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年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和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考核工作的方案

(2020-07-09 15:38:22)
标签:

2019年工作人员年度考

分类: A2(B3)规章制定

 

 

 

 

 

 

永职中2020 2

永嘉县职业中学

关于2019年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和

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考核工作的方案

根据《(永教政〔2019〕285号)永嘉县教育局关于2019年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和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2019年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和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考核工作的方案,具体如下:

一、考核原则:

严格遵守县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

二、考核的比例、等次

(一)考核人数:

我校在编在职人员179人,专业技术人员175人。校级领导4人由教育局统一负责年度考核,但专业技术任职考核由学校负责;孙海珍、周晓琼、邹雪萍老师流动到民办学校,年度考核由民办学校负责,不计入基数;因此,参加年度考核的教职工为172人,参加任职考核的教职工为172人。

(二)考核等次:

年度考核: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任职考核:优职、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

(三)优秀优职的比例

优秀人员比例:占单位公职人员的15%,即26人(172×15%=25.80≈26)

优职人员比例:根据县局精神,2019年度教职工任职考核与学校考核挂钩。学校考核如果是优秀,则教职工任职考核优职的比例可以上升到20%,即34(172×20%=34.4≈34)个;如考核结果为良好或达标的,其任职考核优职比例为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15%,即26(172×15%=25.8≈26)个。

三、考核的内容:

德、能、勤、绩

四、考核要求:

(一)采取与绩效考核结合,自评、群众民主测评、小组推荐、考核领导小组考核评议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定方法。其中群众民主评议占40%,考核领导小组测评占60%。

(二)优秀、优职名额根据人数要求分配到各组(名单见附件,为了优秀、优职名额分配的相对公平,有些教研组采取合并方式),各组长组织推荐优秀、优职人选,填写推荐表并签名(推荐表见附件)。全校优秀人员比例为15%,即26人;优职比例为15%,即26人(若学校年度考核为优秀,优职比例提高为20%,即34人)。各组按名额推荐共43人,参加校联评,实行差额评选。考核领导小组按考核量分由高到低排序,前26人为优秀,前26(或34)专技人员为优职。

原则上,要兼顾工勤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等之间的比例平衡。

(三)大中专毕业分配和新录用在见习、试用期内的人员,考核情况只写评语,不定档次,只作任职、定级的依据。

(四)病事假累计超过六个月的(经批准的产假、哺乳假除外)或其他个人原因不在岗累计超过半年的人员不参加考核。

(五)2018学年度继续教育学分不足72学时的不得评定为优秀、优职。

(六)考核小组成员在考核工作中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回避制度。

(七)其他规定参照《(永教政〔2019〕285号)永嘉县教育局关于2019年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和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执行。

五、考核程序:

(一)组织学习文件

(二)成立考核小组(名单见附件

(三)自评(时间:1月3日—8日)

考核对象填写《年度考核登记表》一份,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填写《专业技术人员学年度考核表》一份,于1月9日上交教研组长处。

(四)教师年度考核组推荐

各教研组长统一收齐后,填写教研组意见,并于1月10日上交校办。同时将推荐表上交办公室,逾期未交,作自动放弃推荐年度考核与任职考核资格论处。

(五)群众民主评议(已评议)

群众民主评议以10分制打分。

(六)考核小组测评推选

时间:1月13日下午15:30

(七)公示考核结果                                            

 

永嘉县职业中学

                                  2020年1月2日

 

 

 

 

 

2019年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和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考核工作的方案抄送:校长室 各教研组

2019年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和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考核工作的方案2019年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和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考核工作的方案永嘉县职业中学                         2020年1月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