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绿色的世界》
(2015-12-21 16:11:39)分类: 教案 |
教学内容 |
语言活动《绿色的世界》 |
||
教学目标 |
1、欣赏诗歌,初步理解并感知诗歌所展示的色彩和快乐的情趣。 2、根据已有经验,尝试替换诗歌中的色彩,进行简单的儿歌仿编活动。 3、进一步萌发对大自然中美的感受力,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 |
||
教学准备 |
课件《绿色的世界》、幼儿画册、自制彩色眼镜。 |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根据已有经验,尝试替换诗歌中的色彩,进行简单的儿歌仿编活动,进一步萌发对大自然中美的感受力。 |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游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
||
活动过程: |
|||
教师活动 |
幼儿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出示黑白画面,引起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们,它们是什么颜色的?与我们平时看见的颜色一样吗?这是怎么回事呢? 2、师:那你们喜欢这样的颜色吗?谁来说一说你喜欢什么颜色呢? |
1、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颜色。 |
以谈话的方式导入,结合幼儿自身对颜色的经验,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
|
二、学习朗诵儿歌 1、师:我也喜欢绿色,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绿色的世界》,儿歌里面都是绿色的,你们想不想听一下? 2、你们想不想听一听。诗歌里说了些什么?为什么我们看见的画面和诗歌里的世界是绿色的呢?为什么将绿色的眼镜拿掉,绿色的世界就会不见了呢? 3、集体朗诵儿歌。 |
1、听教师朗诵儿歌。 2、回答教师问题,理解诗歌内容。 3、集体朗诵诗歌。 |
结合课件,采用视听结合法,形象生动,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看看说说,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相互说说的的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初步感受诗歌所带来的美感。 |
三、引导幼儿看图示替换儿歌中的具体形象,仿编儿歌。 师:我们带上绿色的眼镜,还发现哪些东西也变成了绿色的呢?(将幼儿讲述的事物形象用简笔画的形式勾画出来,替换原有儿歌中的天空,小猫等图示,每四个图示组成一首新儿歌,大家看图示集体朗诵,体验创编的快乐) |
看图示,积极思考教师提问,并勇敢地进行回答。并进行儿歌仿编。 |
让幼儿感知已有经验,教师以简笔画的形似将幼儿所讲述的表达出来,有利于帮助幼儿记忆,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挥他们对颜色的想象力,从而慢慢体会到创编所带来的快乐。 |
|
四、引导幼儿戴上红、绿、蓝、紫等不同颜色的眼镜,无外面走走、看看,感知周围世界色彩的变化。 1、提问:我们戴上绿色的眼睛时,周围的各种事物都变成了绿色,如果我们戴上其他颜色的眼镜,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去观察周围世界色彩的变化。 |
戴着有色眼镜观察周围事物,回答教师提问。 |
让幼儿不局限于课堂,而是带着有色眼镜到外面走一走,感知大自然不同的色彩,进一步萌发幼儿对大自然中美的感受力,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 |
|
五、引导幼儿同时替换图示中的颜色和形象,仿编儿歌。 1、一首儿歌用一种颜色替换,教师用简单图示进行记录。如黄色的金鱼,黄色的小花,黄色的娃娃,黄色的大树,这儿一片黄,那儿一片黄…… 2、一首儿歌中出现多种色彩变化,仿编成《彩色的世界》。如红色的树叶,绿色的飞机,黄色的小鸟,紫色的太阳,到处都是一个彩色的世界。 |
幼儿大胆想象,尝试进行儿歌的仿编。 |
用图示来让幼儿进行仿编,简单的仿编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最后将幼儿仿编的结果组成一首新的诗歌,让幼儿体会到仿编诗歌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