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18
  • 关注人气: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组同伴互助学习

(2017-07-19 15:13:26)
分类: A3-B567-C678活动及时多样真实

有效备课的关键----提问的设计//讲座稿

 叶仁玉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对于我们在座的语文老师来说,不仅语文课是一个难撬的地球,我们学生低垂的脑袋也是另一个难撬的地球。

纵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得不感叹: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把握上。学生语文基础普遍低下,在很多学校倡导抬头教学的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激发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又如何提问,使得他们愿意打开心扉,畅所欲言?——一句话,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这是目前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所考虑的较多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所谓有效活动,是指学生能够主动思考、踊跃交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名师程翔说,提问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联系作用 教师的提问首先引导学生接触课文,其次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这样,本来与学生没有关系的课文变得与学生关系密切了。这就是提问的联系作用。

推进作用 课堂提问犹如推进器,推动课堂前进。课堂是要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借助提问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一堂课,教师会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之间呈现一种关系,即课文内部的逻辑关系和学生学习上层层递进的关系。问题必须一个一个地解决,课堂全部问题的解决标志着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路标作用 教师的提问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设计出来的,体现教师的教学意图。这个意图好比路标,导引学生思考的方向。没有教师的提问,学生就无所适从;没有教师的提问,课堂就呈现无序的状态。提问的路标作用还表现在限制性上。学生暂不阅读哪些内容,暂不思考哪些问题,教师的提问中有所提示,这就好比路标一样,可以使行人不走冤枉路。

既然课堂提问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有效提问呢?  

首先要吃透教材。吃透教材是设计出好的课堂提问的前提。所谓吃透教材,就是教师理清了课文的思路,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了课文的写作特点。然后,教师把自己的理解和课堂学习重点变成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这也就是学生为什么可以在有限的课堂内能有较多收获的原因。

其次,要成为一个有效教师。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受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有效老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

再者要有有效提问意识。也就是说,什么样的问题我不能问或尽量不问的,什么样的问题是我们想方设法要问的?那么,怎么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

我觉得,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的提问才是有效的;能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提问才是有效的;能让学生有所得的提问才是有效的;还有,适合中职学生学情实际和学业特点的提问才是有效的。

具体来说,有效提问意识有:

1,解题意识

有位教师在执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这样切入:“你认为《归园田居》题眼是哪个字?”在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归”后,教师进一步引导:“既然‘归’是最重要的。标题又明确告诉我们诗人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在这个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教师因势利导抓住“归”字切入设置了四个问题:(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这是被人称道的切入。

这种切入巧在它的设计具有整体性。提挈全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的设问牵动了学生对整首诗的理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整体阅读、整体感悟.避免了碎问碎答,保证了教学的整体性。

2,导入意识

3,矛盾意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