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记录表小班《奇妙的声音》

标签:
教育 |
分类: 校本培训计划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平阳县鳌江镇七色花幼儿园
项目名称 |
小班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姜笑静 |
活动时间 |
2014、3、25 |
活动地点 |
小二班 |
活动主题 |
《奇妙的声音》 |
主讲人 |
姜笑静 |
参加对象 |
小班老师 |
申请学时 |
主讲2学时其他1学时 |
活 动 内 容 及 进 程 |
一、组内教师签到。 二、讨论的主要内容: 1、介绍主题: 主题一:《奇妙的声音》 主题说明: 听觉时幼儿感知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奇妙的声音”创设了以声音为主题脉络的学习情境,在这个特定的情境中,幼儿感知着、理解着、创造着、发展着。在听一听,找一找中,幼儿发觉自己的身体会发出如此奇妙的声音,发现听觉通道会给自己带来那么多的享受;声音不但可以感知,还可以去创造。做个风铃丁丁当当,折个纸大炮甩出啪啪响,即使时豆子盒、沙子罐也都可以创造出声音。在想一想、做一做、听一听的过程中,幼儿知道声音的有无,辨别声音的差异,确定声音的方位,表达自己对声音的喜好,发现自己盒周围的联系,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有趣的声音、奇怪的声音、悦耳的声音给生活增添了丰富的意义;然而,无休无止的声音、惹人心烦的大嗓门却令人生厌,“爱唱歌的大恐龙”让幼儿在幽默诙谐的笑声中,领悟到自觉地控制声音是一个人融入社会的必要修养。 2.讨论课的内容。 三、环境布置: 1、从旧书、杂志上剪下一些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如飞机、动物等,让幼儿模仿这些声音。放置一些幼儿从家中带来的音乐盒。 2、张贴一些能发出声音的物品的图片,如汽车、火车等,让幼儿模仿这些声音。 3、室内悬挂幼儿自制的风铃。。 四、家园配合: 1、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如家中的电话铃声、路上的汽车声、走路声,大自然中的流水声、鸟叫声等等,感受声音的丰富和奇妙。 2、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录下进行不同活动时发出的声音,如刷牙、炒菜、洗碗、吃饭、翻书、自编故事、唱歌等。和孩子一起聆听录音带,辨别不同的声音,体验听到自己熟悉声音的愉悦。 |
||
活 动 反 思 与 建 议 |
世界真奇妙,当孩子用那双好奇的眼睛打量着眼前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磁铁的磁性,大自然中奇妙的声音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在主题活动中,教师要积极追求幼儿与教师保侍一种自然和谐的互动关系,促使幼儿逐步增强自主性这样一个重要目标,在主题活动中将探索活动权全部还给幼儿,尊重幼儿自主游戏的活动权。《奇妙的声音》这一主题我们总共预设了2周,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实施,幼儿对于周围环境中的事物、现象的变化更加好奇了,愿意将自己发现的、感到好奇的现象用语言表达出来,孩子们进入了一个奇妙、探索、发现的世界。 |
||
过程确认 |
情况属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