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班离园环节的优化

(2012-03-12 22:37:21)
标签:

小班教研组

杂谈

分类: 教学随笔

小班离园环节的优化

                                  钟管中心幼儿园   小班教研组

我园采取的是集体离园的形式,大门在规定时间才能打开。在打开门那一瞬间,家长就像潮水般涌向教室门口,在小班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室内幼儿哭闹不止,室外家长焦急万分,两名教师站在门口叫小朋友的名字,被叫到的幼儿欢天喜地,没被叫到的幼儿哭闹万分,有的甚至冲到门口呼唤自己的妈妈。这种现象不光给幼儿带来了不好的情绪体验,有时也会让给家长带来误会,愉快的一天却以几分钟的混乱呈现在家长面前。    

离园环节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教师可“结合本园本班幼儿的实际,精心设计、安排好幼儿的离园活动”。并就离园活动内容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1、组织一些幼儿喜欢的活动,也可以“做个别教育工作,与幼儿亲切交谈,加深感情”。    

2、“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如整理物品、拿好自己的衣物、和老师同伴道别等;    

3、家园互动。    

为了让幼儿自主有序地进行离园活动,充分发挥离园环节的作用,本学期我在离园环节方面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一、合理分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离园环节活动的组织不仅能维护幼儿的人身安全,还能够稳定幼儿情绪、收拾整理幼儿物品和衣服,与家长交流等。两名教师应合理分工,一个组织幼儿的活动,一个负责接待家长。    

1、开展离园整理、谈话活动    

对于小班来说,离园前的谈话和整理衣着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做好这项工作,不但能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还能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离园氛围。    

离园前的谈话,宜选择当天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来谈,并作出积极的评价,内容要具体、生动,谈话要简短、明了,如:今天,我们晨间活动学小兔跳圈,我们小班的小朋友都很能干,跳得可爱极了,小朋友们也有进步,今天愿意参加活动了,跳的真好,来让老师、小朋友看看,你是怎么跳的。哇,大家一起来表扬一下……    

这类谈话宜以表扬为主,使孩子们了解一天所发生的重要的、有必要知道的事情,知道怎样做是好的,怎样做不好,这样既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又能使小朋友之间有互相谈论和评论的机会,同时, 通过 老师的引导,孩子们又能够很乐意的把幼儿园里的事情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家长也能从孩子的童言稚语中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这样的谈话,一举数得。    

在谈话的同时,教师还可以检查、整理孩子的衣着,看看鞋子是否穿反、裤子是否穿对、衣服领子翻好了没有……在为孩子整理衣着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肢体的直接接触,会让孩子感到老师的爱,老师的关心,从而发自内心的喜爱老师、喜爱幼儿园。由此可见,离园前的环节十分重要,是值得我们每个老师所重视。    

2、开展幼儿感兴趣的活动    

利用离园时间开展区域自选、自带玩具、桌面玩具、室内小游戏等活动。快放学之前也可以选择带孩子户外游戏,如滚皮球之类的,然后让带幼儿有序入厕,之后教师弹琴组织幼儿回到教室拍手做些律动,稳定幼儿坐好以后,老师便可教给幼儿一些手指游戏。我园的放学时间为4:30分,这是小喇叭的音乐就会响起孩子们可以听着音乐律动自由舞蹈。可以让幼儿坐自己的位置上做手的动作,把孩子吸引住,建议放学时候不要让孩子看电视,虽说放学才看,但是有些家长不会那样认为,有些家长以为你们整天让孩子看电视,这不把你们一天的辛苦全部磨灭掉了吗,有的家长还会说我们家孩子的视力不好就是在幼儿园看电视看的,所以我们有时间多上网看看有趣的手指游戏,或者其他幼儿感兴趣的东西,这不仅让我们又学到了新的知识,同时也方便了我们的工作。另外班上老师要分配好工作,一个管孩子一个管接待家长。    

3、将离园环节分段展开。   

将幼儿分成三段。第一段:幼儿第一学期刚入园,为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第二段:幼儿第二学期入园,部分幼儿未适应;第三阶段:完全适应幼儿园生活。    

在第一阶段,我们做的更多的是安抚幼儿的情绪,此外检查衣物也是必修课。由于刚入园,教师、幼儿、家长都不熟悉,为避免发生幼儿走失等情况,幼儿等待时间将被区角游戏、动画片、桌面游戏等取代。    

在第二阶段,班级出现个别新生,就会出现老生笑着离园,新生干巴巴的等待着,眼光目不转睛的注视着门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老生带新生的方法,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将目光都注视到教师组织的活动中时,就再也看不到孩子的哭脸了。    

在第三阶段,幼儿已经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生活时,我们可以建立幼儿离园制度。一位教师组织活动,另一位教师在门外组织家长排队,教师点名,幼儿有秩序的离园。可在离园前播放舒缓的音乐,因为能够平复孩子急躁不安的心情,减缓心理压力,让孩子在悠扬的音乐中开始整理活动。    

4、爱心对待接的晚的幼儿。    

小班幼儿大多在10分钟之内被接走,但有时也许会有几个家长迟迟不来幼儿园,看到伙伴们都离开了幼儿园,他们的心里就充满了焦虑。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方设法为幼儿找事情做,让他们以小小的使命感驱逐离园的焦虑。比如:幸亏你没走啊,老师这儿的小椅子还没有整理,你能帮帮我吗?孩子们非常乐意帮助老师做事情,这样的方法既解除了幼儿的离园焦虑,又培养了幼儿帮助别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一举两得。    

在离园环节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幼儿的“个别现象”,进行有效的个别指导在离园环节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发现幼儿情绪低落时,当班教师应及时与其沟通交流,了解原因,并帮助其克服,如老师陪玩或好朋友陪玩;对于过于兴奋而不守规则的幼儿,配班教师可将其拉在手边或隔离集体,让其在老师身边独立活动,这样既不影响教师接待家长,又方便督促、帮助其改正;当幼儿因身体不适等原因而引发一些特殊情况时,当班教师应及时了解情况,并视情况作妥善处理,或及时联系家长,或拉在身边给予安抚等等。    

二、加强家园协作是开展离园活动的关键。    

家长是离园环节中的重要角色,家长的举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关键。那么如何发挥家长在离园环节中的作用呢?    

1、首先,利用在小班举办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发放离园环节家长活动细则,告诉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请坚持使用接送卡,并按先后顺序排队接孩子。    

2、家长错开接幼儿的时间使离园活动得以有序开展。为了避免拥挤,我们建议家长们错开时间来园接幼儿,如想和老师沟通的家长可稍晚些来接、几位调皮的幼儿家长可自己协商好接幼儿的先后次序(避免长时间逗留在幼儿园打闹而不愿离开)等等。对于我们的建议家长们非常乐意地接受,因而效果较好。虽然我们教室门就在楼梯口,但从未发生过拥挤的现象,发现家长多了,许多家长会在旁边耐心地等一会。    

3、家长丰富的家园联系方式使离园环节更具教育性。离园环节中的家园联系,只能是简短的几分钟,为了满足更多家长的沟通需求,更好地教育引导幼儿,我们建议家长使用“爱心卡”,将自己的想法、建议、想了解那方面的情况等记录下来,接幼儿时交给老师,便于老师了解幼儿更多的信息,或解答家长的一些疑惑,以共促幼儿的良好发展。    

有了丰富多彩的离园活动保障,有家长的通力协作和支持,有我们不懈的努力,我班的离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许多幼儿也渐渐爱上了离园时间。看着幼儿在离园时玩得这么有序、这么开心,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当然,离园活动的组织、指导,还需我们继续思考、探索、积累,让离园环节成为幼儿一日生活中一道独特而亮力的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2年03月12日
后一篇:2012年03月12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