春微老师公开课《中考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课》

http://s11/mw690/956c215cgdd9fa9c7043a&690

http://s14/mw690/956c215cgdd9fa99f0e8d&690

http://s3/mw690/956c215cgdd9fa9e4f802&690

http://s14/mw690/956c215cg7c8ff75921ed&690

        中考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课评课、议课 2013.4.26

参与人员

戴吾爱、林春微、陈爱、胡可白、林温丹、徐忠祥、潘守仗、戴玲珍、陈晓敏、吴琴华

上课教师

林春微

评课教师

陈 

面对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新趋势,我们应如何引导学生复习,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林春微老师的这节复习课给了我不少体会:
  一、注重文体知识的夯实
  中考语文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语文能力,必然是以《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主要依据。在复习时,林春微老师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基础,有条理地整理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小说等文体知识体系。在复习时,先将这五种文体的阅读分成模块来进行,如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并简单就近年来现代文中考命题热点加以研究总结,并结合课本中的典型课文让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
   总之,把握好了文章的文体知识,明确了不同文体的知识点以及考点,就如同掌握了现代文阅读的纲,纲举目张,就为现代文的阅读复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现代文的阅读考查,尽管材料和文体不同,但是把握住了《中考考试说明》,依据现代文阅读的知识点,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一)培养学生专项阅读的能力。
  复习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专项分类阅读能力的训练。为了达到训练目的,林老师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1)词句理解;(2)整体把握思路和大意;(3)相互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4)鉴赏和评价;(5)作品感悟;(6)拓展探究。如在进行议论文复习时,常常会出现补论据的题,这就要求学生熟背一些典型的名人事例,以展示自己的知识面。林老师还告诉学生补充论据的格式是:人物+事例+简短评价。这样学生掌握了解题方法,在考试时就能够迅速进入答题状态,节省时间,提高答题效率。
  (二)培养学生整体阅读观念。
  近年来,中考现代文阅读加大了对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因此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观念。为了提高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复习时,林老师告诉学生,现代文阅读可以分为三大步。第一步就是快速通读全文,找准关键语句,大致把握材料或文章的中心、主旨等。第二步就是根据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分析局部,理解重点词语或段的含义及作用。第三步结合问题再读课文。这样的话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可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
  三、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基于这一点,中考语文阅读题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迁移性、开放性的试题,这些试题涉及的知识面广,分值较大,但又不好回答。如2008年山东省的现代文阅读中有这样一道阅读题:第六段中,作者说《水浒传》呈“水脉系结构”,结合阅读原著的体验,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水浒传》先是以不同人物为线索分别来写,后众好汉聚义梁山。全文结构就像河流一样,一条条支流先后汇入干流。因此这种小说结构形式被称为“水脉系结构”。大多数同学对《水浒传》的内容都比较熟悉,但对小说的“水脉系结构”却理解不够,因此做题时就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鉴于以上情况,复习时,遇到这样类型的题目,可以采用引导法、讨论法、引申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平日积累(包括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鼓励学生关注时事,观察生活,加强阅读,解题时,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及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求让学生在考试时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很好地应对这类迁移性、开放性试题。
  总之,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广泛阅读、观察思考、总结提高的过程,“厚积而薄发”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正确的答题思路、解题技巧,以及较强的理解感悟能力,复习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有所侧重。除了扎实的基本功,在复习中如能对学生加以科学指导,相信学生一定会在中考中有所突破,取得优异的成绩。

 http://s9/mw690/956c215cgdd9faed0d35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