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第一学期园本教研计划
(2019-10-12 14:37:37)
标签:
教育 |
分类: 校本培训计划表 |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随着课改的开展,教师如何在原有水平上挖掘自身优势,幼儿园如何促进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开展分层培训,形成合理的培养梯队,都将成为我园教研工作的重点。因此,本学期,我园将依据教师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改进教研模式、探索并尝试适合我园教师发展的教研方法和培训形式,力求教研活动抓实效、培训内容接地气。
一、工作思路
1.以教研组为统领,开展问题式、解惑式教研,教研内容重在解决全园共性问题和答疑解惑,每月就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开展案例式、诊断式教研活动,并展开研讨,使全园教师在关键问题和重要环节上统一认识、明确做法、提高效率。
二、培训目标:
通过学习、借鉴、研讨、交流,进一步培养教师在工作中学习的意识与习惯,指导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取长补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为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三、工作重点
1.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通过活动主题题交流互动的方式,帮助老师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3.创造机会让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听讲座。要为教师提供多种学习机会,让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或接受先进的理论,或参观其他的实验园,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园内也要进行全园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教师专业化成长。
4.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育教学质量。
5.以园本教研为载体,开展园本课程及薄弱学科的研究,推进我园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四、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树立目标意识,促使教学的有效实施(目标设计的有效性)
2.提供有价值的学习操作材料,支持幼儿有效发展(环境材料的有效性)
3.精心设计提问,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4.关注幼儿的真正兴趣与需要,给予恰当的有效的引导(指导策略的有效性)
五、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习,优化师资队伍。
1.提升教师理论水平。
一是深刻领会《纲要》精神,统一认识,明确学习目的,采取“多阅读、多反思、多执笔”的方法,使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扎扎实实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完成每月教师素养,每学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二是扩大知识面,掌握新知识。充分利用幼儿园的书籍、网络等资源,博采众长,广泛涉猎,更多地学习人文自然科学知识,不断充实自己。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地扩大自身的视野,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丰富专业知识。
2.学习课程理论,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增强教师课程意识,自觉、自主、自愿地学习课程理论,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在课程与幼儿发展之间搭建绿色通道,让课程在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中展开,并逐步转化为幼儿的能力。教师要在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一切以幼儿的和谐发展为本。
3.对教师进行“分层式”、“互动式”培养,注重骨干教师各方面素质的再提高。教师间互学的方式
4.为教师创设互学互研的平台,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提供平台给想做事、能做事的人指导帮助,直至做成事。同时加强全园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的培训与提高,逐步提高教师队伍专业水平。
5.利用专题研讨、互动沙龙、各级各类的讲座培训、到名园去学习等方式,开拓眼界。
6.多反思,勤练笔。要求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育随笔等。每位教师每月需撰写教育教学心得、反思、幼儿偏差行为情况记录各一篇。
(二)夯实常规,提高工作实效。
一方面是要促进教师深入备课,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是要促进教师间的互研互学,强化教研教改的意识,再一方面是鼓励教师勤于探索、着力创新。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上好展示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青年教师的公开课要大胆尝试、认真反思,使自己在教学上逐渐走向成熟。
2.观摩与经验交流
通过教学展示活动、观看一些优秀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案例等交流活动,让有幼儿教育经验的教师把好的经验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与升华,让同伴取得最直接的教育教学经验,全面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