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72019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说课活动(五)

标签:
公开课语文组 |
分类: A3项目实施(B5-7)公开课 |
永嘉县第三职业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名称 |
校级公开课 |
项目负责人 |
陈凌凌 |
活动时间 |
2019.12.19 |
活动地点 |
语文组办公室 |
活动主题 |
《小说环境作用描写》说课 |
主 备 人 |
潘盛碧 |
参加对象 |
全体语文老师 |
申请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考纲分析:
现代作品阅读 (1)筛选文章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B)。 (2)理解关键的词语和句子的作用(B)。 (3)揣摩分析关键的词语和句子的深层含义(B)。 篇章和结构 (1)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中心意思(C)。 (2)分析段落层次,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理解并分析主要的表现手法(C)。 (3)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并能作初步的评价、鉴赏(C)。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描写的概念及类型; 2.探究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描写在文本中的作用,总结环境描写的作用的一般规律; 3.利用总结出的环境描写作用的一般规律,将之运用在相应的题型解答中。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导入:2019高考小说阅读《铺路》 23.赏析小说中画线句的作用。 急雨过后,天边出现一道难得的彩虹。 环境描写概念及分类讲解: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 自然描写:指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霜雨雪等的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 社会环境:指对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以及地方的风土人情、社会关系、政治生态、经济水平等的描写,主要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 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刻画人物做铺垫; 作为情节线索,勾连故事,前后照应;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推动情节发展; 象征或者暗喻。 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 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奠定情感基调;
推动情节的发展,设置悬念; 作为情节线索,勾连故事,前后照应;
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形象;
暗示或深化主题,象征作用;
照应标题。 2019高考小说阅读《铺路》 23.赏析小说中画线句的作用。 急雨过后,天边出现一道难得的彩虹。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 通过环境描写写出了雨过天晴的景象 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奠定情感基调。 推动情节的发展 作为情节线索,勾连故事,前后照应; 照应了前文中“骄阳似火”“一阵急雨” 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形象 烘托了他们愉快的心情 暗示或深化主题,象征作用 象征着老民工和小民工关系的变化,暗示了小民工美好光明的前途 照应标题。
|
||
活动反思 及建议 |
需要安排时间对该题型多加练习。 |
||
过程确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