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甘溪沟驴行记
    
  
  
  
  
  
  
  
  
  
  
  
  
  
  
  
  
  
  
   桃花岛主
    
     2016年6月18日,周六,阴。岛主,泽,朱二哥一行三人背包乘车,早上九点从桃源县城出发,到黄石吃中餐,沿黄石水库西行,过芭芧洲入慈利,一路蜿蜒蛇行约一百一十公里,至慈利高桥镇枧谭村一个叫甘溪沟的地方停车。
   
听泽说,这里是慈利大山沟里一个还没被开发的处女地。初来乍到,好在泽和朱二都是浓重的山里口音,问路还算方便。于是把车停在枧潭村一处农家,山里人还算热情,介绍这甘溪沟有几个水潭还蛮好看,只是要步行十几里。我们先找到一家农舍,花二百二十元杀了只土鸡,搞了一盘腊肉,还炒了几个小菜,小酒当然是少不了的,这是朱二哥的最爱。酒足饭饱,已到下午四点多,不敢多耽误,三位大侠背起帐蓬行李,还有明天的早餐,沿甘溪沟逆水而上。
   
甘溪,的确是未被开垦的处女地。沿着窄窄的田埂土路,高一脚低一脚只往山沟沟的深处进发。路边尽是奇奇怪怪也不知长了几百年叫不上名的老树,正值夏天,却也遮天敝日,甚是阴凉,仿佛走进了原始森林。蝉鸣鸟叫不绝于耳,不时传来叮叮当当的牛铃声,只见三三两两的黄牛望着几个陌生的来客,搞不清是好奇还是问候。路上牛粪和羊屎让你不得不欣赏风景的同时还要照顾脚下。
   
甘溪,望文生义其水也甜。这水,无论深潭还是浅滩都是清澈见底。大概我们来的正是时候,过沟的石头刚好能落脚的跳过。大山溪沟的路就是这样,根本没有路,只是沿着溪沟走的人多些罢了。于是一会儿踩着石头过去,一会儿又过来。这条溪估计平时水较少,就象今天,十多米宽的沟里,溪水曲曲折折的在石头缝中哗哗流过,间或开阔处即形成小潭,绿茵茵的,各类小鱼游来戏去,潭口平滑如镜,水如凝脂般滑过无声无息。窄处一般如涧状瀑布,湍急飞泄。越往里走,一个潭接着一个潭,有点儿九寨沟的神韵。想来寨沟溪沟都是这么一回事,岛主也走过张家界的金鞭溪,除了两边的山峰有点不同之外,似乎这甘溪的水更清纯更有灵气。潭边分布些巨大上斜且平整的岩石。
   
我注意起这溪沟两边的岩石来了。大体应是我们武陵山常见的青石岩,可这溪两边山脚的青石岩有点与众不同。一是断面十分整齐,有多处都象是人工砌成,因其巨大显然不是人工,也想象不出会有这个必要。二是一块接着一块的斜面十分平整,且坡度都保持一致,目测不超过五度,究竟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岛主不得而知。突然发现时候不早了,我们就找了处水边的大斜坡石歇脚。说真的还是有点累了,背负三十多公斤在这溪沟沟走了差不多三个小时。
   
稍事休息,喝几口溪水,抽上一只烟。抬头望天只是仄逼的一线。深深的吸几口水边林中的空气,润润的直入心扉,透心的那个清新,无以言状,怪不得现在城里人兴起买空气了。的确呆在不算大的小县城里,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气,整天总是那么晕晕沉沉的。打开背包,又忙活起来。支帐蓬,吹气垫。泽还算比较细心,带了一包雄黄粉,在帐蓬外面撒上圈,避邪也好,驱虫也罢,露营在外小心安全是必须的。
   
弄好住宿之所,该洗个澡了。溪边刚好几个浅潭,好想美美的泡泡。岛主有点急不可待,脱掉鞋袜外衣跳进潭里,那个冷啊,就象掉到冰窑里一般,跳起来直哆索。不过也算洗了个澡,擦干穿衣。三个人又找来一堆干树枝,生起大大的一堆篝火。打着赤膊烤火也值得写上备忘录。
   
忙完该给家里打个电话了。打开手机一看,都傻了眼。这沟沟里不知有多深,什么信号也没有。泽举起个手机象掉魂似的到处转,希翼能捕捉到一点点信号,还不停地拔号呼叫,当然是无济于事。岛主和朱二哥抽起了闷烟。盯着手机就是没一丁点反应。不由自主地大骂沮咒一番,只好作罢。互相猜测起家里人的反应,从朱二哥的沉着和泽的急躁情况来看,自然就反应出来了。
   
天南地北的扯谈,各自钻进帐蓬。虽然溪水稀里哗啦的响着,并不影响己传来一阵阵呼噜声。
附打油一桶:
偷得一日闲,逍遥遁世外。
慈利有甘溪,美景纯天然。
林深隐曲径,草密步履难。
溪水淙淙唱,蝉鸣声声远。
山边立怪石,溪中现清潭。
鱼儿水底游,人在石上牵。
洗尽烦心事,对影不羡仙。
忽闻牛铃响,疑是织女来。
山风摇月影,夜静胜洞天。
枕石聆水音,幕天席地眠。
   
早上五点整,天公不作美,朦胧中下起了雨。溪沟里蛙声一片。本想美美的睡个早床化作泡影。泽和二哥担心溪水涨起来匆匆地开始收帐蓬,岛主无奈被他们吵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