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阳明人生大智慧(二)交友

(2018-12-24 15:40:25)
标签:

王阳明

交友

人生智慧

文化

历史

分类: 王阳明的人生智慧

中国文化中有“五伦”一说,也即社会中存在五种基本人伦关系: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朋友是人际关系中很重要的一伦。今天的人们光从文字中便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交友的重视和对友谊的珍惜。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告诉我们有了朋友后灵魂便不再孤单;白居易的“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让我们感受到失去挚友的无尽悲伤;而刘关张的故事,则告诉我们,成大事者必须有朋友。

http://s14/small/002JxvJ0zy7qdEyAv4pcd&690(管仲与鲍叔牙)
    纵然认为良知良能天赋,王阳明依旧非常重视朋友在修身求道中的作用。他在给蔡希渊的书信中告诫弟子说:“为仁由己,固非他人所能与。而相观砥砺之益,则友诚不可一日无者。”在《别三子序》中王阳明也强调过交友的重要性,他说:“故凡有志之士,必求助于师友。无师友之助者,志之弗立弗求者也。”朋友仿佛一面镜子,时刻提醒我们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当然,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至关重要。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实在是古往今来颠扑不破的择友标准。王阳明在《书顾维贤卷》中感慨:“孔子大圣,尚赖三益之资,致三损之戒。吾侪从事于学,顾随俗同污,不思辅仁之友,欲求致道,恐无是理矣。”他告诫天下学子,当以君子自居,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彼此应该成就对方的德行和事业。王阳明的成就固然得益于自己的品行、学识、能力和权位,但也因善于结交益友而受益匪浅。他在贵阳与席书的交往,促进了心学思想的传播。他与湛若水的交往,更是成就了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段佳话。王阳明堪称以友辅仁的典范。

王阳明交友甚广,只要有益于自己德行的,哪怕是学生辈,也视为“师友(五伦中的友广义上是师友的意思)”。甚至,连诋毁攻击自己的人,王阳明也视为有益于提升自己修养的师友。他有一句名言:“攻吾之短者即是吾师。”这是一种何等广阔的胸襟,何等高明的择友观。但我们应该拒绝与小人奸人恶人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多少贪官,被抓后感慨自己交友不慎,这固然是一种推脱,却也不乏道理。至于青少年们,因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彻底定型,如果不慎结交到损友,后果不堪设想,更应早日确定择友标准。为人父母、为人子弟者,不妨认真学习一下王阳明的家训《慎交游》篇。他在这篇短文中如是训诫子孙:“朋友居五伦之内,一生学业要他帮助教导,异日儿女成行尊为父执,此之谓取善辅仁的朋友。若同恶相济,朋比为奸,当初虽谊胜漆胶,其后必盟寒车笠,如是之人,不胜枚举。与其悔之于后,何如慎之于先?”

王阳明对于朋友间乃至人与人的相处,也有很多论述。比如“圣贤处末世,待人应物,有时而委曲,其道未尝不直也。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是要与人相处时,不要通过陷人家于不仁不义而突显自己的仁德。“事之无害于义者,从俗即可。”,是要与人相处不要太死板太清高。毕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抵朋友之交以相下为益。”则是要人多点包容心和虚心,少点好胜心嫉妒心。

圣人虽只言片语,于后人却是吉光片羽,受用无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