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组同课异构活动

分类: A3-B5(集体备课)项目活动 |
附:教案1
教学对象:三年级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其曲调采用了内蒙古民歌《蒙古小夜曲》的音调和词义,使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四四拍,羽调式。歌曲一开始的两个乐句以舒展的旋律展开,第二乐句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做了下移五度的曲调模进,即刻在人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幅在辽阔的草原上放牧晚归的图景。音乐宽广而又宁静,富有意境。歌词中的“妈”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孩子”亲昵的情感,语气十分亲切,感情真挚。歌曲最后以平稳的音调在充满宁静气氛中结束。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聆听,模唱,体验,师生合作等方式。
3知识与技能:乐句之间换气要求演唱,柔和声音表现意境,认识全音符并唱准全音符的时值。
教学重点:全音符的准确演唱,歌曲情绪情感表达,用柔和的声音来演唱
教学难点:各个乐句之间的换气,全音符时值演唱到位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学生:老师好!
老师;我姓胡,同学们好!
学生:胡老师好!
老师:你们真聪明!同学们你们好!(高位置的方式和同学们打招呼,眉毛抬起来,肚子用点力)
老师:你们表现的真棒!今天胡老师带来了一条美丽的旋律想要送给你们。请你们仔细听!
请你们也试试看,用LU来模唱。(强调唱歌状态)
老师:听了这么美的旋律,你的脑海浮现怎样的画面?
学生:大草原
老师:哦哦。美丽的大草原,谁来说说在你的心目中草原是怎么样子的/
学生:一望无际,牛羊遍地
老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胡老师心中的画面?湛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一望无际的草场上,牛羊遍地,羊群在青青中浮动着白色,像一把珍珠撒在了绿色的绒毛毯上。多么美的画面啊!小羊儿们,边玩耍边吃草,吃的饱饱的。时间过的真快,红红的太阳下山了,牧羊人要赶小羊儿回家了。牧羊人吆喝小羊儿们赶紧归队,这时候有几只小羊找不到了!他们的身上有特殊的记号!你能帮助牧羊人找到他?
用咩来表现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老师:太好了小羊们在大家的帮助下找到了!这时候草原上响起了牧羊人美妙的歌声。
二新课教学
(一)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老师:听了牧羊人的歌声,你听了又怎样的感受?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那
学生:很舒服,优美
老师;谁来说说这么优美的歌声,用怎么样的速度来演唱比较合适?
学生:慢速,中速。
老师:同学们,你们说的很棒!胡老师也和你有同样的感受。这首歌曲他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是优美抒情的。
(二) 复听歌曲,感受歌曲内容
老师:牧羊人唱着动听的歌曲,你都听到了什么?牧羊人唱了什么?
学生:红红的太阳下山了,咿呀嘿呀嘿,成群的羊儿回家啦,咿呀嘿呀嘿。小小羊儿跟著妈,有白有黑也有花,你们可曾吃饱啊,天色已暗啦,星星也亮啦,小小羊儿跟著妈,不要怕你不要怕。我把灯火点著啦。
(三)再次聆听歌曲,找出歌曲中的全音符。
老师:牧羊人的歌声悠扬动听,在辽阔的草原上,红红的太阳下山了,牧羊人赶着小羊儿回家的情景。多么温馨的画面。牧羊人好像是温柔的妈妈,用歌声来召唤小羊们回家!请你听听,牧羊人的歌声中,出现了几次我们刚学过的全音符?
学生:出现了几次,6次
老师:其中有一个,同音连线!(演唱全音符)
老师;让学生感受6个全音符的音高位置,并与学生合作演唱。
(四)师生合作,学唱歌曲
学生演唱全音符的音高,老师来唱剩余部分;老师带领学生模唱旋律,并加入歌词
(五)师范唱歌曲
师:同学们!这么好听的歌曲,老师情不自禁的也想表演了,你们欢迎吗?
生:欢迎!你觉得老师的演唱哪些地方做了特殊的处理?
(认识“延长记号”,延长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换气记号
师:表示适当延长。在这里表现“羊儿”已回到自己温暖的家了,夜已深了,四周静下来了。
(六)歌曲情绪处理
师:同学们,你觉得用怎么演唱,才能将牧羊人对小小羊儿的情感体现出来呢?
学生:用柔和的声音。让我们带着感情完整的唱完歌曲!
师:同学们,小羊在我们的帮助下,已经找到了家,让我们拿起手中的乐器一边唱一边为歌曲伴奏。护送小小羊儿回家吧。
附:教案2
教学对象:三年级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其曲调采用了内蒙古民歌《蒙古小夜曲》的音调和词义,使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四四拍,羽调式。歌曲一开始的两个乐句以舒展的旋律展开,第二乐句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做了下移五度的曲调模进,即刻在人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幅在辽阔的草原上放牧晚归的图景。音乐宽广而又宁静,富有意境。歌词中的“妈”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孩子”亲昵的情感,语气十分亲切,感情真挚。歌曲最后以平稳的音调在充满宁静气氛中结束。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聆听,模唱,体验,师生合作等方式。
3知识与技能:乐句之间换气要求演唱,柔和声音表现意境,认识全音符并唱准全音符的时值。
教学重点:全音符的准确演唱,歌曲情绪情感表达,用柔和的声音来演唱
教学难点:各个乐句之间的换气,全音符时值演唱到位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学生:老师好!
老师;我姓胡,同学们好!
学生:胡老师好!
老师:你们真聪明!同学们你们好!(高位置的方式和同学们打招呼,眉毛抬起来,肚子用点力)
老师:你们表现的真棒!今天胡老师带来了一条美丽的旋律想要送给你们。请你们仔细听!
请你们也试试看,用LU来模唱。(强调唱歌状态)
老师:听了这么美的旋律,你的脑海浮现怎样的画面?
学生:大草原
老师:哦哦。美丽的大草原,谁来说说在你的心目中草原是怎么样子的/
学生:一望无际,牛羊遍地
老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胡老师心中的画面?湛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一望无际的草场上,牛羊遍地,羊群在青青中浮动着白色,像一把珍珠撒在了绿色的绒毛毯上。多么美的画面啊!小羊儿们,边玩耍边吃草,吃的饱饱的。时间过的真快,红红的太阳下山了,牧羊人要赶小羊儿回家了。牧羊人吆喝小羊儿们赶紧归队,这时候有几只小羊找不到了!他们的身上有特殊的记号!你能帮助牧羊人找到他?
用咩来表现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老师:太好了小羊们在大家的帮助下找到了!这时候草原上响起了牧羊人美妙的歌声。
二新课教学
(一)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老师:听了牧羊人的歌声,你听了又怎样的感受?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那
学生:很舒服,优美
老师;谁来说说这么优美的歌声,用怎么样的速度来演唱比较合适?
学生:慢速,中速。
老师:同学们,你们说的很棒!胡老师也和你有同样的感受。这首歌曲他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是优美抒情的。
(二) 复听歌曲,感受歌曲内容
老师:牧羊人唱着动听的歌曲,你都听到了什么?牧羊人唱了什么?
学生:红红的太阳下山了,咿呀嘿呀嘿,成群的羊儿回家啦,咿呀嘿呀嘿。小小羊儿跟著妈,有白有黑也有花,你们可曾吃饱啊,天色已暗啦,星星也亮啦,小小羊儿跟著妈,不要怕你不要怕。我把灯火点著啦。
(三)再次聆听歌曲,找出歌曲中的全音符。
老师:牧羊人的歌声悠扬动听,在辽阔的草原上,红红的太阳下山了,牧羊人赶着小羊儿回家的情景。多么温馨的画面。牧羊人好像是温柔的妈妈,用歌声来召唤小羊们回家!请你听听,牧羊人的歌声中,出现了几次我们刚学过的全音符?
学生:出现了几次,6次
老师:其中有一个,同音连线!(演唱全音符)
老师;让学生感受6个全音符的音高位置,并与学生合作演唱。
(四)师生合作,学唱歌曲
学生演唱全音符的音高,老师来唱剩余部分;老师带领学生模唱旋律,并加入歌词
(五)师范唱歌曲
师:同学们!这么好听的歌曲,老师情不自禁的也想表演了,你们欢迎吗?
生:欢迎!你觉得老师的演唱哪些地方做了特殊的处理?
(认识“延长记号”,延长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换气记号
师 :表示适当延长。在这里表现“羊儿”已回到自己温暖的家了,夜已深了,四周静下来了。
(六)歌曲情绪处理
师:同学们,你觉得用怎么演唱,才能将牧羊人对小小羊儿的情感体现出来呢?
学生:用柔和的声音。让我们带着感情完整的唱完歌曲!
师:同学们,小羊在我们的帮助下,已经找到了家,让我们拿起手中的乐器一边唱一边为歌曲伴奏。护送小小羊儿回家吧。
附:反思
《小小羊儿要回家》这首歌曲的我的教学目标是能用亲切地柔声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体验到家是个让人感到安全、温暖、幸福的地方,增进对母子亲情的珍惜与对家的热爱;乐句之间换气要求演唱,柔和声音表现意境。认识全音符并准确演唱。经过这节公开课以及其他综合其他老师的意见,我总结以下几点不足:
1即时评价不够准确贴切:对于学生的回答我没有给予一个恰当,丰富的评价,只是用你说的真好这样的句子带过。没有说出你好在哪里的依据。
2歌曲处理方式单一。在学习歌曲过程中,没有采用多元的方法,比较单一;歌曲内容比较冗长,处理不太细腻,可以采用分段的方式。
3提问方式过于直接。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是一个引导者,对于问题的抛出,应该有更多的思考。如何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明白你要他回答的点。
4丰富学习内容,可以加入律动,加入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