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小学数学组集体备课四上《垂直与平行》

标签:
校本培训教育杂谈 |
http://s16/mw690/95427b40gcdfd486abe0f&690
白云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地点 |
桥头镇白云小学 |
|
2012.11.1 |
|
邵蓓瑜 |
|||
年级 |
|
备课内容 |
|
课堂实施者 |
邵蓓瑜 |
|||
缺席 情况 |
无 |
出席教师 |
叶晓和、邵蓓瑜、沙彩晓、潘里燕、陈美英、余娥燕 |
|||||
情 分 |
“垂直与平行”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垂直与平行是学生以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由于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课本一开始呈现了右面的运动场景图。画面上的单、双杠等就蕴涵着平行与垂直的“原型”,旨在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数学学习。 |
|||||||
教 学 目 标 |
1、经历一维平面到多维空间的认识过程,认识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包括垂直),并理解由此带来的平行线、垂线、垂足等概念。 2、能正确判断同平面内直线的位置关系: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并找到一组直线所在的平面。 3、在探索活动中,培养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等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
与难点 |
教学重点:认识平面内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建构“平行”“垂直”的概念。 教学难点:找到一组直线所在的“平面”,进而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
|||||||
活动 内容 及进程 |
一、集中学习教材,研读教材。 二、讨论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如何让学生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三、讨论教学流程。
(1)用实物帮助想象,再在纸上画出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 (2)先复习直线的特点,再方格纸中画两条直线的关系。 经过讨论,多数认为学生需要借用实物想象,在方格纸的帮助下学生更能理解两条直线间的关系。
问题3:如何让学生理解平行是在同一平面内,是在教学平行的时候就直接教;还是在构建好平行的概念后再教学要在同一平面内。 |
|||||||
活动 与建议 |
3、教学活动目标要明确。 |
|||||||
过程 确认 |
|
http://s8/mw690/95427b40gcdfd57589837&690
白云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地点 |
四(2)班 |
|
11月8日 |
|
邵蓓瑜 |
|||
年级 |
四年级 |
备课内容 |
|
课堂实施者 |
邵蓓瑜 |
|||
缺席 情况 |
无 |
出席教师 |
叶晓和、邵蓓瑜、沙彩晓、潘里燕、陈美英、余娥燕 |
|||||
活动 内容 及进程 |
一、上课教师讲述教学理念; 二、各老师就此堂课讲述各自看法: 1、陈美英老师认为,本堂课的教学环节合理流畅,过渡自然。 2、沙彩晓老师认为,本节课中教师课堂问题提的不够简洁,特别是讲诉平行线间的距离时问题显得很啰嗦。 3、叶晓和老师认为,课堂纪律很好,学生表现很不错,但是整堂课教师教学气氛比较低沉。 4、潘里燕老师就本班学生的学情预设提出建议。 5、余娥燕老师认为,教学更应该注重细节。在有两个面的两条直线不相交但不平行,由此提出同一平面。此处应该做细,得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两条线所存在的面。 6、吴晓军就本节课的板书提出疑问 三、上课老师就各老师意见整理教案 |
|||||||
活动 与建议 |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语言要简练,这需要对每一个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的进行预设。教师要学会更加灵活的教学,在处理与自己预设的学情不同时能恰当把握完美旋转。
|
|||||||
过程 确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