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课《蛋白质》一课的感受

(2011-11-11 08:20:14)
标签:

杂谈

分类: 学员感悟

 市八中学    乐黎辉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已经被身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所认同。然而,如何在教学任务紧、教学课时有限、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下,能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却是教师们和有关教育专家们致力于研究的课题。观奉城中学的两节《蛋白质》课,感觉无论是学校领导层,还是一线教师,都在行动上开展了扎实的研究。虽然仅仅通过一两节课,很难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他们的教育模式,但是直观的感受是:学生的学习的确投入进去了,有了一定的自主性。

蛋白质是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对于没有任何有机化学知识基础的学生来说,要掌握其分子结构,理解“蛋白质是生命活动承担着”的重要作用,在40分钟内是有难度的。教师在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不但对教材做了分析和处理,更重要的是对学情做到心中有底。所以,在设计中体现了:1.教师将自己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通过编写“自学指导书”来体现,课堂组织、及时反馈,点拨归纳总结,教学环节“段段清”、着力于突破教学难点;2.“自学指导书”的编写体现出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公平性”,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乐于超越;3.较好地利用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使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多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性行为来落实的。而教师深入到合作学习的小组中,给予细致而及时的帮助,更使得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无障碍、零距离”,师生之间的融洽情感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心理的产生,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对于两节课,最大的感受就是“实”。教学方法的“朴实”,不追求表面的活跃、热闹,不花哨;教学过程的“实在”,关注学生的基础、帮助学生自主性学习;教学效果的“落实”,预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较好。在观课过程中,也发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因为其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和原有的基础,与教师的预设有差距。例如,教师要求学生观察不同氨基酸分子的结构图,通过比较总结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然而学生却更在乎“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是什么”,能更快的完成自学指导书上的这个要求,并不注意观察、比较、分析的过程,于是在书上很快找到了答案,而忽略了对图的观察。由于有机化学知识的欠缺,导致对于有机物分子结构理解上的困难,就采取“死记”的办法,结果在书写有关化学基团时,化学键写错而浑然不觉。这里既反映出学生学习在知识上的薄弱点,也反映了学生学习“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陋习,而教师的指导显然不够到位。因此,如何更好的指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依然是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