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云小学数学组集体备课四上《垂直与平行》

(2012-11-01 22:31:54)
标签:

校本培训

教育

杂谈

    2012年11月1日,我校数学组在教师办公室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本次备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上册的《垂直与平行》,由邵蓓瑜教师主备,其他教师发表自己的观点,初步制定上课教案。http://s13/mw690/95427b40gcd6ff468ed5c&690

http://s16/mw690/95427b40gcdfd486abe0f&690

白云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地点

桥头镇白云小学

  时间

2012.11.1

 记录者

邵蓓瑜

年级

   四年级

备课内容

  垂直与平行

课堂实施者

邵蓓瑜

缺席

情况

出席教师

叶晓和、邵蓓瑜、沙彩晓、潘里燕、陈美英、余娥燕

 

 

“垂直与平行”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垂直与平行是学生以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由于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课本一开始呈现了右面的运动场景图。画面上的单、双杠等就蕴涵着平行与垂直的“原型”,旨在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数学学习。

1、经历一维平面到多维空间的认识过程,认识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包括垂直),并理解由此带来的平行线、垂线、垂足等概念。

2、能正确判断同平面内直线的位置关系: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并找到一组直线所在的平面。

3、在探索活动中,培养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等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

 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平面内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建构“平行”“垂直”的概念。

教学难点:找到一组直线所在的“平面”,进而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活动

内容

及进程

 

 

一、集中学习教材,研读教材。

二、讨论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如何让学生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三、讨论教学流程。

    问题1:如何导入?

     两种方案:

(1)用实物帮助想象,再在纸上画出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

(2)先复习直线的特点,再方格纸中画两条直线的关系。

经过讨论,多数认为学生需要借用实物想象,在方格纸的帮助下学生更能理解两条直线间的关系。

    问题2:再让学生的分类时,是分好后再介绍相交和垂直 ,还是分的时候介绍相交。 

问题3:如何让学生理解平行是在同一平面内,是在教学平行的时候就直接教;还是在构建好平行的概念后再教学要在同一平面内。

活动

 反思

与建议

 1、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2、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注重数学语言的训练 

3、教学活动目标要明确。

过程

确认

        

            

  教导处签字:____戴珏娟_____

    2012年11月8日,在邵蓓瑜教师执教《垂直与平行》一课后,数学组的教师又齐聚办公室,对本节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http://s8/mw690/95427b40gcdfd57589837&690

白云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地点

四(2)班

  时间

 

118

 记录者

邵蓓瑜

年级

四年级

备课内容

   垂直与平行

课堂实施者

邵蓓瑜

缺席

情况

出席教师

叶晓和、邵蓓瑜、沙彩晓、潘里燕、陈美英、余娥燕

 

活动

内容

及进程

 

 

一、上课教师讲述教学理念;

二、各老师就此堂课讲述各自看法:

1、陈美英老师认为,本堂课的教学环节合理流畅,过渡自然。

2、沙彩晓老师认为,本节课中教师课堂问题提的不够简洁,特别是讲诉平行线间的距离时问题显得很啰嗦。

3、叶晓和老师认为,课堂纪律很好,学生表现很不错,但是整堂课教师教学气氛比较低沉。

4、潘里燕老师就本班学生的学情预设提出建议。

5、余娥燕老师认为,教学更应该注重细节。在有两个面的两条直线不相交但不平行,由此提出同一平面。此处应该做细,得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两条线所存在的面。

6、吴晓军就本节课的板书提出疑问

三、上课老师就各老师意见整理教案

活动

 反思

与建议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语言要简练,这需要对每一个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的进行预设。教师要学会更加灵活的教学,在处理与自己预设的学情不同时能恰当把握完美旋转。

 

过程

确认

 

  教导处签字:____戴珏娟___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