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潜心阅读,铸就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读刘波《教师阅读力》有感  永嘉县乌牛二中

(2017-07-30 08:23:41)
分类: A3-B8-C9项目实施教师阅读

潜心阅读,铸就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读刘波《教师阅读力》有感

永嘉县乌牛二中            刘仁贵

近段时间,本人拜读了刘波老师的《教师阅读力》这本书这本书以刘波老师自己为主线,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阅读所得阅读研究和推动教师阅读的做法写成的一本书。读他的文字就是在博学的刘老师对话,他缓和的语调告诉我们物质的速朽和精神的永恒。读了刘波老师这本书,能让人保持内心的宁静刘波老师用孜孜不倦的读书情怀和人格魅力感召着我们本人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本人现将这次读《教师阅读力》的体会如下:

1.成长的养分要从植根深处汲取

  如果把教师比作一棵树,那么千方百计地进行阅读,就像大树的根须不断地伸向大地。植根越深越广,地上的枝干也就会越繁茂,抵御外界各种冲击的能力会越来越强。从现实情况来看,博览群书的教师不仅不多,而且更少见到教师对教育类期刊上的文章能做到耳熟能详。相比之下,刘波老师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阅读榜样,有着很好的阅读习惯;每年自费订阅专业类期刊与杂志,注意收集教育类资料,遇到好的文章存留下来,便于研读、思考与创作。在阅读上,教师就应该像荀子所“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那样,能静得下心来,坐得住冷板凳,肯花时间啃一些经典,做某些看似“无用”的笨功夫。很多时候,教师自身未能达到一定的学识和精神境界,多半是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阅读修炼还不到位。刘波老师是一位愿意在阅读方面下大力气的教师,正是由于平日的积累、不辍的笔耕,使得他连续作问世,即将诞生的《教师成长力修炼》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而这也是一条可为其他教师所借鉴与模仿的专业成长之路。从现实来看,在这基础上教师阅读不仅要读透经典,而且也要跟上时代的节奏,能借助多种阅读平台来完善、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如课堂组织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而不是死读书、不思考。阅读书籍能兼顾深度与广度的教师,自然而然便能成为教育的专家

2.会读书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好教师

  我们的工作虽然琐碎繁忙,但不能成为不读书的托辞,刘波老师说:“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对业余时间是怎样利用的。作为教师,不应该把下班时间纯粹视为自己的的私人时间。教师应该利用业余时间来读书充电,这样才能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激发求知的热情。”让我们走出浮躁的心绪,潜下心来阅读,记录生活,让我们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坚信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刘波老师却从阅读中走出一条不同凡响之路,让同行们看一看老师究竟应该如何读书,读完书后应该有什么样的结果。其实,《教师阅读力》也再次验证了那句话:“好教师是读出来的,好教师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像一位谦虚而严谨的过来人,刘波老师在书中讲述了自己的阅读“经”、阅读“史”,展现了颇为理想的生活方式,就像他在书中所说,“教师应该把不断学习作为一种专业生活方式,而阅读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成长方面,教师应该为此行为埋单,包括金钱、时间和精力。我将把阅读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克服本领恐慌”。当教师怀着强烈的危机意识来审视自己,借助阅读来弥补自身的不足,那么,他将无疑会快速成长。

在某种程度上,刘老师塑造出了一线教师成长的样板,虽然他距离名师还有一定距离,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遵循着“为中国而教,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希望这样的教师越来越多,如果像这样,中国的教育生态才会逐渐改变,变得越来越有朝气和希望。实际上,在普遍浮躁、读书无用论和功利化日趋盛行的当今社会,读书不仅是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救赎,而且更是抵御不良社会风气的武器。

  深入书中,忘掉社会的喧嚣,会阅读的教师也会对学生产生无声的引领。这是因为教师群体的特殊性——每天都与学生接触、与学生打交道,每天都在影响着一颗颗成长的心灵。杂文家吴非说,教师只有比学生善于学习,他才可能会“教”,因而才可能是“师”;也只有比学生更知道需要学习他的“教”才可能是有价值的。如果阅读能成为教师的生活常态,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像刘波一样做到“诗意地栖居”,如果有所学校都能“书香四溢”,那么更多的教师将拥有一种阅读力,它能浸润学生的心灵、孕育学生的成长,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地方。

3.推动阅读是比读书更伟大的事

   刘波老师并不止于自己读书,还致力于传播阅读的种子,让更多的教师养成阅读习惯,尝到阅读的甜头。“这本书既是我个人在阅读中成长的忠实记录,也是我作为仁爱中学推动教师阅读的执行者和见证人写下的学校在这方面的作为。”正如刘波老师在后记中所写的,仁爱中学读书社一路走来,离不开他的努力和付出:从共读一本书,到自主选书、共享书架,到主题聊书,共话“教育叙事写作”。他的《巧用网上家园推动教师读书》《推动教师读书说难也不难》等文章,与其说是讲述自己学校的阅读推广经验,撒播着阅读的种子,还不如说是指出了一条真正的书香校园建设路径。    

  客观来说,改变教师的阅读生态,推广人功不可没。如今,读书界已经有很多热心的推广人,教育界也需要甘于奉献、深入钻研的推广人,需要更多的“花婆婆”在中小学撒播读书的种子。朱永新曾经表示:教师“精神的荒漠化,导致的是教育的贫瘠,日趋依靠规则、惩戒或者利诱来维持教学,使得大批的学生在离开校园的时候,精神相当贫瘠”。而推广阅读,不仅意味着唤醒更多教师的求知欲望,而且也意味着是让教育回归正途。而刘波老师所坚持的阅读推广行动虽然形单力薄,却有着深远的意义。他所发出的一个小小的声音,让我们看到的追求与担当,也让我也愈加坚信——唯有阅读,才能给学生以积极的教诲,给教师以心灵的慰藉,给教育以未来的希望。

曹文轩老师曾经说过:“阅读的意义,我们可以说出一箩筐,甚至一山谷,其中必定有这样一条:阅读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富人——精神上富有的人。”阅读无止境,让你我共同推开阅读的大门,在阅读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成就我们美好的人生。希望我们像刘波老师那样通过潜心阅读铸就了一条从新手型到研究型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为最终成为教育专家而奋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