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镇第六小学李冬雷语文集体备课《守株待兔》

标签:
杂谈 |
桥头镇第六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
地 |
教师办公室 |
时 间 |
2012.4.17 |
记录者 |
邹海静 |
|||
年 |
二年级 |
备课内容 |
《守株待兔》 |
课堂实施者 |
李冬雷 |
|||
缺席情况 |
无 |
出席教师 |
全校教师 |
|||||
设计
理念 |
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借教材的"阶梯"引导学生一步步往上攀登。 |
|||||||
教学
目标 |
1、认识6个生字,会写“守、株、肥、此”这4个生字,通过字理教学,理解“窜”和“株”的含义,理解“乐滋滋、又肥又大、整天”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借助文中的动词,以及一些关键词讲好“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在师生交流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
|||||||
教学重点
与难点 |
教学重点:能借助文中的动词,以及一些关键词讲好“守株待兔”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在师生交流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一、所有语文老师集中教师办公室,就《守株待兔》一文进行教材解读。 二、语文老师研读课文,认真思考,各抒己见,达成共识。 三、主备老师李冬雷集思广益,根据各老师意见写出一份详案。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守株待兔》这一课前后共备课讨论两次,第一次教案突出了的主体地位;训练了学生,但目标又不够明确;第二次时,大家将教案重新做了较大的调整,思路变得更清晰,重难点更突出,目标更明确了。 本课内容简短,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理解课文内容主要靠自己读书,自己意会。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
过程 确认 |
教导处签字:_陈晓芳 |
《守株待兔》集体备课第一稿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守、株、肥、此”这4个生字,通过字理教学,理解“窜”和“株”的含义,理解“乐滋滋、又肥又大、整天”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借助文中的动词,以及一些关键词讲好“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在师生交流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学生练习纸、种田人和兔子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寓言二则中的另一个故事——守株待兔。(课件出示)
指名读。2
你真了不起,守是我们要认的生字宝宝,注意读好翘舌音。
出示生字卡片“守”,开火车读。
齐读课题。
请小朋友们认认真真看老师写课题。
书写“守”:守字,宝盖头要写得大一点,下面的寸写小一点,竖勾写在竖中线上。
板题。
请你们也来写一个守吧!(生练写一个。)
2、再次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不懂的吗?
预设1:“株”是什么意思?
预设:(1)学生不知道。没关系,我们碰到不懂的可以先做个记号,然后到课文当中去找答案。
(2)学生说:株就是指树桩(师板贴“树桩”并学习生字“桩”)
预设2:“待”是什么意思?
师:现在谁能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守在树桩边上等待兔子。)
二、初读感知
1、自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碰到不会读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来认一认。(预设(1)想想“株”指的是什么?)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个生字,那其他的生字都会读了吗?再去读读词卡,不会读的可以拿出来请教同桌,同桌都觉得难的放到桌上。
生自由读,师巡视后,把难读的生字贴出示。
预设:还有没有老师没有看到的?学生反馈,师继续板贴。
看看这几个生字,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窜、此”是平舌音,“撞、锄”是翘舌音。
那怎么记住他们呢?谁来教教大家?
预设1:“窜”,指名读,说说识记方法。师:“串”是翘舌音,加了穴字头念平舌音。窜
预设2:“撞”,指名读,提示读好翘舌后鼻音。
预设3:“此”,平舌音。
预设4:“锄”,借助图片“锄头”。 小朋友,你们知道“锄”为什么是金字旁吗?瞧,这就是锄头,(出示图片)它是农民伯伯种田时用来除草、松土的工具。你还能给锄找朋友吗?(锄草,锄地)
2、生字都会读了,现在课文肯定能读得更好。和同桌合作一人读一段,最后一段两人一起读。同伴读得好夸夸他,读不好帮帮他!
3、出示填空,概括主要内容。
师:读了这么多次了,那这篇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呢?先自己说说看:
出示: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干活时,忽然看见(一只野兔窜出来,撞死在树桩上)。种田人(白捡了一只野兔)。从此,他整天(坐在树桩旁等兔子),可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指名说。
三、学习感悟
1、抓兔子的动作“窜”“撞”理解事件的偶然性。
师:老师也想讲讲这个故事,请认真听,听到不对劲的地方马上举手。
师读句: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跑出来……
预设:学生指出应该是“窜”,不是“跑”
出示句子: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
师质疑:为什么一定是窜不能用跑呢?你能来想象一下,那只兔子之前遇到了什么?
预设1:原来这么紧急,难怪它要窜。
预设2:
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名读。
师:看来写动作的词真不简单,下面还有一个写小兔子动作的词,你能找出来吗?
出示: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师:怎么“撞”的呢?让我们去看看吧!(课件演示“撞”)
师:原来不是“碰”、不是“摔”,而是这样“撞”在树桩上啊!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2
完整出示第一节。你看,这些动词用得多好啊!把它读好吧!
齐读。
2、
师:像这样的动词课文中还有,你能找出来吗?默读课文2-3节,圈出写动作的词。
反馈随机板贴:“急忙跑”、“白捡”、“乐滋滋地走”、丢下锄头、整天坐在……
引导观察:写兔子的动作时,都是一个字。而这里前面还有一些词,能去掉吗?
指名说。随机感悟种田人的心情。指导朗读。
瞧把他给得意的。你也来读读吧!
随机解决“整天”。
出示句子: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师引读:是啊,从此每天早上太阳刚一出来,他就——
吃过午饭后,他就——
太阳都快落山了,他还在——
师: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此时,你想对种田人说些什么?(课件出示图片和泡泡)
指名说2-3。
四、复述故事
师:小朋友们,现在你能看着黑板上的板书,来讲讲这个寓言故事吗?先自己讲讲。
指名讲。1
五、出示儿歌,复现生字
师:老师把这个寓言故事编成了一首拍手歌。
出示:小野兔,肥又大,
窜出来,撞死啦。
守树桩,庄稼荒。
自由读,男女读,拍手读。
六、生字书写
1、再出示:
小野兔,肥又大,
守树桩,庄稼荒。
田字格里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会写的字,有哪个字你觉得需要提醒小朋友的?
指名说。
2、有哪个字你觉得特别难写,需要老师帮忙的?
师范写一个。
3、生练写补充儿歌。
4、反馈评价。
5、再次在田字格里练写。
七、结束语:像守株待兔这样寓言故事还有很多,你们瞧,(出示图片)刻舟求剑、亡羊补牢、掩耳盗铃等。课后有时间同学们可以读一读更多的寓言故事。还可以把今天学的这个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守株待兔》第一课时(定稿)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守、株、肥、此”这4个生字,通过字理教学,理解“窜”和“株”的含义,理解“乐滋滋、又肥又大、整天”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借助文中的动词,以及一些关键词讲好“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在师生交流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学生练习纸、种田人和兔子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寓言二则中的另一个故事——守株待兔。(课件出示)
指名读。2
你真了不起,守是我们要认的生字宝宝,注意读好翘舌音。
出示生字卡片“守”,分男女生读。
送回课题齐读。
请小朋友们认认真真看老师写课题。
书写“守”:守字,宝盖头要写得大一点,下面的寸写小一点,竖勾写在竖中线上。
板题。
请你们也来写一个吧!(生练写一个。)
2、再次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不懂的吗?
预设1:“株”是什么意思?
预设:(1)学生不知道。没关系,我们碰到不懂的可以先做个记号,然后到课文当中去找答案。
(2)学生说:株就是指树桩(师板贴“树桩”并学习生字“桩”)
预设2:“待”是什么意思?
师:现在谁能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守在树桩边上等待兔子。)
二、初读感知
1、自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碰到不会读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来认一认。(预设(1)想想“株”指的是什么?)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个生字,那其他的生字都会读了吗?再去读读词卡,不会读的可以拿出来请教同桌,同桌都觉得难的放到桌上。
生自由读,师巡视后,把难读的生字贴出示。
预设:还有没有老师没有看到的?学生反馈,师继续板贴。
看看这几个生字,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窜、此”是平舌音,“撞、锄”是翘舌音。
那怎么记住他们呢?谁来教教大家?
预设1:“窜”,指名读,说说识记方法。师:“串”是翘舌音,加了穴字头念平舌音。窜
预设2:“撞”,指名读,提示读好翘舌后鼻音。
预设3:“此”,平舌音。
预设4:“锄”,借助图片“锄头”。 小朋友,你们知道“锄”为什么是金字旁吗?瞧,这就是锄头,(出示图片)它是农民伯伯种田时用来除草、松土的工具。你还能给锄找朋友吗?(锄草,锄地)
2、生字都会读了,现在课文肯定能读得更好。和同桌合作一人读一段,最后一段两人一起读。同伴读得好夸夸他,读不好帮帮他!
3、出示填空,概括主要内容。
师:读了这么多次了,那这篇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呢?先自己说说看:
出示: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干活时,忽然看见(一只野兔窜出来,撞死在树桩上)。种田人(白捡了一只野兔)。从此,他整天(坐在树桩旁等兔子),可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指名说。
三、学习感悟
1、抓兔子的动作“窜”“撞”理解事件的偶然性。
师:老师也想讲讲这个故事,请认真听,听到不对劲的地方马上举手。
师读句: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跑出来……
预设:学生指出应该是“窜”,不是“跑”
出示句子: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
师质疑:为什么一定是窜不能用跑呢?你能来想象一下,那只兔子之前遇到了什么?
预设1:原来这么紧急,难怪它赶紧窜出来。
预设2:多么危险的情况啊,难怪兔子要慌慌张张地窜出来。
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名读。
师:看来写动作的词真不简单,下面还有一个写小兔子动作的词,你能找出来吗?
出示: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师:怎么“撞”的呢?让我们去看看吧!(课件演示“撞”,配上音效)
师:你感受到什么?
师:原来不是“碰”、也不是“摔”,而是这样“一头撞”在树桩上啊!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2:你这一头撞上去可太猛啦!
完整出示第一节。你看,这些动词用得多好啊!把它读好吧!
齐读。
2、
师:像这样的动词课文中还有,请默读课文2-3节,圈出写种田人动作的词。
反馈随机板贴:“跑”、“捡”、“走”、丢、坐……
你真棒!一下子全找到了!
小朋友们,这些动作的词要是读好了,可有意思了!自己再去读读吧!
指名读。1
师:听到你们朗朗的读书声,老师也想读了,可以嘛?(师故意去掉“急忙”、“白”、“乐滋滋地”这些词)
引导感悟种田人的心情:为什么不能去掉呢?那你加上这些词读读看!
读着读着,你有什么感受了?
指名说。随机指导朗读。
瞧把他给得意的。你也来读读吧!
感悟“整天”。过渡语:没花一点儿力气,就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这是多么幸运的种田人啊!难怪——
出示句子,比较读:
从此,他丢下了锄头,坐在梳妆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指名说。
随机引读:是啊,从此每天早上太阳刚一出来,他就——
吃过午饭后,他就——
太阳都快落山了,他还在——
结果——生齐读最后一句。
师: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此时,你想对种田人说些什么?(课件出示图片和泡泡)
指名说2-3,随机感悟寓意。
四、复述故事
师:小朋友们,现在你能看着黑板上的板书,来讲讲这个寓言故事吗?先自己讲讲。
指名讲。1
五、出示儿歌,复现生字
师:老师把这个寓言故事编成了一首拍手歌。
出示:小野兔,肥又大,
窜出来,撞死啦。
守树桩,庄稼荒。
自由读,男女读,拍手读。
六、生字书写
1、你们的拍手歌真好听,瞧,把我们要写的生字宝宝都端端正正坐在田字格里听呢!
出示:
小野兔,肥又大,
守树桩,庄稼荒。
仔细观察一下,你觉得写哪个字需要提醒其他小朋友?
指名说。
预设:肥和桩都是左窄右宽。
2、有哪个字你觉得特别难写,需要老师帮忙的?
师范写一个。
3、生练写补充儿歌。
4、反馈评价。
5、再次在田字格里练写。
七、作业设计
结束语:像守株待兔这样寓言故事还有很多,你们瞧,(出示图片)以后我们还会学到——刻舟求剑、亡羊补牢、掩耳盗铃等故事。老师建议课后小朋友们可以把今天学的这个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还可以读一读更多的寓言故事,在班级里开个寓言故事会。
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兔子
种田人
http://s6/middle/95427b40gc347ffd12485&690
http://s3/middle/95427b40gc347ffeea612&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