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寻常表象

标签:
摄影人文纪实当代摄影自然景观 |
分类: 摄影 |
拍什么?无论生活的痕迹,还是即将消失的诸多遗迹,只有在这些苍凉或孤寂中,寻找当下古老文明与现实的冲突,寻找背后隐喻及解构象征叙事,才是寻常中的不寻常,影像才会有陌生感。
客观、中性,将自己藏起来,镜头对准被摄体,日常平庸甚至非常乏味的生活中用摄影媒介的表达方式照样能够创作出艺术品来。在探访废弃的楼宇时,十分小心地关注脚下瓦砾中有没有险些被踩上去残留的钉子,不戴口罩会被扬起的厚厚的灰尘刺激鼻腔打喷嚏。门里窗外,楼上楼下,大礼堂和学校楼宇遗存、校舍衣物、鞋子、沙发、椅子、墙上摆件、贴画等物件,可以想象动人的过往,去捕捉一个个有着诗意的隐喻,表达对生活的一种感受,会发现在混乱的现象中窥见一种秩序、符号,像照镜子似的,在反思自我,产生一种暗喻的效果。
地形、山脉、河流、小镇、田野、街道、屯堡村落、山间寺庙,甚至废弃楼宇,去拍摄荒诞美学般的文化景观。采取视觉日记的形式去记录、拍摄,拍摄自己看到的日常生活的景象,一些街景,甚至废墟里留存的生活痕迹,包括遇到的小人物,共同构成了《不寻常表象》的这组系列作品。
表象是通往真相的桥梁,揭示当下的状况和时代的精神。摄影一切都是可拍的,并不是像不少人认为,只有大美山河、壮观的场面、宏大的叙事、高大上的主题才是创作的对象。在我看来,在创作的时候,要摈弃传统观念,借鉴当代摄影语言,用自己的眼光,去创作不寻常的作品。照片拍得好不好,是否有艺术,都无所谓,只有把内心的悲悯和汲取的一生的精神营养,注入到镜头中、影像里,才能够忠于自己,找到跟现实世界的连接点。
褚炜,本名褚福义,系中国新闻社签约摄影师,《中国摄影报》专栏作者。摄影图片和文章刊载于中国摄影报等报刊,且有论文入选中国摄影家协会编辑、出版的论文专集,摄影作品入展国内外艺术馆、艺术双年展、摄影节、摄影大赛,并有获奖及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