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含油岩石的观察与描述

(2012-11-28 11:55:36)
标签:

阿果石油英才网

石油人才网

石油英才网

中国石油人才网

含油岩石的观察与描述

分类: 石油行业资料

    石油人才网了解到的资料显示,观察描述含油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生物化石等特征。对于碳酸盐岩,要特别注意对缝洞的观察描述,如缝洞的类型、大小、形状、密度、连通情况、分布状态等。认真观察岩石标本新鲜面的含油饱满程度、含油面积占岩石总面积百分数、含油颜色、油脂感等,并考虑岩石物性及原油性质等因素,综合判断岩石的含油情况并确定其含油级别。可将含油级别分为“油砂”、“含油”、“油浸”、“油斑”四级(附表3)。如果是缝洞性含油,可依据缝洞壁面上的含油情况定级。2.含油岩石的荧光分析石油沥青类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发出荧光,即具有荧光性。利用石油(沥青)的荧光性,可以对含油岩石进行荧光分析,从而对其含油性作出定性和定量地评价。1)荧光直照法将岩心或岩屑在暗室里用荧光灯检查,观察记录荧光的颜色、强度和均匀程度等内容。发光颜色:如果见到亮黄色或乳黄色荧光,则是好的油气显示;如果见到暗色发黑褐色荧光,则反映原油的油质较重。发光强度(亮度):可分为强、中、弱三级,一般以手指甲的荧光亮度为中等,比指甲光亮的为发光强,比指甲光弱的为发光弱。

    发光均匀程度:可分为三个级别,即全面均匀发光;全面发光,但各部分发光强度不同;条带状或斑点状发光等。石油沥青类的荧光颜色取决于其化学组成。一般油质发天蓝色荧光,胶质发黄色荧光,沥青质发棕褐色荧光。因此,轻质油的荧光颜色较浅,为浅蓝色、淡黄色;重质石油的荧光颜色较深,呈各种黄色;沥青的荧光颜色最深,为褐色、黑褐色。而发光强度和均匀程度则与石油(沥青)的含量有关,荧光越强越均匀,反映含油越饱满。因此,通过荧光直照分析可初步判断岩石含油气特征。2)氯仿点滴法取少量岩屑放在滤纸上,然后滴上1~2滴氯仿溶液,在紫外光仪下直接观察滤纸上留下的发光痕迹。如果从岩屑向周围有色层变化,即荧光颜色为深褐_÷黄_+蓝,则岩石含油。若无发光环,或周围为单一颜色光环,没有层状色谱带,则认为岩石不含油,其发光现象是由于外来加工油(机油、润滑油等)污染造成的。含油岩石滴氯仿后出现层状色谱带,是因为岩石中的石油沥青物质被有机溶剂溶解,随着有机溶剂扩散而携带石油组分向外运移。由于轻、重组分溶解能力不同,轻组分易溶运移在前面,重组分难溶滞留在后面,造成从内向外由重组分到轻组分的变化特点。发光颜色从内向外由暗色变为浅色,正是反映了这种变化。3)系列对比法系列对比法是一种定量分析岩石含油性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与标准系列的对比来确定待测样品的含油等级并计算其含油量。(1)标准系列的配制。标准系列共分15级,其配制方法如下:选取与待测样品同地区同层系的原油,进行脱水、脱盐、除去机械杂质后,在分析天平上称0.59原油,用50mL氯仿稀释,则此溶液的浓度为0.5/50=0.01(g/mL),5mL溶液内含原油为0.0l×5=o.059。将此溶液5mL倒在纯净的试管中,即为15级标准液。再将此溶液稀释一倍,取5mL即为14级标准液。(2)对比分析方法。将含油岩样碾碎,取1g的岩样放入试管中(岩石中石油沥青物质含量低时,可适当多取一些岩石样品),加入5mL氯仿,加盖密封,摇动试管数分钟,以助石油沥青物质溶解,静止8h以上,即制成待分析样品。在紫外光仪下将此样品与标准系列对比,找出标准系列中与该样品发光强度相同或近似的某一级别(依弯月面发光强度对比,而不应以溶液荧光的颜色进行对比定级),根据这一级别的已知浓度,计算岩石中石油沥青物质的含量,其计算公式如下:Q=A百V×100%式中Q——岩石中石油沥青物质的含量,%;A——与所测样品同级的标准系列lmL溶液中石油沥青物质的含量,g/mL;卜所测样品溶液的体积,mL;G——分析样品的质量,g。本文由石油人才网整理编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