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拍前先了解被摄物

(2025-02-24 11:15:23)
分类: 摄影

褚福义

拍前先了解被摄物

摄影的过程,也是与世界对话的过程。了解被摄物,理解其内在特性和外在表现,才能创造出实现思维突破、更具感染力的摄影作品。

摄影是一个呈现自觉意识观察过程,照片是以光为中介,对一个给定的事件进行瞬间定格,但却又要用这个给定的事件来诠释它所记录的内容。深入观察,是摄影人拍好作品的关键步骤,而观察的方式,与被摄物的不同有所侧重。第一手资料掌握得越周全、越细密,捕捉到的影像就会越动人。比如在拍摄人物时,通过深入的交流、观察、尊重和鼓励,注重人物眼神、姿态等细节,捕捉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果有可能,深入被摄主体生活或工作场域,这样可以更好地呈现被摄主体的真实情感和性格特点,从而创作出更具感染力的作品,也有助于捕捉被摄主体的真实状态。

摄影是一种视觉艺术,摄影人需要通过镜头将自己对被摄物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影像。这种表达应该是作者的情感抒发,不仅要准确表达,还要探寻是否有可能突破,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象层面或过于关注拍摄的方法和技巧。“有一双发现事物之精髓时从不犯错的眼睛”的美国摄影保罗·斯特兰德,他拍摄的照片“一旦被我们看到,这些照片的图像就会留驻在我们的意识之中,等到我们目击的,抑或是亲身经历的某些切实的事件与它们之中的某一个构成了映照关系的时候,它们似乎会将我们带向一个更为坚挺的现实。”保罗·斯特兰德的照片,在记录所见的同时,却总是天性使然地指涉着所未见的事物。因此,形式构成解释不了什么,它所描绘之事件自身的神秘或清晰,皆有赖于照片所感悟的深刻内涵。

了解被摄物的核心要素,要求摄影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细腻的感知力和丰富的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定格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让摄影作品成为连接摄影师、被摄物与观者之间情感的桥梁。

褚炜,本名褚福义,先后毕业于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经济法专业、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系中国新闻社签约摄影师,由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专著多部,《中国摄影报》专栏作者。摄影图片和文章刊载于中国摄影报等报刊,且有论文入选中国摄影家协会编辑、出版的论文专集,摄影作品入展国内外艺术馆、艺术双年展、摄影节、摄影大赛,并有获奖及机构收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