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主题活动

标签:
教育杨璋璋 |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平阳县鳌江镇七色花幼儿园
项目名称 |
中班段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胡海雁 |
活动时间 |
2016年10月15日 |
活动地点 |
中三班 |
活动主题 |
《我的家》 |
主讲人 |
杨璋璋 |
参加对象 |
中班段全体老师 |
申请学时 |
主讲2学时其他1学时 |
活 动 内 容 及 进 程 |
一、组内教师签到。 二、讨论的主要内容:
1. 主题一:《我的家》 主题说明: 对三岁的孩子来说,家是孩子最熟悉的地方,也是孩子感到最温馨、安全的地方。家里有孩子最爱的亲人、最喜欢的玩具、最熟悉的环境、物品......总之,关于“家”的一切,都能激发起幼儿最愉快、最美好的情绪。正因如此,开展这一主题活动,有着非常丰富易于收集的教育资源,孩子们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家中各种物品的数量、功用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故事“小兔乖乖”、“宝宝回来了”可以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在“办家家”的角色游戏中可以感知父母的关心与爱护,体验亲情的温暖。 在主题活动中,请家长协助用表格统计或拍摄相片等方式,记录家里的相关情况。如何问孩子:“你家里有那些人?”“你家住在哪?”“你最喜欢和爸爸、妈妈玩什么游戏?”已增加孩子关于家的认识。 2.讨论课的内容。 主题活动目标 身体健康 1.学习双手滚皮球。 2.学习双脚行进跳。 3.了解一些安全小常识,初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并知道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认知发展 1.了解家庭的主要情况,如家里有几口人,能正确说出父母的姓名和家庭住址等。 2.学习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周围人的爱。 3.知道家中主要物品的名称和简单功用,并学习按用途进行分类。 4.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要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5.欣赏中外名曲,感受和表现不同性质的音乐。 四、家长工作: 1.喜爱自己的家庭,了解父母是怎样关心、照顾自己的。 2.初步体验家及班集体的快乐与温暖。 3.对家用电器产生兴趣。 4.学习与同伴共同分享快乐的事。 5.学做礼貌的小主人(或小客人),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
||
活 动 反 思 与 建 议 |
中班幼儿随着自我中心意识地逐渐增强,开始有了更多探索周围生活的兴趣。家是幼儿最早接触的生活环境,这里不仅有他们喜爱的物品与角落,还有他们喜欢的人与事。和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对家的学习与理解更多地从与家有关的空间、文化及人际与亲情活动来展开,这有助于拓展与深化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主题通过温馨与好客的家到团团圆圆的家,再到家中的爷爷奶奶这三条线索丰富幼儿对家的认识与理解。 步入中班的幼儿正是独立性萌发的阶段,他们初步产生了“小主人”的意识,对“家“的认识也更加立体了。”请到我家来做客“既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与认识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家,也帮助他们逐步积累主动与他人交往的经验,了解待客与做客之道,学习如何“当主人”、“做客人”。 老人是家中的宝,没有他们就不会有幼儿现在的家。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这一美德在今天的独生子女时代,显得有些衰落。得宠的幼儿往往视老人的关爱与照顾为理所当然,不知感谢与敬爱。“爷爷奶奶你们好”试图引导幼儿在一系列有趣的语言活动、艺术活动、健康活动中去“听一听”、“说一说”、“动一动”、“演一演”、“做一做”,了解爷爷奶奶的日常生活、生活经历、生活智慧与本领,萌发关心爷爷奶奶的情感。 |
||
过程确认 |
情况属实
|
http://s6/bmiddle/002JzVLszy764EqJUVff5&690
http://s2/bmiddle/002JzVLszy764Erktjz4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