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mw690/954ab5c8xcde2e6494080&690
郭家大院位于长安区王曲街道办事处马场村北部,其地势为村中最高处,坐北朝南,属陕西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后于60年代辟为的郭家地主庄园阶级斗争博物馆(看博友秦岭羊前辈的文章,方知他当年有幸来此接受过教育,回来好像还写了作文),这点到和旬邑的唐家大院一个命运,现辟为长安郭氏民宅博物馆。
郭家第一代郭天云发迹于清乾隆年间,是靠什么发迹的没有查到,靠老老实实种地估计难,那个时候煤老板也不得势,应该也是非烟即盐吧。到了康熙时期郭家第二代郭振重又捐了个二品朝议大夫,二品官呀相当个省委书记了吧,这要多少银子呀。捐官银子没花完,接下来自然是盖宅子了,这样就给咱留下个郭家大院。郭振重所建的这个大院,原有院落11组、总占地20余亩,现仅存当年主人居住的3组院落,就这在西安市目前也属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建筑风格较典型的关中地区地主庄园式建筑,要不也混不了个省级文保。
http://s1/mw690/954ab5c8xcde2e8152fe0&690
我去时郭家大院整在修缮,闭门谢客,喜好现在天上有了卫星,从图上也能大概看出一个眉目,南北二进院子再加上一个西跨院。如不算西跨院,也就东西20多米、南北50来米。
http://s5/mw690/954ab5c8xcde2e999fd24&690
门厅西厢房已经垮了一半,地上的鞭炮碎屑和墙上维修开工的标语倒是照相呼应。据说等维修结束后此处会对社会开放,到那时再来者就有福了,可到院中看看上房大门上雕的是二十四孝图和时任陕西省政府主席、第6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将军题字的牌匾等等等等。孙蔚如能给题匾,说明郭家在民国时期混的还真不错。
http://s10/mw690/954ab5c8xcde2e907d129&690
已经破败不堪的西跨院,据说此处为各种杂勤人员居住的场所,亦称长工屋。怪不得看不到那些砖雕什么的装饰物呢。
http://s16/mw690/954ab5c8xcde2ecd7c03f&690
绕到大院北侧,小小一后门,锁鼻上挂着锁,但没有锁住。我站在门外人模人样的喊了几声“有人吗?”就摘下锁推门进去了。现在看官明白什么是“掩耳盗铃”了吧。
http://s3/mw690/954ab5c8xcde2edc79e22&690
和我估摸的一样,院中除了一只瘦狗,果然没人。
http://s1/mw690/954ab5c8xcde2ef2abec0&690
上去可就是郭家小姐的绣楼了。
http://s7/mw690/954ab5c8xcde2f0011af6&690
可惜的是二门上锁,再也不能深入了,只好爬在窗户上来一张,看看二道院的大概。
http://s4/mw690/954ab5c8xcde2f0ede803&690
这是个什么二货?红薯窖?水塔?还是瞭望塔?
http://s14/mw690/954ab5c8xcde3b9dd0c7d&690
马厂村南的马厂水库,在塬上修建水库本身就很稀罕,可这水库还有不少的说道呢。这洼地古时有水,名曰湫池,那翠华山的天池原本到是无水的,唐天宝年间一日地震后天池中水波盈盈了,这湫池到干涸了。据说韩愈的那诗《龙移》:“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说的就是这事。
但人家元方说了:“这背后定有个惊天的阴谋”。从此后这洼地就这样干了千年,当地人也该呼“干湫池”了,一直到1972年修成这水库后方蓄上了水。
http://s15/mw690/954ab5c8xcde2f19c5d5e&690
浪完了郭家大院,接着往兴教寺骑。来前在地图上进行图上作业时,发现公路到马厂村就结束了,在图上量了量从公路截止处到最近的三府衙村也就3里来地,想着不行咱就扛着自行车走过去。实地一打听,有土路直达三府衙村,土路跑车有些悬,跑我的自行车那是绰绰有余了。下塬时来了一张,此塬为神禾塬,下了塬就是樊川,再上对面塬,就站到少陵塬的地界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