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4岁的孩子
文/褚炜
在孩子不到3岁的时候,我把一个旧的相机交给了孩子,她时常在家中拍拍这拍拍那,家人都没有太在意,谁也没有翻看过孩子拍的东西。2021年3月20日下午4点多钟,我开车带上孩子去离家不远的一座山坡上玩。我拿着一个相机,孩子拿了一个相机,我拍我的,孩子拍孩子的,没有任何大人指导的痕迹。
我来到家,翻了下相机里孩子拍的照片,想不到以前孩子记录了不少她身边最亲近的人,也几乎记录了与她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件。孩子的小手端起相机有些吃力,要迅速端起来,迅速拍,所以,难免不少图像有些模糊。正因为模糊,正因为不讲规则,才让画面有了与孩子年龄极不相称的内涵,有了让大人回味无穷的故事感,也多了一份神秘,甚至多了一份童真童趣和美感。
我真的怀疑自己拍了几十年的照片,还能够拍个啥。
提起绘画,油画要有坚实的素描基础,而中国画,要有过硬的线描根基,那么,摄影这东西,尽管基本功也不少,但,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拍出来的照片,居然许多基本功可以忽略不计,有的居然我没有能力拍出来。
我把孩子拍的照片整理出来,庆幸,没有因为大意给删了。这个相机是孩子的专属,我多少年不再使用了。
对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无论画画,还是拍照,不要过早讲框框,不要过早求技法,更不要有大人的功利心,丝毫不要有大人“拔苗助长”的痕迹,由孩子自己快乐地去观察,去描绘,去思考,这才是我发孩子的这组照片的动意。

很少让孩子看手机,但我还是用孩子的相机拍了孩子看手机的照片
2019.3.12日 褚炜 摄

我用孩子的相机模仿孩子的拍出来的模糊感觉
2019.5.7 褚炜 摄
以下照片就是这个坐在床上的孩子拍的,相机要有好几斤重。
2019.8.26 褚炜 摄

我光顾拍我的,孩子在哪里拍的这一片花。2021.3.20日
4岁孩子 摄

画面中白色的布包和水杯的边上立着一块画板,孩子刚画好一幅画,就端起了相机。2021.3.20
4岁孩子 摄

人物几乎略去了头,只有小狗是完整的。主体突出(龇牙)。
2021.3.21 4岁孩子 摄

我问:“画面上有几条小狗?”回答:”有3条狗,远处那个小黑影,是人!”
2021.3.20 4岁孩子 摄

人成了框架,小狗成了中心。
2021.3.20 4岁孩子
摄

不讲极简和留白。
2021.3.20 4岁孩子 摄

前景、中景和远景的布局,层层叠叠,明暗相衬。
2021.3.20 4岁孩子 摄

有了这一张和上一张呼应,孩子有自己的观看和想法。
2021.3.20 4岁孩子 摄

孩子往下拍这一张什么意思?前景有点乱。是不是平日里看人没有这个视角。
2021.4.20 4岁孩子 摄

画面中总有棵小树为陪衬,也许,美,是与生俱来的。
2021.3.20 4岁孩子 摄

拍这一张时,相机已经收起了,孩子看到小狗,在慌忙中抢拍的。
2021.3.20 4岁孩子 摄

家中的摆件
2019.5.16 2岁孩子 摄

坐在床上的姥姥
2019.8.16 2岁孩子 摄

小姨姥很少来我们家,居然给抓拍了,估计小姨姥不知道。2019.8.26
2岁孩子 摄

妈妈搂着妹妹在睡觉。 2019.8.26
2岁孩子 摄

姥姥身上怎么了?姥姥不可能让孩子拍这种画面。孩子眼中就是好奇、有趣、好玩。
2019.9.22 3岁孩子 摄

姥姥在想什么问题?2019.9.22
3岁孩子 摄

低视角往往成为大人拍照时的“刻意”。2019.10.22
3岁孩子 摄

看手机的姥姥。2020.1.8
3岁孩子 摄

姥姥在看手机。
2020.1.8 3岁孩子 摄

姥姥晚间的常态。
2020.1.8日 3岁孩子 摄

姥姥为什么老是看手机? 2020.1.8
3岁孩子 摄

虽然看不到我的五官,但还算情绪片。
2020.2.19
3岁孩子 摄

卧室里的爸爸妈妈。
2020.4.16 3岁孩子
摄

爸爸和小妹
2020.10.23 4岁孩子 摄

看,小妹哭得多厉害!2020.10.23
4岁孩子 摄

我问孩子:“你拍爸爸在干什么?”“爸爸在擤鼻涕。”哦,不是在看手机。
2020.10.23 4岁孩子 摄

小妹。
2020.12.12 4岁孩子 摄

尿不湿。 2019.8.26
2岁孩子 摄

喜欢玩的东西就拍一张。
2019.8.26 2岁孩子
摄

道具似乎是刻意摆的,其实不然。家人没有人知道她拍与不拍。
2019.8.26 2岁孩子 摄

帽子好像是放在餐巾纸上的。
2019.8.26 2岁孩子
摄

这构图,这选取。
2019.8.26 2岁孩子 摄

除了拍人,就数玩的用的有情感。
2019.8.26 2岁孩子
摄

选取这么一小块拍,仍然能看出滑滑梯的模样。
2020.8.26
2岁孩子 摄

扭扭车崭新如初。
2019.8.26 2岁孩子 摄

一天两次奶少不了。2019.9.22
3岁孩子 摄

是玩具的魅力?还是色彩的吸引?
2020.1.8 3岁孩子
摄

地上、沙发上、床上随处的玩具。
2020.1.8 3岁孩子
摄

孩子关注这个东西,大概是因为这个东西可以在炉子上加热冲洗屁股。
2020.1.8 3岁孩子 摄

我的手机一般在桌上,怎么到了床上了呢?
2020.1.8
3岁孩子 摄

有自己的小被子,才更容易入眠。
2020.3.4 3岁孩子
摄

姥姥蒸馒头,孩子就会扭下来一块面团。
2020.3.4.
3岁孩子 摄

又重复来一张。
2020.1.8 3岁孩子 摄

这个玩具如果不是孩子拍下来,就不记得了。买了玩几次,塞哪里了?
2020.1.8 3岁孩子 摄

孩子拍下的每一个物件,都不是谁摆下的,看到随机拍的。
2020.1.8 3岁孩子 摄

又是个没太有印象的娃娃,去了哪里?
2020.2.3 3岁孩子
摄

画的什么?拍了。
2020.2.3 3岁孩子摄

妈妈画的轮廓,孩子涂色,我说这样不好。书店里的不少填鸭式的图画本框孩子思维。
2020.2.18 3岁孩子 摄

孩子造型能力,可以窥见孩子的想象力。
2020.2.19
3岁孩子 摄

我的“短跑”也成为了孩子的“作品”。
2020.2.23
3岁孩子 摄

自行车、马桶、小饭桌。
2019.8.26 2岁孩子
摄

拍的什么?不知道。
2020.1.8 3岁孩子 摄

拍的什么?还是不知道。孩子眼中的色彩,有孩子自己的认知。
2020.1.8 3岁孩子 摄

我的家乱成这样,孩子他们的家成了孩子成长中的“留白”。2020.2.3
3岁孩子 摄
加载中,请稍候......