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鳌江镇七色花幼儿园园本研修计划

(2024-05-07 15:16:09)
分类: 校本培训计划表

鳌江镇七色花幼儿园园本研修计划

二三学年第学期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纲要》精神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指示,坚持以“幼儿发展、教师发展、幼儿园发展为本”的教研工作方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开展集体备课、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办园质量,凸现我园的特色教育。

二、 研修目标

1.结合校本培训五年规划,教师制定相应的个人发展规划。通过校本培训,进一步更新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以老带新,通过青蓝接对,经验丰富的老师带教和专业指导培训,给年轻教师在教育教学上以更多的关心和指导。

2.以抓实教育教学活动研讨为核心,优化教学活动的组织,以理论学习为抓手,促进教师吸纳、反思水平的整体提高。以教学案例为载体,营造积极互动的探讨氛围,合理安排一日常规,优化区域游戏活动开展。

  3.创造性的开展以为本的研训活动,坚决不移的走课程本化之路,形成精开发本课程。

三、研修内容及形式

1.以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认真贯彻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范教育的若干意见,组织教师开展两周一次的政治学习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规范教师行为。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政治学习的培训、主题演讲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本园教师的师德规范,促使教师水平上新台阶。

2.  加强教学实践能力培养

以六个一活动为主要抓手,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继续深入学习新纲要指南,真正领会课改的核心所在,对课程理念、目标、构造、内容、实施、评价等都能做到烂熟于心。

3.提高自身教育理论及授课水平

进一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纲要》进行深入理解、积极探索、切实落到实处。积极借阅幼教刊物,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做好理论学习笔记,并且要学以致用,把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践相结合,同时,积极参与各类培训及姐妹园观摩活动,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理论及授课水平。

3.  扎实开展教研活动,真正发挥其辐射作用

实行随机查课,推门听课,督促教师备好课,上好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展园内公开课、教玩具制作等各种评比活动,激发教师教育热情,努力营造我园良好的教育氛围。建立教研活动轮值制。轮流主持,充分创造机会让教师主动积极参与,形成教学互助,让教师既当学员,又当教员为每个人提供较充分的表达思想、观点的机会,让思想和观念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四、保障措施

1.计划制定符合我园当前实际需要,保障本培训的科学性。

科学制定学人员研修活动内容培训计划的定切实符合教师实际需要,严格围绕课程游戏化根据园本特色设置相关培训专题。

2.流程规范,保障本培训工作的落实。

教学园长专门负责教师培训工作,从计划制定到过程实施全程跟进,保证本培训的落地及严格执行签到记录、照片拍摄、报道撰写与发布等规范流程。严肃学习态度,落实培训技能,

3.通知及时有效,做到一通知、二提醒、三督促、四监管,保证本培训的出勤率。

4.教研管理机制健全,保障教活动质量。

 

附件2校本研训行事历(附后一页)

 

 

 

 

 

 

附件2:

校本研训月行事历

年月

时间

活动内容

责任人

参加对象

2024

2

.

219-228

1.制定训计划

2.学习《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

3.

4.园本教研活动:幼儿园环境及班级区域的布置

林洁

郑霄

全体教师

20243

31日-331日

1.教师集体备课、随堂课听评

2.学习《3-6周岁儿童发展指南

3.学雷锋主题教育

4.植物角及爱护环境教育

5.爱家乡“划大龙”民俗民风教育

6.园本教研活动:创意美术

 

林洁

周丹丹         

全体教师

20244

41日-430日

1. 防溺水主题教育

2. 阅读节系列活动研讨

3.幼儿园教师公开课展示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学习研讨

5.主题审议

6.“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英烈”主题教活动

林洁

周文

 

全体教师

 

 

20245

51日-531日

1. 园内师德师风学习会

2. 园本教研活动:游戏观察

2.主题背景下的创意美术

3.幼儿园节日环境创设

4.教师自制教具评比

周文

李金钗

 

全体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