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韦州古城奠庆王

(2014-05-19 13:52:21)
标签:

庆王墓

朱栴

韦州古城

康济寺塔

明代烽燧

分类: 行脚散记

http://s1/mw690/002Jvtfqzy6IZG9lRa830&690         寻得照片中这座明墓已是5月3日中午的事情了。前日从西夏王陵出来是心里就在纠结,是去那宁夏博物馆还是去那108塔呢?最后想着还是先博物馆吧,时间抓紧些108塔也是能去的。谁知道导航将我带到了承天寺塔那里,回来后才知道这里原本就是宁夏博物馆。新馆于2008年迁北京路北,这2008年都已搬迁的博物馆为何在我去年买的导航上还位于原址呢?这一耽误从博物馆出来已是下午四点了,算了算时间,等赶到108塔也下班了。罢了,去看个李俊塔和镇河塔,晚上歇中宁了。

        第二日早,又将中宁三塔拿下,赶到韦州时已近中午时分,先去寻那大明庆藩王陵。第一位秦王是朱元璋第16子朱栴(传说朱棣革命成功之后,遂把朱标一族排除出明太祖诸子世系,这样以来朱栴遂由第16子晋升为15子,故有历史些文献,甚至其墓志也称其为15子)。1393年,年仅15的朱栴就藩,因当时的银川尚属同蒙古交战的前沿,故先在甘肃庆阳居住,时间不长在打猎时看上了韦州的山水灵秀,就迁王府于此,9年后再迁王府于银川。朱栴死后葬于韦州之西、罗山东麓,这里遂成为庆王一脉的宗族陵区。庆藩一支封国宁夏长达251年,崇祯直至十六年(1643),李自成占宁夏,末代庆王朱倬漼和宗室成员都被处死,庆藩遂灭,故这片有72大冢之传说。但目前能寻到的王一级大冢只存照片中这座,位于任庄西。朱栴墓位于此冢之北的周新村南,已毁于在1967年,但存有墓志,现存宁夏博物馆。在博物馆中朱栴墓志之上陪图即为这座大冢。

http://s9/mw690/002Jvtfqzy6IZG9Cxzq78&690        庆藩墓葬较之其他藩王要简陋一些,从现存封土来看有宝顶而无宝墙,陵园范围狭小,封土前也无石像生,甚至在墓室墓门之上都无龙纹刻画。墓道坐西向东,封土东侧应建有献殿,所使绿琉璃瓦是显示其皇家身份的唯一标志,四周陵墙环抱,从实地看残存陵墙两侧不见建筑砖瓦残件,估计当初只是用土夯筑即成。但看着一地绿油油的琉璃瓦残件也是一件很震撼事情。
http://s12/mw690/002Jvtfqzy6IZG9Q6iT9b&690        来前在卫星地图上无数次的研究过这冢东侧的缺口,想象着是否墓道已开,能否进入墓室。现地一看就是这个情况,从那个小口应是能钻进去的,可俺胆小没敢,每到这个时候就想起路过兄,他胆正的很,一定敢进去探个清楚。站在口边用手电照了半天,黑通通什么也看不见。
http://s16/mw690/002Jvtfqzy6IZGah5Vl0f&690        冢前所立文保碑,碑文明确为朱栴长孙朱邃塀的墓,不知是依什么根据定为朱邃塀墓的,但说朱邃塀是朱栴长孙,这点恐有误。朱邃塀为庆康王朱秩煃第二子,因兄长庆怀王无子,于成化十七年(1481)四月十八日进封庆王,死后谥庄王。碑中所说现存的27座墓冢,这处来我也只寻得这一座,在卫星地图上也反复搜了多遍,只在这冢北800多米处搜到一冢,封土远小于此。事实上早在明嘉靖四十年(1561),鞑靼吉囊率部2万余骑攻扰宁夏,进逼固原,已焚掠庆王陵园。想想昨日刚刚看过的西夏王陵,我多少能想象出被破坏后的庆藩陵园的惨烈景象。http://s11/mw690/002Jvtfqzy6IZGaudBwfa&690        在墓道口发现遗骨一块,依自己少的可怜的知识无法判断是否为人骨,和三位老人嘀咕了半天,管他是不是人骨先按人骨给葬了吧。遂在文保碑后挖浅坑暂厝了,如有朱子朱孙看到了,去给你先人收了厚葬。朱栴15岁就藩,一个江南少年来到这西北,不说其他就这一干燥就能让他难受许久。40多年再没有回去过,也有人说偷偷跑回去一次。安下心来建设边疆不说,叼空还编纂了一部《宁夏志》,这可是宁夏从盘古开天辟地来第一部地方志书,这样说来,应是俺的老前辈了。替他后人收遗骨,自然是咱份内的事情。http://s7/mw690/002Jvtfqzy6IZGaSfiKb6&690        远处的罗山,我怎么看怎么想一颗被半埋着的枣核。从这公路一直能开上山巅,隐隐能看到山顶有气象站或是无线电转播塔的建筑,真想开上去,站在山巅好好看看这片灵秀的土地,但俺的家还在700多公里外,俺还要赶在高速公路收费前赶回去呢。
http://s6/mw690/002Jvtfqzy6IZGb9SvPf5&690         韦州第二站——韦州古城。韦州汉代属北地郡地,但记载极少,估计那时也是不毛之地。唐时为安置被吐蕃攻打举国降唐南迁的吐谷浑部,在此设安乐州。唐末宋初党项人强势,这部吐谷浑则附属于党项,夏主谅祚改韦州静塞监军司为静塞军,建城郭,修浮图,大兴土木,韦州的城市建设达到鼎盛。朱栴看上了这地后,又在西夏故城之东又建东郭城,形成了今日东西二城的局面。照片中为西侧古城南墙。
http://s16/mw690/002Jvtfqzy6IZGbnzjx3f&690        这张照片为西侧古城北墙,当年的庆王府就建于这塔的南侧。那日我寻到的城墙皆为西夏时期所建西城城墙,东西长571米、南北宽554米。而那明朝所建的东城因时间关系,只是登上城墙眺望了眺望,只看见屋顶无数,也就没有去寻。具体情况不知。http://s13/mw690/002Jvtfqzy6IZGbIRLCac&690         韦州古城南10里的明代烽燧。很多资料记载韦州文物有四宝:庆王墓、韦州城、康济寺塔和喇嘛小塔。不知为何要将保存这么完整的烽燧排除在外?看烽燧前文保碑介绍,这样的烽燧仅同心县就有23座之多,5里一座,分东西两线传递战况。站在烽燧前,目力所及就能看见2、3座,多么好的暴走科目呀,只可惜太远太远。

       看完烽燧,向东至上垣村,来前习门给我的卫片上这一带古冢密密麻麻,但实地一看一马平川什么也没有。时间也不允许我再去地里细刨了,继续向东翻越罗山至同心县。在同心县看了这处宁夏行的最后一次全国文保单位——同心清真大寺,然后上福银高速,马不停蹄,人不打尖,晚10点到家。三天1800公里,就在刚刚上交警网查询,依旧是风平浪静,看来这趟是完胜陕甘宁三省交警了,全程门票3元,为本人为看那承天寺塔花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