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教案例: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

(2012-06-15 12:14:19)
标签:

教育

分类: 各班教研活动

    现在的幼儿都是家中的宝贝,集万般宠爱于一身。他们因缺少同龄伙伴,接触面较窄而产生了诸如自我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等许多社会性方面的问题。我班的杨子小朋友就是这样:虽然聪明活泼,但是性格暴燥,易冲动,攻击性强,他喜欢找同伴一起活动,却又不善于与人相处、合作,在班里没几个小朋友愿意与他交往。这让我很苦恼,针对这个问题,我对他进行了观察与分析。

观察实录
事件一:玩具,我不想欺负你!
    一天上午,小朋友们开始进行结构游戏,他们利用各种玩具,以小组为单位搭建了房子、公园、机场等很多建筑。杨子还没有加入,他看了看我,也许是希望我能给他安排一组玩,但我想了想,希望能给他自己与同伴商量和处理的机会。于是我对他笑了笑,并没有动。杨子这组看看,那组瞧瞧,每组的小朋友都玩得高高兴兴的,谁也没搭理他。他显得有些百无聊赖,于是,他拿着小椅子,在教室里推来推去。突然看见小朋友的身旁一筐塑料插接玩具放在了地上。他看了看我,我没理他,只见他一只脚迈进筐里,使劲在玩具筐里踩,玩具立时飞溅出来,一边踩,一边还咧着嘴笑着,得意地左看看,右看看。几脚下去,把玩具全部踩了出来,他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我的思考:
    杨子想和同伴玩玩具,最后却是踩了玩具。我想:杨子今天的行为是觉得踩玩具好玩还是因为没有玩到玩具生气了的发泄呢?他是故意这样做的吗?还是因为他自我意识特别重,为了寻求成人的注意,才做出一些不受欢迎的行为——故意弄翻物品呢?杨子今天的做法会不会是因为杨子生性好动,但由于种种原因没得到同伴、老师的关注和重视,又没有参与游戏,他觉得受冷落了,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因而只好动“武”了呢?
    经历了这件事后,我陷入了深思,杨子为什么没有玩到玩具呢?他的这种行为我应该怎么来教育他呢?
事件二:看谁敢欺负我!
    引:当杨子的利益被不小心侵犯,他采取报复性行为,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在音乐活动中,小朋友们都跟着老师做律动《摘苹果》,紫畅在抬手时碰到了杨子的脸,他马上就打了紫畅一巴掌,紫畅哭了,小朋友都说是杨子打的,我立刻把杨子叫到我面前,我对他说:“杨子,你为什么打紫畅呀?”杨子噘着嘴说:“她还打了我的。”紫畅说:“我不是故意的。”我对他说:“老师说过的,小朋友之间要团结,紫畅不是故意的,你可以好好给她说呀,以后可不能这样了!”杨子看了我一眼,倔强地扬着小下巴,又恨恨地看了看旁边的小朋友,没有再说话。
我的思考:
    杨子的动手让我大吃一惊;他怎么会打人了呢?就因为别人不小心碰了他一下吗?他怎么会这样?于是,我给他讲了个《孤单的斑鸠》的故事,让他明白“如果你欺负别人,谁还愿意成为你的朋友呢?”从而引导他要和小朋友友好相处。道理是明白了,可是没过多久,他的老毛病又犯了。
    下午喝豆浆时,教室里有些拥挤,坐在旁边的希真不小心撞到了杨子的手臂,豆浆洒了一点在桌上,杨子立刻把希真的豆浆杯推翻,豆浆流了一桌,把希真的裤子也打湿了,希真哭着告诉我,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理直气壮地说:“她先把我的豆浆推翻在桌上的”。希真立刻说:“我给他说了对不起的。”我对他说:“刚才老师和小朋友都看见了,希真是不小心碰到你的,而且,她也给你道歉了,你可以擦干净就行了呀,为什么还要去倒别人的呢?”我生气地看着他,他还做出很委曲的样子,哭了起来。
案例分析:
    听着杨子理直气壮的话,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出,他并没有认可我的话,只是出于对老师的敬畏,没有反驳我。看着杨子,我想,我平时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与同伴友好相处,看来,是失败了,杨子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的错,他的行为带有攻击性,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一点点损害时,他便采用报复行为。
    我追问我自己:会不会是我平时只注重说服教育,只是告诉幼儿要与同伴友好相处,忽略了让幼儿把知与行联系起来,导致幼儿只会说什么和小朋友团结友爱,互相谦让,而真正遇到问题时就不像说的那样了。到底为什么孩子会这样,我一定要找出原因来进行教育。

反思与分析:

    针对杨子的这种情况,我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告诉他们杨子在学校的表现,并给他们好的建议,提醒家长不要溺爱孩子。而家长的回答是“现在的社会,竞争很激烈,你太软弱就会被人欺负的”。 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吃亏,一味地单纯强调进攻性:“他打你,你就打他,让他以后不敢再欺负你,”同时,幼儿还受到社会中不良现像的影响,对幼儿协商和合作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干扰。例如:大街上常有一些人一言不和就相互争吵或大打出手。这些都给幼儿带来了负面影响。让幼儿不能正确处理与同伴之间的纠纷。幼儿在家是众星捧月,随心所欲,家人围着他一个人转。在幼儿园这个大环境中,教师不会像父母一样处处让他,幼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这时,幼儿的会产生失落的情绪,而这种情绪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幼儿会做出一些发泄和攻击性的行为。
    深知家园沟通重要性的我,我没有因为杨子父母的态度而放弃努力。正当我为杨子父母的态度感到头痛而苦苦找寻办法时,发生了一件事,让事情得到了转机。

户外活动时,我班孩子和大班小朋友一起玩大型玩具,一会儿,杨子哭着跑来对我说:“老师,大班的小朋友打我!”。我一看,可不是,头上还有个小青包呢,原来,滑滑梯时,排在小朋友后面的杨子不耐烦地蹬了小朋友一下,于是小朋友便推了杨子,头撞到了玩具壁。我不禁有些失笑,“打遍班上无敌手”的“小霸王”算是遇到对手了。而且,由此看来,幼儿园像杨子的这种孩子还不少。我把杨子揽在怀里,摸摸他的头,对他说:“痛吗?”杨子哽咽地说:“嗯,痛,我再也不和小朋友玩了。”我心里一动,这正好是教育杨子的一个契机。我对他说:“是的,今天小朋友不乖,老师会批评他的。不过,别人打你都很痛,你打了别人,别人也会痛的,对吗?”杨子想了想,低下了头。
    下午放学时,我抓住这个契机与杨子的父母进行了谈话。杨子的妈妈看见了孩子头上的包,心痛得不行,气冲冲地质问我:“你们老师还管不管呀,是谁打我们家杨子的?太不像话了!”,我给他讲了事情的原委。并对她说:“你也觉得小朋友不对,是吗?为什么平时杨子打了小朋友你们就觉得无所谓呢?小朋友不对,我们肯定会教育的,但是,就是因为平时杨子爱动手,所以,才会发生今天的事呀,杨子以这种方式和别人交往,会吃很多亏的。以后孩子毕竟会离开父母的保护,会融入社会与人相处,必须具备良好的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如果不纠正他的习惯,对他以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我的一席话让杨子的父母发了好一会呆,然后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现在知道了,我们一定好好教育孩子,只要对杨子有好处,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教育措施:  

    1、作为老师,我应该尽量给他多一些关注、让他感受到温暖,和他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他有话愿意与老师交流。减少失落情绪。知道老师也爱他。相信老师会公正地对待他,能正确地处理事情。表扬他的长处,鼓励他扬长避短。                          

    2、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刺激是很必要的,于是,在学校,我尽量给幼儿提供较为宽敞的游戏空间,而不是提供繁杂,拥挤的活动空间。
    3、提供他与小朋友合作的机会,通过角色扮演等途径让孩子认识到他人对起攻击性行为的不满,从而使其对自己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否定情绪,同时,也要进一步让他认识到友好的小朋友是受欢迎的,增强他对榜样学习的愿望,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
   通过老师和家长的配合努力,杨子渐渐认识到打人,推人等行为是不对的。并慢慢有了好的开始。幼儿期正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以后个性的发展起着引导和奠基作用。如果这一时期能初步形成一个良好健康的个性,那么将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益。

周影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