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施高效作业设计》校本研训方案

(2018-06-26 14:36:21)
分类: A1-B1-C1,C2项目规划方案制定

附件1No.        yjjx043       

 

 

永嘉县中小学(幼儿园)校本研训

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实施高效作业设计》校本研训方案

 

项目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_          

                                                           

  团队成员:    金武   金晓   朱建岳    金乐洁                                        

 

  申报学校(盖章):   永嘉乌牛二中____________                                

 

  申报时间:            2017920_______                   

      

 

 

 

 

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制

一、项目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

乌牛二中

校长(园长)

金晓

项目名称

《实施高效作业设计》校本研训方案

项目负责人

叶仁玉

职务

手机号码

教育网

电子邮箱

教务主任

13968840551

670551

yerenyuwn@163.com

团队成员(4人)

 金武  金晓  朱建岳  张冬苗

研训领域

教师道德与法规   学科内容与教法  学生发展与管理 

教学策略与艺术  教学反思与研究  教育改革与教育素养

研训学时

64

起止时间

2017.9.1---2018.6.30

项目简介

1.研训训目标人群:全体在职教师

2.拟解决的核心问题:如何设计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作业

3.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理论学习、集体研讨、个人设计、课堂呈现

4.研训预期效果:初步达成每位教师能独立根据班情学情设计作业

相关培训经验

(填写项目负责人近年来实施的与本项目相同或类似的项目信息,不超过6项)

项目名称

项目级别

起止时间

人数

学时

研训形式

高效课堂之前置作业设计

 

校级

2016.5

30

4

讲座

习题讲评课专题研讨

校级

2016.11

30

4

开课、观课、议课

简约、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堂

校级

2017.3

30

4

讲座

二、项目方案

(一)  项目定位

(请向本项目参训对象分3段阐述如下要点:第一,教师在某个研训领域应该达到的要求,或教育教学改革所提出的新的专业发展需求;第二,教师在这个领域或面对这个新的专业发展需求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本项目试图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

希望全体教师在通过此次培训能达到:

1、能设计本节课的作业内容、类型等模式

2、在教研组内进行人人作业设计,集体研讨,形成合理、有效的作业模式,再在各班实践,最后进行作业设计反思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许多教师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困惑,就是如何设计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作业,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作业能符合新课程要求,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上设计作业。因而,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迫在眉睫,它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形成个性,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我校今年把“实施高效作业设计”作为校本研究的重点,各教研组将积极组织各学科教师开展有关作业的专题研究。

本学期开始我们试图打算通过“实施高效作业的设计”校本培训,使每位教师能清晰什么样的作业能符合新课程要求,什么形式的作业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具体培训方法:

1、以新课程理念学习为重点,坚持学习理论与提高实践能力相结合、坚持个人探索与集中研讨相补充,坚持开设讲座与组织讨论、观摩、交流相促进,重视加强对专题研究的学习。

2、研训一体化,提高教师教学的实践能力.

1)头脑风暴,共同研讨

a、教导处设计并制定作业档案袋、题库细则。

b、教研组统一作业设计的基本模式及批改方式,研究批改作业的评价模式

c、各学科集体备课:采用“选择统一一节教案,研讨设计本节课的作业内容、类型、批改形式、评价方式个人探索资源共享个性化设计作业”的模式,在教研组内进行人人作业设计,集体研讨,形成合理、有效的作业模式,再在各班实践,最后进行作业设计反思。

2)反复设计作业,改革作业的类型、管理

培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对于新课程有关内容的培训,学校采用的是反复设计,研究沙龙的形式。目的让教师对布置作业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和背景有较充分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了解做作业的意义。

a、“探索作业研究”:课前教研组先提出设计作业思想,如:作业的内容值得做和完成吗?作业要求清晰吗?作业任务具体吗?学生知道怎样去完成它吗?课堂教给的方法和教材能被有效地利用吗?这项作业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兴趣和个性特点来安排的吗?作业的数量和难度恰当吗?学生有完成作业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吗?等等,然后教研组组织教师集体研究,提出中肯的建议,按照教师设计作业自述→教师互论→教研组长点评→教师谈设计体会等步骤。

b、“一节多设(多层、多类),互动式设计作业(师师、师生)”:“确定作业目标设计作业内容、类型、管理形式进行布置说明反思调整再次布置说明再次反思”这六个环节

c、“教研组展示作业”,为促进本校各教研组和各学科教师在设计作业环节中的交流学习,学校将每学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学生作业档案袋)”和编写“学科练习题库册”教学展示活动,其目的是”以点带面”辐射到每个教师教学和学生的作业。在培训过程中,学校将重视优质的作业设计,随时发现优秀教师苗子。

3、倡导教师结合专题认真撰写反思、心得。

4、实施骨干带动,推动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学校将选择一些有事业心、教育教学水平高的教师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积极为他们创造好的成长条件,加快他们的发展,培养一批名师,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

(二)具体目标请按照具体明确、清晰可测、结果导向的要求逐条列出)

1、通过有效作业设计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和学生实际的理想作业,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追求,

2、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设计作业的能力,把设计作业不仅看成巩固知识、矫正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具智慧,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全面落实育人目标,

3、通过不断地实践、研究和探索,提出更多有效教学改进的新思路、新举措,更加求真务实,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探索有效性作业设计的培训,使老师既要改变教学观念,又能促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增效减负的目的。

(三)设计思路

(请向本项目参训对象分3段阐述如下要点:第一,本项目如何根据研训目标设计研训模块;第二,对各个模块的主要内容以及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第三,围绕本项目的目标、内容、形式,用框架结构图对整个设计思路进行图示化表达)

目前,新课程改革进行的轰轰烈烈,新课改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但与此同时,我们有部分教师把握不住新课改所要求的新教学方法,对于作业还用老方法多做多练,搞题海战术,老师布置作业,一贯采用教材配置的作业本,很少顾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及个性发展的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让学生“平等”地完成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题,学生应接不暇,由此产生了很大的厌学情绪,有的学生为了应付作业,甚至利用课间、活动课、睡觉等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出现了“一大”“二假”“三无效”的情况。“一大”指作业量大,学生除了完成课本习题外还要被大量形形色色的练习册、试卷所累,身陷题海不能自拔,整个人象个小老头似的,“二假”指学生迫于教师的强制性措施,要么抄袭他人作业、要么置中间过程不顾,瞎写乱画、草草了事,“三无效”指学生做作业,终日疲惫不堪,机械重复,毫无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我们急需改变观念,调整方式,首先必须要明白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而应是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教师要借助作业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体验,作业同样是一种经历,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与提升人生意义的经历,是一种积累大量愉快而幸福的学习过程的见证。随着教育改革进一步规范,学生作业时间与以前相比减少了很多,因而设计高效作业势在必行。

针对这种情况,我校今年准备实施“高效作业设计”校本研训。首先通过专家引领,理论带头,让每位老师清晰现状及自己需要;之后个人研修学习相应书籍知识,我们展开读书活动,开展读书沙龙,写读后感;在清晰理论之后,我们再进行实践,通过课堂呈现,同伴互助,骨干引领,课后反馈、自己的反思,设计出本节课最高效的作业。

无标题

 

(四)课程总表

(请在“实践安排”栏中对课表中所涉及的实践类研训课程如何实施进行简要介绍,包含地点、内容、形式等要素。比如:“在某中学观摩某教学内容展示课一节,课后分4个小组议课并派小组代表发言,最后由某研训者总结”)

研训模块

研训内容

学 分

研训者

研训形式

理论

实践

实践安排

研训时间

 

专家引领

 

理论学习与反思

4

另定

专家讲座

理论

聘请专家指导,教师小组交流,初步清晰现状

2017.9

 

--

 

2017.10

4

网络

观看视频

个人研修

开展读书活动

4

教师

阅读书籍

理论

每人读一本有关作业设计的相关书籍,之后组内交流,写读后感

2017.10

2

教师

撰写读后感

理论

2

教师

读书沙龙

理论

 

骨干引领

展示课

8

 

金乐洁

 

 

高建和

朱建岳

张冬苗

 

展示课

评课

研讨

讲座

交流

 

实践理论相结合

通过上课示范,再通过讲座,之后分组讨论并派组代表发言

2017.10

 

 

--

 

2018.6

 

 

4

 

8

同伴互助

设计作业

4

教师

集体研讨

实践

通过习题讲评课的交流

2017.10

 

 

--

 

2018.6

 

公开课展示

2

教师

上课评课

实践

集体备课

4

教师

集体研讨

实践

设计制定作业档案袋

4

教师

集体研讨

实践

 

各组研讨提炼本学科的模式

4

教师

集体研讨

实践

形成题库,资源共享

自主研修

论文案例撰写

2

  教师

自主研修 写作

理论

 

2018.6

合计

 

56

 

 

 

 

 

(五)师资课程说明
研训师资包括职务职称、业务专长、荣誉奖项、曾经参加、组织的主要研训项目情况等;研训课程要求明确该课程的名称和简要内容)

 

培训师资:

1、语文组:金乐洁(永嘉县优质课一等奖)   叶仁玉(永嘉县优质课一等奖)

             晓(校长)                 刘仁贵(学科研究生)

2、数学组:朱建岳(教研组长)             高建和(温州市骨干教师)

3、英语组:张冬苗(教研组长)

4、科学组:金武(温州市实验设计一等奖)   杨朝庄(教研组长)

5、社会组:刘建昆(教研组长)

6、综合组:吴李旦(教研组长)             杨乐(永嘉县骨干教师)

培训课程:

1、同伴互助:案例分析与研讨

2、骨干引领:开课、观课、议课、讲座

3、同伴互助:作业设计及学生优秀作业展示与研讨

4、同伴互助:经验交流

5、骨干引领:习题讲评课专题研讨开课、观课、议课

6、成果展示:展示优秀作业展示周。

 

 

5、教师论坛。利用校园网为主阵地将设立教师论坛,探讨教学中作业设计及作业评价规律,分析教育教学现象,发表教育教学心得,激发创新思维,提高科研水平。

 

 

(六)项目实施条件请分段阐明项目负责人及其所在学校或单位在实施本项目时在专业、师资、设备等方面的有利条件)

 

我校拥有多功能厅,有配套齐全的机房;有音乐、美术等专业的各类功能室;有足够的实验室、图书室等教育辅助设施,每位教师拥有一台电脑,教育硬件设施完备。我校师资年龄结构合理,专业分配合理,部分名师师资配备如下:

1、语文组:金乐洁(县优质课一等奖)刘仁贵(国家级论文发表)叶仁玉(永嘉县优质课一等奖)金晓(校长)

2、数学组:朱建岳(永嘉县数学讲评课交流、教研组长)高建和(温州市骨干教师)胡志禹(数学基本功一等奖)

3、科学组:金武(温州市实验设计一等奖)

4、综合组:杨乐(永嘉县骨干教师)

5、另请校外专家名师

(七)研训作业要求
(请逐条清晰列出)

1、自主阅读有关作业设计方面理论书籍,进行摘抄,写一篇对自己作业设计有帮助的读书体会。

2、每人上传个人设计的作业一份

3、每人开一节交流课

4、每人上交一篇作业设计使用后的反思

 

 

(八)研训项目考核(制定符合学校和项目实际的考核标准)

 

1、学员必须修满规定学时,不准随意请假。如确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扣除相应学分。

2、未按要求上交作业的,或在参训期间发生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的,成绩均判定不合格、不记学分。

3、在参训期间表现积极、无缺勤、主动研讨、高质量完成各项作业的,评比先进个人择优录取,评选各项先进荣誉优先考虑。

 

三、审核意见

 

学校审核意见

 

                                

 

       校长签字    金晓           单位盖章

 

         同意上报                    2017 926

 

专家审核意见

 

 

                             

                                

 

县教师发展中心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