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案例:《七彩迷宫》
(2012-06-19 15:46:10)
标签:
教育 |
分类: 各班教研活动 |
一、活动背景:
晨间活动中,隔壁班的小朋友正在玩新增设的活动材料——大纸箱。他们从纸箱这头爬到那头,很是开心。我班的孩子见了,觉得很新奇,忍不往跑过去看一看、摸一摸。看着孩子们新奇而有趣的眼神,晨间活动结束后,我就将大纸箱拿来,和孩子们展开了玩纸箱的讨论,许多孩子说,回家也要带一个大纸箱来。第二天早晨,还真有几个孩子带来了大纸箱,并且也兴致勃勃地玩开了。吴晨楠和周璇两个小朋友玩着玩着,他们将各自的纸箱接在了一起,纸箱变长了,他们玩得更开心了。我适时地启发孩子:如果将许多纸箱按不规则形状拼接起来,它会像一个什么呢?于是,便有了此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巩固向四周连接、伸展的技能,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
2、通过装饰,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并从中感知色彩的丰富性。
3、发展幼儿手膝着地爬行的动作,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协调性。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动手做、玩游戏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材料:大纸箱若干、彩色蜡光纸、皱纹纸、丝带等,各种颜色的水粉颜料
2、教具:木偶小猴、迷宫图
3、知识经验:在区角内设置各种迷宫图,引导幼儿了解迷宫
四、活动过程:
1、导入:
教师出示木偶玩具小猴,“小朋友们,今天小猴叮当遇到了一个大难题了,熊猫老师给了它一幅图,它看来看去却不知道是什么?”
出示迷宫图,“小朋友帮小猴叮当看一看,这是什么呢?”
幼:“迷宫图。”师:“你们玩过迷宫吗?谁能告诉叮当,迷宫图是什么样的呢?”幼儿自由讲述。师:“小猴叮当听了小朋友的话,觉得迷宫太好玩了,真想自己亲自去走一走,你们想不想也亲自走一走呢?幼:“想。”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来做迷宫呢?”幼:“绳子”“线”“小椅子”“纸箱”……
(评:由于孩子们平时已有关于迷宫的知识经验,活动一开始,他们就纷纷表现出主动参与活动的欲望。)
2、制作
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刚才周璇小朋友说可以用纸箱来做迷宫。”出示大纸箱,“纸箱可以怎么样做才能变成迷宫呢?我们大家一起来动手试一试,好吗?”教师以合作者、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制作,引导他们将各种大纸箱横放在场地上,前后相通,向不同的方向拼接、伸展。幼儿对话:“这些纸箱怎么老是倒下来?”“我扶住它吧。”“不行、不行,我要一走,它又倒下来了。”“用东西顶住它。”“用小椅子挡住它。”……
(评:纸箱大而立不稳,在制作过程中,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了遇到的难题,是我始料未及的。)
3、装饰
迷宫拼接出来了,师:“小朋友们真能干,用大纸箱真的做出了迷宫,你们瞧一瞧,觉得怎么样?幼:“好看”、“不好看”。教师请幼儿说一说各自的理由,发现:从纸箱外面看,不太漂亮。师:“我们一起来装扮迷宫,让我们的迷宫变成七彩迷宫,好吗?”教师出示各种装饰材料,幼儿自由选择,展开想象,装饰迷宫。
4、钻迷宫
师:“我们的七彩迷宫做好了,来,我们一起去亲自玩一玩迷宫吧。”
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从这个洞口钻进去,从另一个洞口钻出来,再从另一个洞口钻进去,从旁边一个洞口又钻出来,像是在玩捉迷藏。
五、反思与评价:
孩子偶然的一次拼接纸箱给了我启发,但迷宫对中班初期的孩子来说,可能有些深奥,不太能理解,于是,我将关于迷宫的知识经验在区角活动中逐步介绍给幼儿。从幼儿的表现看,有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就会促进孩子主动地投入到思考、创作、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当孩子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亲自体验迷宫时,那种成功感、自豪感全都写在孩子的脸上。
在活动中,有几名幼儿对迷宫的兴趣不太浓,但在多数幼儿的带动下,在他们兴趣的感染下,不一会儿,这几名幼儿的兴趣被激活了,也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所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能利于、促进幼儿发展的各个因素,使孩子真正地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范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