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听赏儿歌,理解风娃娃和冬爷爷的有趣互动,感受冬日的美好。
2.尝试有情感、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大胆想象冬爷爷胡子的用途。
活动准备
1.已有冬天会结冰的相关经验,知道在北方,冬天树枝、屋檐等很多地方会挂冰凌。
2.挂图15号。
3.冰凌的图片。
4.图标:风娃娃、冬爷爷的胡子。
活动过程
一、冬爷爷的冰柱子
1.出示冰凌的图片。
2.教师: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冰凌?
3.教师:你玩过冰棱吗?它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感觉?
4.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树枝上、屋檐上都结满了冰凌,就像冬爷爷的胡子。
二、冬爷爷的胡子
1.朗诵儿歌第1段“冬爷爷,胡子长”至“山崖旁……”,幼儿欣赏儿歌,并感受冬爷爷的胡子的特点。
2.教师:冬爷爷的胡子是什么样的?它挂在哪了?
3.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等,猜测冬爷爷的胡子对应的实物。教师:你见过什么东西也是长长的、亮晶晶的、硬邦邦的?
4.教师:冬爷爷的胡子到底是什么?为什么?
5.出示挂图15号,教师念读儿歌,请幼儿根据儿歌顺序,找出树枝、屋檐、山崖。教师:这首儿歌真有趣,居然把冰凌说成是冬爷爷的胡子。冬爷爷的胡子挂在哪了?我们一起到图里找一找。
6.幼儿自由联想冬爷爷的胡子会挂到的其他地方,编入儿歌后集体朗诵第1段。教师:那你觉得冬爷爷的胡子还会挂在哪?
冬天到了,树枝、屋檐、山崖(补充幼儿说到的场景)上,到处都挂着冬爷爷的长胡子,亮晶晶、硬邦邦的,漂亮极了。我们来念一念这段儿歌吧。
三、调皮的风娃娃
1.请幼儿听赏儿歌第2段(从“风娃娃”到“响叮当”),感受风娃娃的调皮。
2.教师:风娃娃也很喜欢冬爷爷的胡子,瞧,它来了(出示风娃娃的图标)。风娃娃会和冬爷爷玩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教师:风娃娃是怎么和冬爷爷玩的?发出了什么声响?你能学一学吗?
4.师幼一起边念儿歌,边表演儿歌。
5.教师:风娃娃吹呀吹,冬爷爷的胡子荡呀荡,真开心!我们也一起来玩一玩,你们做风娃娃,我来做冬爷爷,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念一念吧。
四、冬爷爷的胡子真神奇
1.请幼儿欣赏第3段(最后一句),同步出示冬爷爷的胡子图标,感受“胡子”的神奇和作用。
2.教师:哐当,哎呀,风娃娃吹得太厉害了,把冬爷爷的一根胡子吹掉了,风娃娃把胡子当成了什么?把它送给了谁?
3.请幼儿大胆想象胡子的用处并尝试用句式“送给××做××”进行表达。
4.教师:假如你也有一根冬爷爷那样长长的、亮晶晶的、硬邦邦的胡子,你会把它当成什么?又会送给谁呢?(鼓励幼儿用句式“送给××做××”进行表达。)
5.结合挂图15号,幼儿完整听赏儿歌,再次感受儿歌的韵律和趣味。
6.带领幼儿随音乐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7.教师:冬爷爷的胡子真神奇,我们再来静静地听一听这首儿歌,你们也可以轻轻地跟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