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潘明乐公开课《好饿的毛毛虫》

(2013-05-13 11:44:02)
分类: A3-B6教师公开课-形式多样

小班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故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生长及变成蝴蝶的演变过程。

2、尝试运用肢体动作表现毛毛虫和蝴蝶的动作。

3、培养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课件PPT、山洞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引入

师:一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爬呀爬呀爬呀。咦,毛毛虫不见了,毛毛虫爬到哪里了?小朋友找找。

二、看一看、猜一猜,理解故事内容。

1、PPT2

师:原来毛毛虫爬到大屏幕上来了,它想邀请小朋友看它的故事《好饿的毛毛虫》,我们一起来看看。

2、PPT3

师: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月亮、叶子、树、白色的蛋)

师:对,月光下,一颗小小的蛋躺在叶子上,那这会是什么蛋呢?(鸡蛋、毛毛虫蛋。。。)

3、PPT4

师:我们一起看一看下一张图片,我们刚刚看见的是什么蛋啊?(毛毛虫的蛋)

师:星期天早上,暖和的太阳升起来了。“啵”一声,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从蛋里爬了出来。它要去找一些东西来吃,小朋友看一看。

4、PPT5

师:星期一,毛毛虫吃了什么,吃了几个?(苹果、一个)

师:星期一,毛毛虫吃了一个苹果,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怎么办?(再去找吃的)

5、在后面的图画出现之前,引发幼儿思考和想像:

师:如果你是毛毛虫,星期二你会找什么吃?吃几个?星期三呢?……(直至星期六)

6、PPT6-----PPT10

师:小朋友说了好多吃的,那我们看看毛毛虫找的是不是和你们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说说。(接着观察图画,引导幼儿说出星期二至星期六毛毛虫分别吃了什么?数量各是多少?)

师:星期六,毛毛虫吃完食物后怎么了?(肚子痛)看看,它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很痛苦)一起学学,因为吃的太多了,所以小朋友不能一下子吃很多东西哦!

8、PPT11

师:你们看,第二天,又是星期天了,毛毛虫吃了一片又嫩又绿的叶子,毛毛虫吃完树叶后表情怎么样?(觉得舒服多了,对比前后毛毛虫的表情,让幼儿学会比较)

9、PPT12—PPT13

师:现在,毛毛虫不觉得肚子饿了,它不再是一条小毛毛虫了,它是一条又肥又大的毛毛虫。

师:它造了一间小房子,叫做“茧”(引导幼儿一起说说),它把自己包在里头。它在里头住了两个多星期,然后,把茧咬破一个洞,钻了出来。。。。

10、从“茧”里面出来的会是什么动物呢?(适时制悬念,引发幼儿展开丰富的想像,)

11、PPT14:在幼儿讲述时,教师利用图片演示毛毛虫演变为蝴蝶的自然生长规律。(图片的摆放教师应有意识地摆成一个圆形,代表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三、游戏:毛毛虫变蝴蝶PPT15

师:现在小朋友扮演毛毛虫,小毛毛虫先蛋里“啵”爬出来,吃了好多好多东西就变成了大毛毛虫,它为自己造了个房子叫做“茧”,然后“茧”在里面练成了飞的本领,(钻进布袋做茧),最后“毛毛虫”们变成了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伴随《化蝶》音乐飞出教室。

 

课后反思《好饿的毛毛虫》

我选了这篇《好饿的毛毛虫》作为我的随堂课活动。我认真的看了一遍别的老师做的《好饿的毛毛虫》教案以及PPT,然后想好自己要做什么样的PPT并进行准备。

本次活动我通过三个环节的教学设计:

第一、以手指游戏引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第二、以看看、猜猜,理解古树内容

1、让幼儿观察图片,猜猜是什么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获得新的知识。

2、猜猜有几个,课堂预设是猜猜星期二吃了什么,吃了几个(依次到星期

六),课堂中,感觉吃了几个有点难度,于是就改成了吃了什么?

    3、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对比前后毛毛虫的表情,让幼儿学学并学会比较。

4、用图片演示毛毛虫演变蝴蝶的自然生长过程规律,在摆放图片时,我有

意把图片摆放成一个圆形,这样有利于幼儿理解毛毛虫的演变过程是由卵—毛毛虫—茧—蝴蝶—卵这样一个周而复始、为断循环的过程。

第三、游戏:毛毛虫变蝴蝶。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请小朋友扮演毛毛虫,

小毛毛虫先蛋里“啵”爬出来,吃了好多好多东西就变成了大毛毛虫,它为自己造了个房子叫做“茧”,然后“茧”在里面练成了飞的本领,(钻进山洞做茧),最后“毛毛虫”们变成了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孩子们开心极了,从山洞中钻出去,变成蝴蝶飞走了。

    活动结束后,发现活动的预设目标已经基本达到,孩子的情绪也控制在相对积极的水平上,做到了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