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2014-06-27 22:26:12)
标签:
股票 |
分类: A3-B6教师公开课-形式多样 |
《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枫林镇中心小学
“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是三年级下学期除法单元的实际运用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解决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经验主动探索,在交流讨论中拓宽思路,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本节课的整个内容包括一道例题和“想想做做”的7道练习题。整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部分:小黑板出示两道简单的用除法来解决的一步计算应用题:1.有三组学生植树,一共植了12课,平均每组植多少棵?2.有三组学生去植树,每组有4个人,总共植了36棵。问:①
一共有多少人去植树?②
平均每组植了多少棵?第一题指名口头解答,第二题在解决两个小问题之前我先让学生说出要选择哪些相关问题。然后出示课题——解决实际问题(板书)。第二部分:新授课的学习。我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然后我添了个条件:一共有224本书。出示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然后要求学生独立解答,我下去巡视,指名用不同方法做的学生上黑板板演,再请他们分别说说你根据哪两个条件来解决先算的是什么,然后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第三部分:做了两道练习题。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交流时强调解题要找有联系的条件来解决问题,并且交流不同的方法。
纵观整堂课的流程上下来相对流畅,但不乏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两步计算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中间问题,即第一步先算的是什么,这个一定要板书出来。如:224÷2=112(本)112÷4=28(本)这种方法,先算的是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这个“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最好要板书在式子的边上,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说理。 说理的时候教师要给出模式:根据()和()可以求出(),再根据()和()可以求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